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逃荒,不死就行(641)+番外
傻丫头啊,不能干让人家出,你这进是不是?”
盼儿点头如捣蒜:
“嗯嗯嗯,记下了。
我明天就准备。”
“明啥明啊?现在就去。”
盼儿并不懒,只是觉得给个吃的还算说得过去,做衣裳,怕不是要遭村里人笑话呀?
王金枝自小见的听的多,又是当家惯了的。
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
要是小妹给哪个外姓男子做衣裳,那怕是要联合全家审问审问,好好教导了。
她看着,盼儿在家怕是待不了太久了。
这时候还不赶紧去维系未来婆家关系去?真是个憨的。
盼儿被大嫂说教了足足两个时辰。
雅儿想趁机抱侄子去串门儿,硬是被扣在家旁听着。
若不是阿逃尿了一炕,她还没说尽兴呢。
后半晌,二秋上门来要东西。
银美生了个闺女,二秋娘显见的失望。
不过月子里也没亏着儿媳妇就是。
二秋夹在中间苦恼了许久,还是叶青竹上门找李家婶子谈的。
他是来要阿逃的旧衣裳的。
老人们都说,孩子穿百家衣壮实。
叶家的这几件小衣裳,可不少人家惦记呢。
王金枝俩妹子呢,定是先紧着自家人。
二秋走的时候,腋下夹了卷好的小衣裳,手里还端了一碗羊奶。
阿逃长牙能喝点糊糊后,王金枝就提过把羊送回去。
赶上二秋的孩子出生,叶青竹就断了这个打算。
不止如此,还时不时的编理由给李家送点过去。
二秋娘慢慢的也知道是自己个儿着急了,隔三差五让大春过来送菜。
她眼神儿不好,天色暗一点都不敢出门儿,就怕她摔一跤,没人给她儿媳妇伺候月子。
谁家还能没点烦心事呢,李家这样已经算是好的了。
第557章 游人回乡,各有曲折(补)
腊月初,叶堂远的信先一步到家。
信中有说容家主仆想要借住一段时日,给他们空出一间房便可。
王金枝还问过叶青竹,男主子俏丫鬟,住一个屋子啊?
叶家人都看得出,那小公子是个女儿家。
王金枝得知后,还着实惊讶了呢。
“真看不出来,女的呀?”
叶青竹:“这有什么?菱儿小时候比这还野呢,穿着姑娘的衣裳都不像姑娘。”
“哪有你这么说话的,长大不就好了。
欸?说起来,这位姓容的,什么年岁?”
叶青竹捏着儿子的小脸道:
“我打听那个干啥?”
“跟你说了也不懂。”
俩人的话就此结束,不过回白狼县的马车上,叶堂远是躲不过了。
“你到底说不说?
我又不是要你的命,怎么就不能说了?”
堂远还是坚持原话——我没生辰。
见容时遥还是不相信,半真半假道:
“我小时候是大街上要饭的,我大哥捡的我,不信等到家了你问他去。”
容时遥当然不信,怎么可能嘛,他言行举止甚至都不似一般农家子。
不过,他们家兄弟几个也确实长得不像。
越往北,路越是难行。
入冬后下过雪,路上的泥泞冷冻之后,有些路段又冻成了深浅不一的沟,车子颠簸得让人烦躁。
叶堂远可算是找到个理由下车了。
容时遥为了不撞到他身上,指甲都断了。
车夫无错,她亦无措。
他们在路上慢行时,更远的北地也有一对主仆在路上。
姬恒安进山采药时,不慎扭伤了手骨。
他少了一臂,不得不找个当地郎中帮忙。
鬼卿本以为主子会养好了伤再去下一个地方。
可药刚吃了一副,他就张罗收拾东西。
有什么可收拾的?不过是一天半,两个包袱就了事。
姬恒安不能骑马,雪后路滑,马车更是不方便。
主仆俩换上最厚实的皮袄皮靴,穿城越山,边走边打听小路。
当鬼卿第八次问起主子究竟要到哪里时,姬恒安捧了一口雪塞进嘴里,缓解干涩后才道:
“回村过年。”
鬼卿一屁股坐在雪窝里,万万没想到啊!
“主子,那么远,就、走啊?两条腿?”
姬恒安看了看他,原本芝兰玉树的人,现在样子添了些粗犷。
“你愿意加上两只手,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鬼卿攥了一把雪团抛向别处,气鼓鼓道:
“公子!”
“真不禁逗。
到燕宁交界就雇车,快起来吧,等下屁股又湿了。”
鬼卿一骨碌爬起来,伸手一摸,冰凉。
雅儿的担忧与日俱增,谁来的安慰,都不如远方捎来的只言片语。
中旬时,衙门封笔。
项世博有了政绩,敢于向上官提出些“不情之请”。
北地苦寒,他们又不必半夜爬起来进殿面圣。
柳承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私事。
首要的就是置办宅子。
人是房主张东介绍的,也是做跑商护送货物的。
今年攒够了银钱,另寻了个更方便的地方安家。
这处宅子地段不错,就是破旧的不堪入目。
第558章 柳承买房不看房,兄弟相聚少一人
杜乡印也跟着去看过,他犹犹豫豫,还是将柳承带到几步之外劝他。
“这地方虽然价钱真合适,可这……也太破旧了。
夜晚睡觉都要睁着半只眼,你就不怕房梁朽得掉木渣子啊?
叔也跟你交个底儿,咱家不挑你老家的房子,不漏风不滴雨就行了。
你们俩慢慢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