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661)
华瑶只思考了一瞬,回答道:“既然皇祖母传召他,就让他进殿献诗吧。”
话音落后,朴月梭缓步走入殿内。他的行动举止十分端庄,叩拜的礼节落落大方。他身穿青色官袍,也有青山绿竹的洒脱之感。
朴月梭当众念了一首长诗,恭贺华瑶登上大位,果然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内阁老臣杨芳树忍不住称赞他的文字功底:“朴公子真是出口成章。”
就连谢云潇的祖父谢永玄也附和道:“朝堂上人才辈出,朴公子不愧是后起之秀。”
谢永玄极少评价晚辈,却也有惜才爱才之意。
华瑶依照惯例道:“好诗,当赏。”
内廷女官送来纹银一百两,朴月梭抬起头,目光紧盯着华瑶,又飞快地把头低下去了。他道:“微臣跪谢陛下隆恩。”
华瑶听见谢云潇极轻地冷笑了一声。又因为殿内琴瑟乐声连绵不断,也只有华瑶听见了谢云潇的冷笑。
御桌的四周垂落着墨黑色龙纹锦缎,无人能看见桌下发生了什么。华瑶悄悄抬起鞋尖,轻轻地碰了碰谢云潇的脚踝。谢云潇的双腿膝盖反倒向着华瑶挪动了半寸。华瑶推动了她的金杯,谢云潇又给她倒了一杯茶。
太皇太后忽然道:“两位爱卿都说好,朴公子的才学确实高妙,赐坐,赐茶。恰如那首诗上所说,新君是中兴之主,承袭祖宗之业,实行朝纲之法,大梁的臣民都能长享太平盛世。”
华瑶听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华瑶继承祖业,沿袭朝纲,不做任何大变革,天下才能长久安定。
太皇太后非要把朴月梭拉出来,恐怕也是在敲打华瑶。这其中的意味十分微妙,又十分高明,乍一看上去,似乎是太皇太后照顾华瑶的母族,她对华瑶只有一片慈爱之心。
华瑶记起了她的父皇。他身中剧毒,浑身溃烂,下毒人正是太皇太后。
华瑶并不觉得害怕,只觉得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虽然太皇太后城府高深,皇城的权位之争没有炮火硝烟,根本不会撼动华瑶的地位。
华瑶牢牢地掌控着大梁朝数十万精兵,各省各府的臣民对她心服口服,与她相比,太皇太后的筹码太少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宴席快要结束了,礼官也念完了祝词,华瑶站起身来,谢云潇跟在她的身后,众臣跪在地上,恭送帝后二人离席回宫。
太皇太后的凤辇停在御驾的侧边。华瑶登上御驾之前,要先送别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正等着华瑶向她行礼,华瑶目光一瞥,落到了纪长蘅的身上。
纪长蘅伺候太皇太后已有多年,深得宠爱。纪长蘅原本是尚服局的女官,她在尚服局当差十年,才被调到了太皇太后所住的仁寿宫。纪长蘅对于内廷各类杂事很是熟悉。她能文能武,才思敏捷,确实是个得力干将。
华瑶微微地笑了一下,行过礼,又问:“儿臣有一事相求,不知皇祖母能否应允?”
太皇太后道:“那要看你所求何事。皇帝,今日的大宴可还合你的口味?”
华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说:“您能不能把纪长蘅赏赐给儿臣?儿臣初登大位,依照宫里的惯例,您要挑选几个人,照料儿臣日常起居。儿臣不敢让您费心,只是看纪长蘅很合适,因此向您讨要了。”
太皇太后与华瑶对视片刻,才说:“纪长蘅,哀家不留你了,从今往后,你就是皇帝宫里的人。”
第244章 揽月凌霄上 “是不是很厉害?”……
华瑶道:“多谢皇祖母赏赐。”
太皇太后道:“你自己挑的人,哀家信得过。”
华瑶道:“儿臣一定加倍孝敬皇祖母,不辜负皇祖母的厚爱。”
太皇太后的字句绵里藏针:“哀家近日会去昆山行宫看望你父皇,你若是有空,可与哀家一同前往昆山行宫。你父皇见了你也会高兴,你在那里休整一段时日,朝政大事可以交给内阁办理。”
华瑶明白了太皇太后的威胁。太皇太后随时可以公布她父皇的
死讯,按照大梁律例,她必须为父皇守孝一个月。国丧期间,各项政务也要停止,未来一年她不能做出任何变法革新,否则就会被冠上“不孝”之名。
华瑶轻声道:“儿臣也想陪同皇祖母看望父皇,不过儿臣近日正忙着安置京城禁卫军。沧州战乱结束之后,儿臣抽掉了四万启明军精兵驻守京城,必能保护京城安宁。”
太皇太后笑了一下:“还是皇帝考虑得周到。”
华瑶也笑了:“皇祖母过奖了。”
太皇太后道:“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皇帝顾好自己的身子,千万别受了暑热之气。这一转眼就是七月了,你从沧州回京才一个多月,平日不要太过操劳了,你父皇就曾经累出病来,从此卧床不起,哀家的心一直是悬着的。皇后,你也要记得提醒皇帝以龙体为重,如今全国战事平定,处理政事也不必着急了。 ”
谢云潇还不太习惯别人叫他皇后,因而太皇太后提到“皇后”二字时,他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太皇太后的每一句话都是与己无关的一些琐事。
太皇太后又喊了一声:“皇后?”
谢云潇这才回过神来:“是。”
太皇太后道:“你把哀家方才说的话复述一遍。”
谢云潇道:“请见谅,我的记性不是很好。”
太皇太后身旁的太监王迎祥注意到了微妙的气氛。他躬身弯腰,挂在手臂上的拂尘也微微摇颤。他小声说:“皇后殿下,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您别忘了自称儿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