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430)
十安近前指着几处标记道:“一共发现了三处脚印,但都不全,我们将其拓印下来,勉强凑成了一个六七寸左右的鞋印,但这鞋印并无花纹,就是寻常的布靴,按这个脚长来推算,昨夜在此吹笛之人身应该在五尺上下”
裴晏听得剑眉紧皱,宁珏道:“五尺上下的学子和杂役们可都不少,昨夜太过混乱,不论白日还是晚上都有那么多人没有人证,这如何排查?”
裴晏这时道:“按林牧之和付宗源的说法,如今重点把目标放在年岁三十至四十的杂役和十八岁上下的学子身上,先召集所有人来比对脚印,再缩小范围查人证。”
裴晏一声令下,十安自带着武卫们前去排查,姜离走的慢了两步,一边看一边回忆昨夜的情形,“昨天晚上藏书楼起火之后,最先赶到的是我们,后来陆陆续续来了多人,德音楼的先生们反而来的更晚,当时林先生来之后,刚站了片刻你便提到了钥匙,而后林先生立刻返回德音楼,这中间不过百步距离,凶手不可能提前在后窗之外等着。”
裴晏反应疾快,“你是说,凶手当时也在藏书楼之外?”
姜离颔首,“他一定目睹了林先生因何返回德音楼,见时机不可错过,立刻决定去窗外以笛声引诱,后林先生上当,果然跟了过去,这湖畔的廊道夜里并无灯火,他杀了人再混入救火的人群之中,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了。”
宁珏听明白了,但如此越发找不到破绽,“那岂不是更难发现了?”
裴晏摇头,“不,昨夜所有人分了两拨打水,一边在北面得真楼,一边在厨房这侧,林牧之受伤在假山处,凶手为了躲人只能混在来往厨房这侧的人群之中!再排除脚印等线索,那剩下的可疑目标便不多了。”
宁珏便道:“那便是说,凶手要么当时在林先生不远处,要么刚来藏书楼之外,总之他一定听到了你们的对话,甚至跟着林先生一同离开,彼时那假山石柱已被凿断,凶手只要布一处暗绳,在林先生走到假山之下时一拉,林先生便无处可藏,我见过木工拆那些摇摇欲坠的危楼,就是卸掉柱子用绳子拉”
宁珏话虽密,可他心思机敏,确能想到些旁人难想之处。
裴晏心中有数,“这就去核查。”
昨夜场面太过混乱,书院百多人都曾出现在藏书楼外,哪怕如今方向分明,要确定所有人的证供,还是得费不少心力,裴晏快步而去,宁珏犹豫一瞬也跟了上去,姜离出竹林上廊道,又脚步一转往假山处走去。
案发现场有武卫守着,见她来了也不拦阻,姜离在乱石旁看了看,又回身往厨房院去,清晨时分,厨房内正在忙碌,纵然命案当前,书院上下百多口人却不可能不用膳,武卫们也明白此理,并未在此时过来问证。
水井在厨房前院,昨夜众人救火匆匆往来,井台旁留下了大片泥渍与灰烬,姜离正看着那片泥渍,一抬头,却见龚嫂正弯着身子在灶前添柴火,她手劲儿极大,利落地将柴火折断投入灶膛之中。
姜离看着那红彤彤的火苗,忽然皱眉道:“当年范长佑身亡之后并未被焚尸,此番凶手为何费力地分尸焚尸呢?”
第160章 中毒死鼠
姜离回到大讲堂之时, 裴晏正在看九思汇总的名册,见她神色匆匆回来,他迎上来道:“怎么了?”
姜离直奔后堂,“去看看付怀瑾的骸骨。”
裴晏跟她一路行至后堂, 便见堂内两张长案, 其中一张摆着袁焱的遗体, 羽箭已取下,如今遗体上罩着一张白布,另一侧的长案上置棉席一张, 其上摆着大大小小百多块灰白骨渣,皆是从浴房灶膛内刨出来清理干净的。
几人站在案前,姜离挽起袖子毫不避讳地拿起大块儿的碎骨细看,宁珏在旁唇角抖动两下, 道:“这些你不是看过了?怎么这会儿又看,你个姑娘家,真就一点儿不怕?”
裴晏也道:“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姜离目光落在指间碎骨上, “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只是我忽然觉得有些奇怪”
她看向裴晏, 道:“东方嘉树和魏青杨, 一个是被乱石砸死, 一个是被水车铰断双腿而死, 袁焱呢,则是被射中双目而死, 这些都曾是他们折磨范长佑的法子,可付怀瑾呢?事到如今, 我们只知道他被分尸焚尸,可致死的死因还未解。”
裴晏闻言眸色微深, 宁珏不禁道:“这还需要知道死因吗?人肯定是死之后才分尸,不是发现了一把匕首吗?那匕首便是凶器,付怀瑾应是先被刺死,而后凶手将其带出学舍,再找一个偏僻之地分尸,最后丢入火灶之中焚烧,如此毁尸灭迹。”
姜离忍不住白了宁珏一眼,“真是答非所问,按照其他三人的死法,凶手并不会刻意毁尸灭迹,相反,他似乎乐意让大家知道这三人怎么死的,届时,知道范长佑死亡内情之人定会恐惧,他谋害付怀瑾之时,只需要让付怀瑾的尸体惨烈地出现在学舍之中便可,分尸和焚尸花上的力气不小,难道不会格外费劲吗?”
宁珏被姜离说的不好意思,轻咳一声道:“那你说是因为什么”
“东方嘉树和魏青杨虽死的惨烈,但因凶手作案条件十分充分,最终也没有在现场留下过多痕迹,袁焱之死,凶手则巧置机关,有绝对的不在场证明,唯独付怀瑾有些不一样,他出事地点在学舍之中,若就那般留下他的尸体,极有可能会暴露凶手的某些特点,因此,他必须彻底的毁尸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