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665)+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织布机是我家小叔子做的,你们打算出多少银子啊?

大湾村有啥你们也想有啥?

哼哼~老母鸡上房顶——你算个什么鸟?”

扫帚沟的人眼红了,说叶青竹偏心了。

起因是王富贵一家子,凭啥都是一个村长,你好我不好?

王金枝把人撵走,他们连叶青竹的面都没见到。

“娘子威武,娘子霸气,犯不上跟他们生气。”

王金枝嗤笑一声道:

“我没生气啊,就是看不惯他们。

你说说啊,他们还不如下川老鲁家呢。

见天儿想着张嘴等现成的,啥也不是。”

“这就是闲的,等开春忙活起来就好了。”

说白了,他们都是被王富贵带歪的,有啥好处都想舔两口。

闲着也是闲着,翻山跑一趟,万一叶青竹拉不下脸呢?

几张嘴愣是没骂过王金枝一个小媳妇,只能灰溜溜跑了。

等村里一群女人带上家伙,气势汹汹跑到村口,扫帚沟的人都看不见影了。

大湾村的织布房结实宽敞。

地基和墙面都是石头的,屋顶和门窗用的都是好木头。

窗纸极贵,这么个供女人织布的地方,还不值得她们掏钱出来。

所以石屋有大大的窗格,福禄还给窗户做了雕花。

挑选了个晴朗无风的日子,汉子们合力将织布机搬了过去。

女人们像是宣誓领地一样,哄开心了,才能让男人们进来参观。

打磨光滑的长凳,专门放布的架子,光线最好的地方摆着八成新的织布机。

“哎呀,啧啧,别说,这小屋不错啊,住人都能行。”

“老闫头,你娘子不让你上炕了?”

“滚一边去,我们两口子好着呢。”

又有人说了:

“人家娘们儿织布干活儿的,你惦记上这住啥啊?”

“较什么真?我随口一说嘛。小房子整挺好。”

村里还有不少人家住土坯房呢,这么个整齐的石屋戳这里,确实招眼。

不过却没人阴阳怪气。

石头和木料是周边山上的,不贵。

人也都是闲人。

织布机是叶家的,人家愿意搬出来给大家伙儿用,他们恨不得住在房子外头守着。

扫帚沟的人惦记织布机的事儿,他们都听说了。

要不是村长劝他们,锄头镰刀拿起来就走,说啥也得让他们长记性。

叶家再次热闹起来,还是柳承大婚之前。

喜酒是锦峦县送来的,堂远和盼儿正经去了趟隔壁县订的。

有堂远牵线,姬恒安医治好了何兆笙的孩子。

于私,他要感谢叶家人,况且还有临照县的情谊在。

于公,叶柳承虽然是个不入品级的衙门吏员,但他与何兆笙都属于公门中人,随个礼也正常。

锦峦县美酒出名,何兆笙作为县令,想要“顺便”送他们一些,实在太过方便。

费崖替大虎哥还人情,带着一众兄弟,肩扛手提的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他这个人长相是不怎么样,但话说的好听啊。

大湾村都知道,人家送这么多东西却不是随礼呢,等正日子还要来喝喜酒的。

原本空旷宽敞的院子,现在可是有些挤了。

加盖的房子占了不少地儿,酒坛子,木家具,雅儿晒草药,盼儿晾晒花瓣,容时遥以各种名目送来的东西……

第578章 柳承双喜临门,容家父女齐至

柳承忙于备婚时,一道公文从延京发往各地。

朝堂稳固,边境虽有小骚乱,但开国将领煞气仍在,目前还算安稳。

文官忙着构建朝廷官员体系,发展民生等。

马宗纬作为罪臣之后,谋略才智自然没得说。

知人善用,且大胆革新。

一些职位是徒有其名,不做实事。

马宗纬大刀阔斧,打发了一半左右闲人。

民间亦有才华出众者,不过是被世家大族阻拦,传不到当权者耳朵里罢了。

大致体系沿用前朝,枝节改制,选吏入官,增设至九品。

此前,官员任用多为承袭祖辈,或增加一廉举制。

繁华大城或许有以试选才,但整个国朝来看,事多人少,缺口甚大。

如白狼县这种规模的县城,提吏为官,只需要上一级官员批审,不必上报朝廷。

改地方薪俸为朝廷发放,项世博为县令不变,崔良澈任县丞,叶柳承为县尉。

这下铁三角关系更为牢固。

叶柳承和崔良澈这一批还在册的吏员,算是捡到的好运气。

尤其是叶柳承,他知道这官场的水,从头至尾都不干净。

他想往高处爬的初衷,只为护着自家人。

意外之喜,值得庆贺。

衙门众人再次去了羊汤馆子。

因为赤玉之事,项世博还真在人堆里挑出两个能用的。

如此,即便白狼县隐藏大户还颇有不满,但双方已然形成一种平衡。

热乎乎的羊汤,上边飘着些细碎的葱末和墨绿胡荽。

沿着碗边吹上两下,吸溜一口,嗯~香!

衙门的人爱喝羊汤,还是项世博带动起来的。

所谓投其所好嘛,项大人不爱喝酒,也不好茶,只爱个羊汤。

海碗相碰,齐声恭喜,白狼县的主要官吏都在这里了。

四月十八,连绵春雨中,几辆马车低调入城。

县城最大的客栈直接被人包了,掌柜的连带伙计忙活得脚不沾地。

再一日,贵客盛装出门,留下家仆若干。

出城门,沿途仍旧一片热闹。

“现下明显已经过了农忙,这些农人竟然还在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