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509)
姜离面露疑色,一旁岳柏恩道:“对啊!薛姑娘也擅妇人病与小儿病,当最懂敬之那些医经医案了”
见姜离不明,岳柏恩道:“姑娘还不知,敬之早先整理了许多旧时诊疗卷宗和医案经书,一些是打算带回老家,趁着养病继续研究,还有一些是打算捐给太医署的。他月中才走,本来后面几日会送往太医署,可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也没人再做研究了。白珉把他最紧要的医书和记载挑了出来,打算送回嫂夫人手中做个纪念,其他不甚紧要的,打算让我验看之后,但凡有用的,都一并捐给太医署,这里头大部分记录我都瞧得明白,但有些小儿病与妇人病的疑难记载,因他只记了寥寥数语,我实在不明,正好请姑娘帮忙。”
姜离一阵心旌微动,看向裴晏,便见裴晏眼底也一片深长。
白珉悲恸道:“尽毕生之力修习医道乃是老爷夙愿,若再给他三五载时光,他必定能摸透好些疑难,如今……如今却是没这个机会了。”
姜离忙道:“白太医济世安民多年,所见所记定是广博,既然这是他的遗愿,我尽些绵薄之力自是乐意之至,权当告慰他在天之灵了。”
岳柏恩很是欣慰,一旁九思还惦记着那伙计,问道:“白管事,白太医可是在六日之前,去给醉欢楼一位叫莲星的姑娘治过病?”
白珉有些愕然,“大人怎知?”
九思便看向裴晏和龚铭,“公子,龚侍郎,适才有个年轻伙计在府外徘徊,说是替醉欢楼的莲星姑娘前来拜谢白太医,说白太医六日前救过莲星姑娘,我们本想细问,可那伙计像是因何事心虚,竟是拔腿跑了”
裴晏看向白珉,“真有此事?”
白珉眼底闪过茫然,却又点头道:“老爷擅妇人之病,早些年和醉欢楼的东家有过交集,后来有求到门上的便会出手相助,六日之前,老爷的确去过一趟醉欢楼,不过……不过那位姑娘病入膏肓,老爷说她活不久了。”
龚铭不禁问:“是何病活不久?”
白珉叹道:“老爷提了一句肺痨,当夜只有马夫驾车,是老爷自己去的,我也不清楚详情,青楼女子命苦,什么病老爷都见过,他未多言,小人也未深问。”
九思跟着道:“适才那伙计说莲星姑娘已经过世了,但看他言辞不详,似乎莲星姑娘过世的有何隐情,正要问人却跑了。”
“怎会这样快?”白珉大惊。
龚铭也道:“即便人真的病重过世了,若单纯来谢恩,何不大大方方的?怎么还自己逃了?裴少卿,此事要不要查一查?府里还未问完,不若我带人走一趟?”
醉欢楼乃风月地,看起来和白敬之之死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伙计来的凑巧,裴晏便也道:“要查,府中线索太少,任何异常都不可轻放,那龚侍郎便走一趟罢。”
言毕裴晏招来冯骥,吩咐他与龚铭一行同去,龚铭不置可否,很快带着人离了白府。
这时裴晏方看向姜离道:“请薛姑娘借一步说话,除了白太医留下的医书医案,有些证供还要再问问姑娘。”
姜离心中疑窦甚多,自从善如流跟着裴晏入正堂。
回春堂一楼正厅为案发之地,西厢为白敬之收藏医书经文之地,此刻房中摆着数卷证供卷宗,因搜查之故,前后窗棂大开,院里的大理寺衙差和岳柏恩几人皆能瞧见他们言谈,一派公事公办之象。
刚进房门,姜离便压低声音道:“今晨我去了太医署,衙门内议论纷纷,从一个叫苏长淮的医师口中得知,白敬之一开始并不打算离开长安再也不回来,是从上月中旬才打定主意典卖宅邸遣散奴仆”
裴晏在放着卷宗的书案之前站定,也轻了声道:“这一点岳柏恩早间提过,但问证之后,白府上下都说上月府中并无异样。”
姜离便问:“宁珏如何?他当真什么也没瞧见?”
裴晏朝外看了一眼,见岳柏恩又和白珉说起了治丧之事,遂道:“宁珏说他昨夜酉时入府,但先往前院白敬之书房去了一趟。昨夜已是他第三次入白府,他在白敬之书房发现了一卷医治肾厥之疾的案卷,但他看不懂其上医理,也未来得及抄录。”
“肾厥之疾?淮安郡王?”姜离惊疑难定,“那案卷眼下在何处?”
裴晏沉声道:“确是巧合,我本打算借由搜查之故找出那案卷,却不想今晨再来白府时,白珉已带着下人整理了白敬之遗物,且他主动提起将白敬之这么多年的医书记录交给太医署作研医之用。奈何白敬之书房中箱笼不少,我粗查一番,未找出宁珏说的卷宗。”
“明白了,你的身份在此,不可能当着他们专门去找那案卷,交给我便是。”姜离神色凝重起来,“若真有肾厥之疾的案卷,那白敬之定记着淮安郡王之病,就看他案卷之上如何写了,我已答应助岳柏恩修撰医经,如今他又请我筛看医书,倒也便宜,但光有医案卷宗还是不够的。”
“给程秋实上坟之人已经找到,明日便可到长安,此人是肃王府旧人,程秋实‘病亡’没几日他便被赶出了肃王府,他或许知道内情。”
裴晏一言落定,姜离眸光清亮起来,“太好了,有了人证,再找其他证据就明确多了,如今紧要的还是先查明白敬之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