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596)+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再一个,后来大嫂没有危险,想着就别让四哥跟着惦记了吧。

你怎么不去后院看石头?”

崔良澈笑道:

“现在还不是使唤我的时候呢。

怎么?你作为东主,就不能招待招待我?”

盼儿扑哧一笑:

“招待~

我新做的腌大蒜,你吃不吃?”

崔良澈眼神儿量了下,问道:

“蒜怎么腌?

肯定好吃吧?

带皮么?一整头还是一瓣一瓣剥开?

辛的?咸的?”

盼儿笑他:

“你现在真应该去河边照照,一点也没有衙门中人的样子。”

柳承他们从房子侧面绕过来,一看他们俩就黑了脸。

“盼儿,你别理他。

去河边多远啊,茅房在西南角,请便。”

盼儿不管他们,自己去找东西装腌蒜。

回城的时候,崔良澈双手抱着个破碗不撒手,那一脸笑,刺激得柳承很想往他的背篓里再加几块石头。

卖山计划异常顺利,可见他们呀,对这三个小子真没防备心。

也怪他们太贪,啥都想掺一脚。

年底前,项世博开了白狼县的第二次吏考。

当然,这事儿提前跟上级官员和隔壁何县令都通过信儿的。

他是把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了,成败与否,就看年后了。

第519章 柳承抓羊

靠卖山充盈衙门公款,只能说项世博胆子大。

别的县想要效仿,首先也得有啥好听的名目才行吧?

腊月二十,滴水成冰的时候。

项世博这个满肚子墨汁的,找了个四面透风的地方让他们答题。

美其名曰:磨练心志,选拔坚毅博学之才。

鬼知道那天有多冷,砚台里的墨都磨不开。

寒门富户能举荐什么人进来?

说实在的,他们都没遭过这份罪。

哆哆嗦嗦哈气,指望毛笔别冻那么实诚。

隔一会儿又哈着手,僵硬的根本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字。

这也就罢了,题是他们仨合伙出的,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上到天象,下到民生,横有田耕、算学、律法、禽畜、钱粮换算等,总之怎么偏门怎么来。

富户们买山,是给了这些人参考资格。

卷子展开,当时就有六成人弃考了。

出门的时候骂骂咧咧,听说,那日县城的老百姓都在传,一茬儿不如一茬儿。

为啥呢?

项大人当年考吏员,那叫有当官的命。

这一批是什么东西?

不就是答什么时候鸡下蛋,什么时候种黄豆么?

也就是普通百姓不会写字儿,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提前离场的被县城百姓嘲笑不轻,苦苦坚守的也没好哪去。

连蒙带猜写了答案,鼻涕已经糊了半张脸。

才过去半日,冻病了好几个。

后半场的试题准备好时,迟迟没见人回来。

衙役们交头接耳,猜测他们不会跑了吧?

日落西山,项世博裹着裘衣伸伸懒腰,吩咐人收了满场的白卷。

“冬日的太阳,晒着别有感触,当温酒割肉,与一二好友探讨一番。

崔良澈和柳承翻了个白眼。

“还好冬日不打雷。”

柳承接话道:

“想多了,咱们仨现在是一丘之貉。”

“欸,四哥,我就想问问……”

“谁是你四哥?

问什么问?

没有。

不行。

不可以。”

崔良澈缠着柳承道:

“早晚的事儿,先喊了还是我吃亏呢。”

“计较得失,你把信物拿回去呗。”

“别别别,不计较。

你说喊啥我就喊啥。”

柳承斜他一眼道:

“说吧,啥事?”

崔良澈把自己笑成个美少年,问道:

“正月走亲戚,我让我爹娘去大湾村转转?”

“盼儿还小,不急。”

“你少扯,杜姑娘也没多大!

不是,你不急我急啊!”

柳承摆出个假笑给他。

“你跟我能比吗?”

“那你倒是别三天两头在我面前招摇啊?

你小子天天吃肉,我呢?!

心里刺挠……”

柳承骄傲哼哼,崔家的门户不是他能力的极限。

可惜他现在忙于衙门的事儿,对盼儿和雅儿教导上有所欠缺。

不然,会识字、会管家的女子,比城里的小姐也不差的。

“我们家是女孩儿,矜持些怎么了?”

崔良澈磨牙,就是没见你要求杜家大姑娘矜持!

嘴角一斜,崔良澈想到另一个主意。

“柳承,咱打个商量。

你看啊,那个姓苑的蠢蠢欲动,我带父母亲上门,他父子俩是不是得多想想?

我就不信了,咱俩强强联合,他就靠镇上一两个小富户,敢不敢算计咱们。”

柳承没眼看他那个样子,勉强同意了他的说法。

崔良澈就差蹦蹦跳跳出门了。

不说他如何回去跟爹娘炫耀,柳承也在找时机想跟杜乡印谈谈。

不过现在年底,杜家比较忙。

就连杜筱和姐妹俩都在帮忙。

叶柳承吃了几日冷饭,想了想还是决定出城去看看。

杜乡印虽说是个牧户,但手下也养活着一家人做长工。

宰羊的地方新旧血迹相杂,周边有几人在等着买羊肉的。

这些人都是给大户人家做采买的。

杜家小姐妹在售卖活羊的区域,白氏帮忙收银钱找零。

这一家子都没注意柳承是什么时候到的。

杜筱和小小一个女子站在那些人面前,有理有据,沉稳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