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乞丐逃荒,不死就行(687)+番外

作者: 鱼多嘴 阅读记录

啊这……

不管谁来打听,叶家人三缄其口,连阿逃这个孩子也是如此。

村里人这时候才有点内容丰富的猜测,只是没人敢在叶青竹他们面前说而已。

雅儿好歹是跟家里明明白白说了要走的,罗鸢这丫头,胆子是真的大。

不知怎么弄到的路引,雅儿前脚刚走,她就不见了。

余四娘心急火燎找到叶青竹,万成打听一圈,只知道罗鸢路过镇上。

叶青竹带着他们二人去县衙。

崔良澈那么一查,那日他休沐,手底下人给了罗鸢路引。

余四娘双眼一翻,万成没控制力道,掐着她人中吼:

“你别现在发晕呐,人还得找呢,去哪儿了?”

余四娘抽了好几下才能正常说话。

皇帝要在民间采选一批宫人,还明确了只要民间女子,官员世家这种有关系的,一经查出,全部流放边关。

白狼县多偏僻啊,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基本没小县城什么事。

罗鸢也不知是咋想的,得知雅儿要跟姬先生走,她反而更向往皇帝住的金窝。

余四娘总劝她安稳嫁人,怎么就离家出走了呀!

柳承召集人手,带上匆匆临摹的几张画像去追。

一行人无功而返,出了白狼县,就不是柳承该活动的地界了。

余四娘想死的心都有,好不容易把闺女养大,她却不要家了。

万长久担心妹妹出意外,她可不像小七妹似的啥都会一点,罗鸢就是个傻大胆儿。

福禄和长久一合计,还是俩人结伴去追吧,多少路上有个照应啊。

阿逃七岁时,身后已经有有一串小尾巴。

叔叔家的,姑姑家的,还有姨母家的。

这些孩子们一来,王金枝得给小孩单放两桌才够。

叶青竹撮合下,王金枝的幺妹与黑豆儿成了亲。

在大湾村待了这么久,黑豆儿知道王家没儿子。

入赘之事,还是他自己提的。

王小鹅就在棚屋那片改建了房子,算是给小两口准备一个窝。

黑豆儿老家那边,送去了五两银子,并各色喜饼布料。

王小鹅的三个姑爷跑前跑后帮了大忙。

黑豆儿以后就是王家人了,人们习惯了这么喊他,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他本名叫啥。

堂远家的孩子能离人后,这两口子又开始了奔波在外的生活。

容老爷不好在叶家久住,每次对着小外孙依依不舍,鼻涕一把泪一把。

临走还要对容时遥骂骂咧咧。

容时遥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每每从外回来,必然是大着肚子的。

区别无非是肚子大一点小一点,季节冷一点热一点。

当然啦,每次叶堂远都躲不过一顿好打,用的还是那根粗荆条。

村里人最喜欢看这哥俩满山跑了。

每当这个时候,就是全村的育儿大会。

各家把调皮孩子拎出来,不听话的,也让村长撵一撵,看你能不能跑上十里地。

容时遥生第二胎的时候,叶青竹想着早点给衡州去信。

这么多年过去,他轻易也不再想当年老三成亲的事。

只是没想到容老爷依旧没赶上闺女生孩子。

那年雨水多,路上泥泞。

恰好容时遥第二胎比预计的早几日发动,容老爷到大湾的时候,又听了女儿女婿的各种笑话。

老头儿本想找女婿兴师问罪的,孩子往他怀里一塞,啥男人唱曲儿助产啊,都抛九霄云外去喽。

容时遥的第二个孩子,是她爹给取的名。

众人都以为小老头儿会按照容家那边的排行,顶多给孩子留个叶姓。

不想他憋了两天一宿,给第二个外孙取名平润。

族谱之上,再添一笔。

叶青竹抚摸那上边的每一个名字,枝繁叶茂,大概如是。

五年匆匆,大湾村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沃土绵绵,房屋错落。

原来的老槐树还在发新芽,而树下的石屋,仿若无字界碑。

那处空地如今热闹得胜过野鸡岭镇。

来往宁州的客商,多会选择在大湾村寻一处空屋休整。

村里有不错的美酒,山上有随便打的野鸡山兔,若是想要换身干净衣裳,村长家就有代卖。

这五年间,罗鸢没有回来,但是福禄和长久的信一直没断过。

皇帝确实要选民间女子入宫,罗鸢一无所有,自然挤不进去名单。

西南战报入京,本与罗鸢一个小女子无甚干系。

叶青竹收到信时,已然是长久他们仨裹挟在大军之中,西南啊,距他们几千里之远。

余四娘再无心思养猪,日日等着女儿的消息。

叶青竹的牵挂不比余四娘的少。

叶堂远这些年尽量把铺子连成网,目的就是为了及时得到弟弟妹妹的消息。

第597章 终章(大结局)

叶平渊作为老大,自小要学的东西就很多。

弟弟妹妹们还小时,他算是家中“独宠”。

骑在爹爹肩上摘果子,伏在二姑姑背上爬树翻墙,四叔会让他背书,六叔带他去找一秀哥哥玩,久叔带他进山……

再后来他长大,家里孩子越来越多,爹娘叔叔们没空带,全都扔给他。

换尿布,梳头发,喂饭玩耍哄睡这些他都要干。

爹娘下地干活,他还要喂鸡摘菜烧热水。

小姑姑成了他模糊的记忆,成了信纸上的黑字。

至六叔久叔离家,爹叹息发呆的次数更多了。

那日银屑漫天,爹爹的胳膊又开始隐隐作痛,整个人透着烦意。

叶平渊出门倒炭灰,好给爹爹点个火盆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