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66)
李嫣叹为观止,“原来如此,怪道你声名远播,是你比其他大夫聪明百倍。”
姜离含笑不语,这时注视了姜离良久的薛兰时倏地问道:“阿泠可擅妇人病?”
姜离看向她,“不敢言擅,但可一试。”
薛兰时看向门口内侍,两个内侍互视一眼,外退两步,将殿门也掩了上,薛兰时伸出手来道:“那便请你帮本宫诊一诊。”
姜离上前,“娘娘何处不适?”
姜离将指尖搭在薛兰时手腕上,薛兰时盯姜离片刻,开门见山道:“并非是不适,本宫是想求子。”
薛琦面上笼上愁云,李嫣也憋着嘴叹气,三人目光都落在姜离身上,姜离凝面未语,只专心问脉,三人只觉等了半刻钟功夫,才见姜离秀眉微微皱起。
薛兰时沉声道:“怎么?本宫果真不能再孕吗?”
薛兰时已三十有六,纵然保养得宜似未至而立,但她贵为太子妃,怎样好的御医未曾看过?若非姜离在江湖上享有盛名,她对这个侄女也并不抱希望,因此,哪怕姜离说她不能再孕,她也并不算失望。
然而她问完,姜离默了默道:“娘娘并非无再孕可能。”
薛兰时做好了心理准备,乍听此言神容一震,这时姜离肃眸道:“不过,娘娘在求子之前,应先解毒。”
第025章 登门
“解毒?!”
薛兰时还来不及为有再孕可能开心, 又被吓一跳,薛琦也听得骇然,“什么毒?太子妃娘娘好端端的怎会中毒?”
姜离又换一手请脉,又问道:“娘娘平日里可会有心悸失眠, 口舌发涩, 无端烦热, 指尖四肢发麻无力之状?”
薛兰时蹙眉道:“的确偶有此状,但本宫请御医来看过,说是本宫忧思过多、脾肾有虚, 气血有损所致,近日尚在温补调理。”
姜离仔细分辨脉息,目光亦一寸寸滑过薛兰时的发髻、眉眼、面颊,再至她纤细的颈子、手腕, 最后至指甲,她又道:“御医没有说错,但我猜他们开方子调理的效用极慢, 甚至时常反复, 再次来看时, 依旧以为娘娘思虑过重, 娘娘听得反而越发担心, 如此来回往复, 娘娘近年定是用药不断,比如艾附暖宫丸、磁朱丸、白薇丸、阳和解凝膏等药, 不知我说的可对?”
薛兰时面色复杂起来,她身份贵重, 医药脉案从来为东宫之秘,如今姜离只问脉便猜出大半, 她是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
姜离见她神色便知自己所猜不错,随即道:“艾附暖宫丸主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事不顺,磁朱丸主治心肾阴虚,心阳偏亢导致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白薇丸是为不孕求子,阳和解凝膏温经散寒,化湿止痛,消肿散结,都是妇人病常用之药,但这些药中也多有毒性”
“艾附暖宫丸中的附子和艾草不可常用,磁朱丸的磁石与朱砂,白薇丸的附子、钟乳、紫石英与白石英,阳和解凝膏中的生川乌、生附子、麝香等,常用混用皆有毒性,娘娘虽多有注意,但娘娘用药年久,长久积累下来毒性已入脏腑。”
薛兰时眉尖蹙起,“那按你之言,如今如何解毒?”
姜离收手,“如今不可用繁药,只需服用葱白豉汤,加以控制饮食,再十日一次施针,月余便可为娘娘尽除积毒。”
薛兰时唤道:“秋雯”
话音落下,守在外的掌事姑姑走了进来,薛兰时道:“听阿泠的吩咐。”
秋雯应是,姜离便道:“葱白五钱、豉七钱,人参三钱,熬汤煮沸,饭前饮下,一日三服,平日饮食需清淡得宜,不食大肉多食鱼虾,早膳只用黍米白粥佐以鲜菜,如今深冬,若娘娘哪日手脚发僵逆冷,心中烦闷,则可在用膳时多加一盏温酒服下,不可多服。”
秋雯仔仔细细记下,薛兰时道:“两月之后便可除毒?那何时才能再孕?”
姜离道:“除毒之后继续为娘娘调理身子,施针加汤液,短则半年多则一年,便能让娘娘有再孕之机,但受孕非女子一人之责,太子殿下也需身体安泰才好。”
薛琦听得无奈,又警惕地朝外看,“你这孩子,太子殿下自是安泰的。”
薛兰时倒是笑开,“本宫明白你的意思,半年一年的虽然还是慢,但这么多年本宫都过来了,如今好歹有了希望,知道你擅施针,本宫也为你准备好了。”
她起身入内帷,姜离也跟进去,没多时,秋雯自耳房捧出个针囊来,姜离打开针囊道:“请娘娘仰躺,露出胸口与腹部”
秋雯帮薛兰时更衣,姜离一边施针一边道:“鹰窗穴主治乳痈,寒热气短,坐卧不安,神阙与归来二穴主女子阴寒,关元活宫,冲脉与足少阴之会穴气穴亦治胞宫虚寒,月水不通,娘娘沉疴已久,我尽力为娘娘徐徐理之。”
适才在外时姜离未细说她妇人病症,此刻施针,却是颇为对症。
薛兰时微微闭着眼睛道:“你是个细致的孩子。”
姜离不再多言,待一刻钟后为薛兰时施针完毕,她起身合衣,只觉小腹暖热松快,果与片刻前多有不同,她眼底明光更甚,拉着姜离的手朝外走,又语重心长道:“阿泠,若你真能让本宫再孕,那你便是薛氏的大功臣。”
说着话,薛兰时触到她掌心一层薄茧,“你行走江湖,可会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