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309)
华瑶不自觉地流露出恶劣的本性:“我本想与你同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奈何你冥顽不灵,耗光了我的耐心。这一碗断肠绝命汤,就是我事先为你准备的毒药。你喝下去之后,不会立刻发作,等到今晚亥时,你的死期就定了。”
地板上撒满了铜钱大小的光斑,沈希仪恍然察觉今日的午时已过了。她还没来得及用午膳,当然她也没有任何食欲。
在华瑶的注视之下,沈希仪打了个寒颤,失尽血色的嘴唇隐约地颤动着。沈希仪双手捧碗,仰头把毒药一饮而尽,瓷碗从她掌中滑落,摔了个粉碎。
华瑶半蹲下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心点,别割伤了你读书写字的手。”
沈希仪闭目合眼,交代遗言:“彭台县的库房存银十万两,铜钱两千贯,另有素布五十匹、清油二十桶、官盐四十桶,以及铜磁、玉器、珠宝、金石若干。此皆民脂民膏,请您慎用,也请您善待彭台的百姓。”
华瑶偷偷地摸到沈希仪的腰间,不费吹灰之力就拽下来一串钥匙。
沈希仪也不知道华瑶用了什么办法,总之,华瑶轻易地挑拣出了库房专用的钥匙,还故意晃出了一阵清脆的声响。
沈希仪眼睫低垂,目色敛在暗处,似是一副万念俱灰的模样。
华瑶忽然挨近沈希仪,在她耳边悄声说:“我骗你的,刚才那一碗汤,根本不是毒药,而是上好的何首乌炖鸡汤。何首乌是我从京城带来的,极难得的补血养气的御用药材,怎么样,那碗汤是不是挺好喝的?”
沈希仪的双瞳之中,浮现出迷惘之色。她与东无、晋明、方谨、司度都打过交道,也曾见识过皇族的无情无义。皇族所设的阴谋诡计,多如牛毛,毒如蛇蝎,实在令人防不胜防。她未能窥见京城党争的全貌,却能猜到朝野局势的凶险之处,但她竟然捉摸不清华瑶的用意。
华瑶与她拉开一段距离,又说:“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碗何首乌炖鸡汤,原本是想给你补一补身子。你对我如此吝啬,我对你却是大方得很。我不仅救了你的命,还很关心你的安危。我总是以德报怨,你拿什么来回报我?”
或许是因为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沈希仪的一颗心脏在胸腔中怦怦乱跳。
沈希仪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华瑶就悄声息地离开了,金玉遐匆匆跟上了华瑶的脚步。
沈希仪坐在原地,神思恍惚,像是陷入了一场混乱的梦境。她偏着头,依稀瞥见了谢云潇的身影。她立即喊住他:“殿下,请您留步。”
谢云潇道:“所为何事?”
沈希仪道:“彭台县已经收容了十万流民,这其中必有奸细,请您和公主谨慎行事,谨防有诈。”
谢云潇道:“依你之意,流民群聚,兵戈四起,彭台县的时局也不太平。”
沈希仪垂首,应声道:“是。”
谢云潇轻敲了两下门框,他的四名侍卫即刻赶到了。这些侍卫都是凉州军营出身,杀气与煞气并存,每个人的腰间都挂着一把锋利无比的鱼鳞精钢刀,那钢刀没有刀鞘,冰凉的刀刃被日光照得亮如镜面。
谢云潇对侍卫说:“沈知县是公主的近臣,你们负责保护她。”
沈希仪不知道谢云潇是出于好意,还是想借机监视她。她轻声道:“微臣拜谢您和公主的隆恩,惟愿您和公主诸事顺利。”
谢云潇措词隐晦:“大梁朝不只有一位公主。”
沈希仪道:“三公主的手段……”话未出口,她欲说还休。
谢云潇已经跨过了门槛,走出了这一间屋子。他的侍卫把沈希仪请出了房间,而他本人也去了一趟库房。华瑶正在库房中清点账目,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见到谢云潇,便朝他招了一下手,他径直走向她,与她一同站在阴暗的角落里。
他们的身侧是一堵红砖砌成的墙壁,砖石的缝隙间悬挂着一张撕裂的蛛网。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雾霾般的灰尘味道,华瑶低叹了一声:“沈希仪真会省钱,可惜,她省出来的十万两白银,也只够军队四个月的开销。我还想扩军备战,那十万两很快就会耗尽了。”
谢云潇道:“你打算在彭台县招募新兵?”
华瑶道:“是啊,许敬安从这一批流民中挑选了七百多个精壮的年轻人,昨天我去看了一眼,挺不错的……”
她若有所思:“我想养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每月至少花费三十万两白银。”
第121章 抛掷恩荣名利 坦诚相待
谢云潇道:“凉州竭尽财力,只能供养二十万骑兵。”
华瑶牵住谢云潇的衣袖。她的指尖熟练地探入他的袖口,摸到他的手背,像是抚花弄玉一般,极为轻缓地摩挲了一会儿。
谢云潇不由得握紧她的手指。
华瑶的语声依旧平稳:“凉州多的是精兵强将,为什么镇国将军只在凉州境内行军作战?”
谢云潇听出了华瑶的言外之意。
华瑶希望镇国将军能与她合作。凉州军营豪杰辈出,这些豪杰应该驰骋于更广阔的天地,不再忍受朝廷的压制。
谢云潇略低下头,静默地看着华瑶。
华瑶对他笑了一下,流转的眼波如同一泓春水,投注在他一人身上。她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真诚,仿佛置身于洪荒之界、广漠之间,独独只能望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