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490)
“凭何说一定有关?”裴晏又问。
这一下宁珏语塞,“自然是因为时间太巧合了啊。”
裴晏凉声道:“程秋实死在景德三十五年四月, 皇太孙彼时已经过世小半年,即便令人联想到,又如何证明他和皇太孙之死有关?”
宁珏彻底冷静下来, “不能证明, 无法证明……”
他又道:“但、但没有别的可能性啊, 好好的亲信就这么处置了?其实当年我回来之后便查过肃王, 查了两月没查出什么线索, 便放弃了, 我对程秋实这人似有点儿印象,但我也实在不知他竟‘病’死了。如果查明程秋实之死还不够指证肃王, 那……白敬之?!对,没错, 就是那个白敬之,得查到白敬之有何猫腻才是!”
见宁珏认清关键, 裴晏道:“白敬之身患恶疾,已辞官,不日便会离开长安。”
宁珏不由着急起来,“就要走了?那这怎么办?”
姜离这时道:“要查肃王不易,但查淮安郡王的案子不算艰难,毕竟没有碰到皇太孙的案子,还少些阻碍”
宁珏道:“你是说,先查淮安郡王当年的死因?然后以此留住白敬之?”
“淮安郡王若死的古怪,那便也是一桩冤案,由此入手,也能确定肃王到底有没有包庇白敬之,且淮安郡王当年极受陛下看重,此案一出,虽比不上皇太孙的案子影响大,却也是肃王的另一番罪状……”
姜离说完,宁珏便问道:“那如何查淮安郡王的死因呢?这事已经过了十三年,岂不是更难查了?”
姜离道:“淮安郡王府还有旧人在长安,也可以从太医署的旧医案入手。”
宁珏欲言又止,又忽然想到什么,“对啊,薛泠,我记得陛下令你去太医署教授那些针学生,前几日宫里宫外都在传你的事,我本来还想问问,结果今日掘坟这事太过刺激我便给忘记了,你如今入太医署,可有法子查当年记录?”
姜离沉吟道:“我并非医官,权力并不大,但奉了陛下之命,太医署之人应多少能宽待几分,我可试试看找找机会”
裴晏道:“听闻太医署这些日子在编写医经,少不了要寻旧日医案来做例举。”
姜离心底微动,“我知道,我遇见过有位岳大人在编小儿病医经。”
宁珏看看姜离,再看看裴晏,“若先从淮安郡王的案子入手,那我能做什么?”
裴晏道:“你先顾着拱卫司的差事便是。”
宁珏无奈耸肩,“近日潘家的线索断了,还没找到新线索呢,那冯筝疯的不成样子,冯家下人也是一问三不知”
说至此,宁珏气呼呼道:“说起此事便着恼,那潘秀成当初乃是太子东宫詹事保举入弩坊署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连太子殿下都遭了陛下斥责,不过幸好那冯筝和段霈走得近,肃王一脉想攀咬太子,他们自己也不好过。”
太子与肃王愈斗愈烈,连沾染邪教之事都是针尖对芒麦。
宁珏这时接着道:“哦对了,你们知不知道高晖出意外的事啊?”
姜离心弦微紧,裴晏无波无澜问:“他不是被发配离开长安了吗?”
宁珏长叹一声,“本来此事不好说的,可你们都不是外人,我也就直说了,高晖是离开了,可走到明华山的时候遇到了刺客,本来人被护卫保住了,可他自己喝醉了酒也不知怎么跌下了山崖,直摔成残疾了,且你们想不到刺客是何人”
他卖关子地稍顿,又深吸口气道:“是那沈涉川!!”
“是那位沧浪阁主?”姜离恙做惊讶,“高公子的意外我父亲提了两句,但没说是沧浪阁之人啊”
宁珏苦笑道:“对啊,又有谁能想到和沧浪阁有关呢?毕竟沈家的旧事和高氏无关啊,高家气疯了,还把消息透露给了姚璋,姚璋昨日往明华山去了。”
裴晏道:“沧浪阁之人怎会与高氏为敌?这其中多半有误会。”
宁珏摊手道:“我也想不明白,不过姚璋既然知道,那此事陛下多半也知道了,事情到了这一步,陛下应该懒得管了。”
车室内静默下来,裴晏又道:“以眼前事为重罢。”
宁珏只恨不得立刻抓到肃王把柄,忙应了声是。
回到薛氏时已是四更天,姜离刚攀上房檐,怀夕便敏锐地将窗户打了开。
“姑娘!终于回来了!此去如何?”
姜离跃进窗内,一边更衣一边道:“那程秋实的确是被害而死,应是被肃王处以私刑了。”
怀夕有些激动,“宁公子跟着的?他如何说?”
“他猜到了肃王处置亲信府医,许和皇太孙的案子有关,不过当年义父的罪是被钉死的,又是医道上的错处,他不认为当年是嫁祸。”
姜离梳洗的功夫,怀夕不忿道:“宁公子怎么就认死了呢?魏伯爷医术高明,怎可能出错嘛,就是那伏羲九针旁人都不懂,这才让那幕后黑手栽赃了上。”
姜离叹了口气,“也不怪他,毕竟是公审后定案的,如今只要顺着线索往下查,待认定白敬之才是参与当年案子的太医,那义父之罪自要被质疑。”
怀夕便道:“那接下来如何办呢?”
姜离看了眼窗外夜色,“明日要入宫给陛下请脉,请了脉先去见见明卉吧。”
景德帝旧疾虽缓,但因是多年沉疴,姜离和尚药局一众太医还是不敢大意,次日姜离申时入宫,待景德帝看完折子方才被唤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