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593)+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好了。”

项世博几人几个跨步过去,后晌的时候又有点慢阴天,就算如此也不影响他们确定,这一块就是赤玉。

崔良澈挠了挠腮帮子,问道:

“你们俩知道这东西是个啥品相不?”

项世博撇了嘴,柳承掐眉心。

他们不是玩这个长大的。

崔良澈小心翼翼道:

“要不,咱们去崔家问问?”

他说的,自然是县城大户崔家,崔良澈的本家。

项世博动着眼皮,没多久下决定道:

“就这么定了,咱们现在回县城。

叶村长,还有这位大兄弟,有消息我让柳承回来。

哦,记得把这儿再遮一下。”

崔良澈真想抽自己一嘴巴,好好的提什么提?

他就见了盼儿一眼,就一眼!

三个人连叶家的门都没进,柳承在大门外找了个装木柴的破筐,底朝上扣在项世博手上。

项世博急道:

“欸?我说柳承,你有点眼色没有?

你让我堂堂县令端这个?”

柳承回他:

“那不然呢?老崔?”

崔良澈心情不好,蹦出一句:

“别来烦我。”

项世博碰一鼻子灰,沉默地抱着石头回县城。

他虽然做着官,却不能轻易登崔家这样的门。

前一天写了帖子,让人送到崔家,等收到回帖,项世博才换了一身寻常衣裳,带着仆人端上锦盒去找崔家家主喝茶。

他们怎么聊的,外人不得而知。

当日项世博从崔家出来,还带了个不起眼的老人。

衙门,三人经常碰头的房间,项世博对其他二人道:

“崔家借了个老玉石匠给我,那块赤玉品质不算最上乘,但也拿得出手。

花点巧思,倒是可以利用。

按照之前的计划,腊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开始往外放风声。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织网,每个人都是慎之又慎。

大湾村那边,叶青竹收到柳承送回来的消息,也开始着手安排一些事情。

到底是野鸡窝还是凤凰巢,就看他们兄弟能否抓牢了这次机遇。

叶青竹带着福禄和大铁勺,专挑不惹人注意的时候上山。

环绕大湾村的每个山头都被他们做好了标记。

赤玉有多少,他们并不知晓。

但能确定的是,最近的扫帚沟那边基本都是废石。

福禄从刻木头改成拎着工具进山搞石头。

凭借他和长久的关系,这事儿自然瞒不过他。

福禄喜欢对比查看,再上手验证。

长久则是无头苍蝇一般,随手瞎砸。

他也算是歪打正着,十下里有两下能砸出东西来。

福禄对比着一堆废石,总结经验后,决定挖洞。

他是被蘑菇的说法误导的,一直在地面以上徘徊。

有没有可能这东西会在山体深处向外长呢?

长久挠着被风吹乱的头发,皱着脸道:

“你就说让我砸哪儿好了。

太复杂,我懒得听。”

福禄松懈了肩膀,指着之前被长久砸烂的一个石窝道:

“就这儿吧,力气小点儿。”

长久往掌心吐了口唾沫,还学村里汉子干活时搓一搓。

“不是说这东西硬么?力气小了谁赔我的铁镐?”

福禄吐出一句:

“项大人。”

长久咧嘴,抡着胳膊道:

“早说,看我的!”

福禄指引着长久,按照挖地窖的方式,先铲出五六尺的圆。

石头比土难挖,福禄以为速度会很慢。

但两人配合下,坑没多大,石头却是不少的。

带来的背篓装了半满,福禄喊停了长久。

“先回去吧,跟大哥商量商量。”

长久手心又红又胀,在背阴处抓了把积雪搓着。

叶青竹翻看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心里开始计算。

而后让福禄写信给老三。

他鬼主意多,还会换钱,或许能给他们带来另外一条路。

崔良澈在户房翻看了两日的册子和地契存底。

崔家占了白狼县最多最好的土地,荒山太多,又无固定出产,所以来办山契的并不多。

项世博放的消息很简单,就是换了个花样告诉他们,我想中饱私囊,你们得买山。

送人进衙门?那是另外的价钱。

第一步走衙门公账,要现银。

第二步既要人也要山,项世博收拢山契后,最终还会变成衙门的财产。

手段算不上高明,好用就行。

腊八之后,县衙门庭若市,崔良澈忙得脚不沾地。

柳承带人维持秩序,心里暗道:上钩的人不少啊~

第517章 王金枝“作”

十二这天,周清潭带人来大湾村拉酒。

后半年盈利颇丰,多靠叶堂远经常送回来新奇玩意。

周清潭想着,年底了大舅哥家也得买肉做新衣,便把分润银子带了过来。

酒都在后院,叶青竹随手把钱袋子交给王金枝,带人下地窖搬酒坛子去了。

王金枝一入手,没藏住脸上的惊讶。

她本以为就是一袋子铜钱。

没想到里边是规整的银锭。

是老三倒腾的东西好卖?

还是二姑爷会做生意?

高兴之余又很快清醒镇定。

银子是老三的,以她对叶青竹的了解,兄弟妹妹们的私房钱,他肯定不会动。

当然,像盼儿和小七卖布卖药材,她们的钱都给家里买吃用了。

王金枝托着肚子,小心迈过门槛。

日用银子是她在管,都收在炕柜里。

这么一大笔钱,她是心惊肉跳不知道放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