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119)
姜离乖觉道:“侄女明白轻重。”
薛兰时笑开,又伸出手令她请脉,没多时入内室施针。
薛兰时解衣躺在榻上,闭着眸子道:“陛下和贵妃娘娘也听过你在江湖上的名头,只是百闻不如一见,宜阳公主亲口道来,他们自然再无怀疑,这对你是好事,但医者行医多是性命攸关,你治好一百个人也不一定得天大恩赏,可一旦治死一个,那便是灭族的灾祸,这在太医署和尚药局,姑姑不知见过多少……”
姜离眼皮轻跳一下,手却极准极稳,她穆然应是,薛兰时睁眸看她一眼,又道:“薛氏之女命格尊贵,你未归家之前,兄长没有嫡女,沁儿那丫头虽有些心思,可她母亲是东宫乐坊出来的,教出来的女儿也总落下乘,姑姑看你极好,过年之后姑姑接你入宫走动,再见见贵妃娘娘,你年岁不小了,也该考量考量亲事。”
姜离敛眸顺眉,“侄女听姑姑安排。”
薛兰时更为满意,待施针完,起身更衣道:“此番如何?”
姜离一边收起针囊一边道:“娘娘脉象已不比十日前细涩,今次汤方与饮食不变,但需娘娘以清艾自灸气海、关元两穴,每日早晚一次,每次一刻钟,七日之后,娘娘癸水将至,届时若娘娘腹痛减轻,便可见效。”
薛兰时应声后留她用茶,又从袖中取来一方腰牌道:“这是姑姑的腰牌,从今日起,你出入朱雀门与嘉福门时,不必再受盘查,下一次施针姑姑便不令人去接你了,你自己过来便是。”
姜离面作欣喜,忙谢恩,待一盏茶用完,薛兰时又命秋雯送来赏赐,姜离躬身接下,再次谢恩之后方告退离去。
内侍领着二人往嘉福门去,刚过崇教殿,却听一道清越之声响起,“薛姑娘”
姜离驻足转身,便见竟是宁珏牵着个锦衣小公子,正从崇教殿正门出来,隔着数丈远,姜离打量那小公子两瞬,知是八岁的宣城郡王李瑾。
宁珏与身侧宫人交代一句,将宣城郡王交给内侍,又快步朝她跑来,“薛姑娘这是去拜见太子妃娘娘了?”
姜离应是,宁珏便道:“我来带李瑾习武,他身子孱弱,习武能帮他强身健体,姑娘医术高明,可知如何让小孩子不惧高?”
姜离迟疑,“此症我未治过。”
宁珏轻啧一声:“还有姑娘不会治的病?”
姜离往宣城郡王离开的方向看一眼,无奈道:“世子何必为难我,我刚从景仪宫出来,便是我敢用药,世子又敢给郡王用吗?”
宁珏挑起眉头,“姑娘这话……”
姜离温和笑了下,“世子性情中人,对世子我便明人不说暗话了,世子还有事在身,我也不扰世子,就先出宫了。”
她行的一礼转身而走,宁珏站在原地失笑片刻方才离去。
出嘉福门上马车,因有内侍在外,主仆二人不敢私语,怀夕这时忍不住掀起帘络朝甬道两侧的高墙看去,高墙丈余,墙头之上是连绵的飞檐斗拱,马车徐徐前行,转过一道又一道宫墙,亦路过一处又一处司衙,某一刻,怀夕忽然道:“姑娘,那是……”
姜离随她目光看去,便见不远处一道锦衣身影一闪而过,入了朱雀门东侧的一处森严门庭,姜离望着那衙门方位,微讶道,“……司天监?”
怀夕拧眉道:“姑娘认出那背影了?奴婢看着极熟悉,却想不起来是何人。”
姜离眼底幽光明灭,“司天监……”
忽然,她不知记起了什么,掀开帘络道:“烦请在前面停一停,我想去御史台寻我父亲一同回府”
小太监本要将她送回薛府,闻言忙将马车停了下来,又为她指路道:“大小姐,前面直走第二个衙门便是,您就说适才是娘娘召见您便可。”
姜离道谢,带着怀夕直走,御史台衙门并不远,没一会儿便到了衙门前,然而姜离过门不入,竟继续往东行,怀夕愕然,“姑娘……”
姜离低声道:“去大理寺。”
过御史台往北再往东行,两炷香的时辰之后,姜离便至大理寺衙门之外,值守的武卫尚且认得她,道明来意后,立刻引着她去见裴晏。
进了东院,九思惊喜道:“姑娘怎么来了?快请”
姜离快步入屋,一进门便见裴晏坐在书案之后,见她来,裴晏招手道:“你来看,那同心佩的线索已经查到了几个可疑之人,其中有三人赴了宜阳公主之宴”
姜离疾步上前,往裴晏说的文书上一扫而过,很快眼瞳微眯道:“裴大人,司天监是否有一位少监姓崔?”
第044章 伏杀
“你是说崔伯瑛?”
裴晏答话极快, 姜离一听这三字,也立刻想起此人,她又紧声问:“他是否出自博陵崔氏?我记得宜阳公主驸马也是博陵崔氏一脉”
裴晏颔首,“不错, 但为何问起此人?”
姜离顺手抄过案上纸笔, 又在纸上画出几条墨线, “我陪郭姑娘去过城外三清观,又顺着三清观后角门爬了鸣鸾山,我与她爬到一半, 看了山势和当初岳盈秋出事之地,走之前,还让寺里的道长师父画了路线图”
姜离画出草图,指着其上一点道:“大人既看过岳姑娘的案卷, 便应知道彼时岳姑娘下山,而山脚下几家小厮正上山送伞,按他们的脚程推算, 凶手提前埋伏行凶之地, 正正好掐准了时间, 再往上会被山顶躲雨之人听见动静, 再往下, 则可能被上来送伞的小厮碰上, 再加上当日山上还有其他游人,他能抓住的机会也就这么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