乞丐逃荒,不死就行(525)+番外
这个于大人也是,咋感觉像养鸡等着下蛋似的,催着老百姓生孩子。
他也不想想,大人都快过不下去了,谁愿意生啊。”
娇娇道:
“你这话可不对。
咱们日子苦,那镇上、县里,再往外走的大城里,有钱人大把大把的。
就说今年春耕吧。
哎,菱儿,周地主家能饿死一个人么?
那肯定不能啊。”
菱角维护道:
“周家也就比咱这样的好点。
我听阿清说,他爹给佃户凑够了种子不说,租子还比照往年降了不少。”
周家一车车的粮食出来,叶家一坛坛的酒送走,这些可瞒不住。
但没人细品过,周家用这笔从富户那里赚的银子,又花在穷苦人身上。
否则就凭叶家的几个孩子从灾荒中活下来的,怎么可能忍心如此糟蹋粮食!
菱角和盼儿还没发现,但雅儿突然问道:
“娇娇姐,你今天说话咋总问我大哥呀?”
徐娇娇坏笑着分享今日所见。
三个姑娘一会儿瞪着眼,一会儿捂着嘴偷笑。
哎呦呦,可恨当时她们咋没在?
就说大哥这人,当初郭彩蝶多好看呀,对他多深情呀,寻死觅活的反抗她爹娘。
那样子大哥都没有一丝松动,还当他清心寡欲呢。
菱角压抑着兴奋道:
“我就知道,大哥跟王金枝合适。
别问为啥,就是直觉。
这俩人就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雅儿翻着白眼试图拯救二姐。
“二姐,这句话不适合他们俩。
那叫契合。”
娇娇不在意的摆手:
“管他什么合呢,反正我看这俩人早就看对眼了。
当初王金枝她爹,上蹿下跳缠着青竹给说媒。
现在怎么着?
哈哈哈,早知道这样,当初何必折腾呢!”
十六那日,侯家要办喜事。
侯照续遵从爷爷的遗愿,可脸上的笑意实在勉强。
刚办了白事没多久,全家还悲痛呢,真是强装欢喜。
女人们凑一块,不论年纪大小,都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说说。
这里头有陈年旧事,也有新近发生的。
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触侯家眉头。
打趣几句要成亲的男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菱角姐妹几个都在,还特意观察了王金枝。
以前怎么没发现,她看大哥的眼神儿不一般呢?
大哥扫一眼就躲开,是在欲盖弥彰吧?
妇人们都夸一声“金枝好福气”。
王金枝嘴角的笑就没落下来过。
没办法,她喜欢听呀。
待得知叶青竹还帮王铜铃找了个县城边上的,那就更是羡慕加恭喜了。
这下王小鹅应该能消停两年了,毕竟下边俩丫头还小呢。
卢老汉夫妇心里酸不溜丢的。
当初叶青竹明明都上门说了。
他们也看中王家大丫头的。
小儿子不争气,非得不同意。
他们做爹娘的,还能强绑着儿子洞房吗?
以后因为他一个,闹的家宅不宁也没必要。
瞧瞧,现在好姑娘被人家叶青竹自己收了!
越想越后悔,越看小儿子越来气。
王金枝面对卢家人,大嫂二嫂喊的亲热,丝毫没有被瞧不上的难过。
侯照续的亲事,平平无奇的办完。
叶青竹作为主婚人,给予的也是最简单不过的祝福。
侯老爷子在他弯腰低头那一刻咽气,叶青竹时刻记得。
那是一种托付,一种责任,一个老人对他的期盼。
侯照续眼圈通红的完成婚礼,心里默念:
爷爷,如果还未走远,就回头看看。
孙儿如约娶了媳妇,以后会好好过日子的,勿念!
叶青竹重重的拍着侯照续的肩膀。
“明日带新媳妇去侯爷爷坟前告诉一声儿,这是喜事儿呢,照看好你的新妇。”
侯照续抬着头望天,眨着酸涩的眼。
而后找回侯家长孙的样子,开始接受亲人友邻的恭贺。
这样热闹的场面,叶青竹是见过的。
当初是局外人,蹭流水席的叫花子。
现在,才融为平凡百姓之一啊!
第460章 金枝入住,兄妹吵架
继侯照续之后,村里接二连三的办喜事。
真穷到啥也准备不出来,就大家各端自家碗,掐一把野菜在办事那人的家洗净。
蘸一口东家的酱,凑一场贫穷的席。
即便如此,那些淳朴的人啊,还是很欢欣。
他们会用春天柔软的柳条做成笛,自编一段欢快的曲。
也会有女子采来山野间的花,为新嫁娘装扮一番即将生活的家。
恭贺的心意,没有高低贵贱。
大湾村的喜事不断,对比其他几个村子的鸡飞狗跳,就显得很另类。
三月十九,余四娘煮了满满一大碗的鸡蛋端过来。
长久生辰也是要去去先生家听学的。
时辰那么早,余四娘怕鸡蛋凉透,就放在心口温着。
叶家的院子里没动静,她也不叫门。
徘徊在叶家门口不走,直到长久福禄两个起来洗脸。
“四姨,这么早你来干啥?”
万成虽然跟余四娘有婚书,但房子盖好不久,他就找上张东出去找活儿干了。
村子里有叶青竹,县城有柳承,他并不担心儿子的安危。
今年的生辰不能陪着长久,也是万成早就跟孩子商量过的。
所以现在万成并不在村里。
余四娘知道,人的情分是会消磨光的。
她的女儿还小,万成不可能保她们母女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