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660)
淑妃惊住,但还是道:“姜姑娘,这些只是你的推测。”
姜离叹道:“只凭着一点,当然不够指证,但我记得,当初袁将军上白鹭山书院时,对案子十分配合,对所有事实也供认不讳,因他自己不愿大理寺深查下去。一旦深查,他府中与邪道有染之事便再也藏不住!而如果太子的谋反乃邪道谋划的一环,那便只有邪道中人才会提前知道太子要谋反,如此,当夜裴大人回长安调兵之时,袁将军才能带着神策军等在半路,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看着太子反成,给太子一夜功夫,正正好把戏演足了,而谋逆死的那些将士,不过还是他们祭祀的一环罢了。”
随着姜离所言,袁兴武身边也空了出来,众人惊恐地看着他,所有人都还记得他以一当百之勇。
袁兴武正皱着眉头盯着姜离,“姑娘是在说画本故事吗?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姜离定然道,“好处还不明显吗?你如今替陛下掌两支重兵,假以时日,你封侯拜相不在话下,当然,更紧要的是,若陛下和德王出事,凭你如今的威望,无论你想扶何人上位,朝中都不会轻易有反对之声,而你若扶植日前抵挡叛军的,英勇大义的庆阳公主,那满朝文武就更没有意见了”
“荒谬!”庆阳公主也听得冷笑起来,“你说这样多,全靠你自己猜测臆想,可有一丁点儿真凭实据吗?”
“谁说没有真凭实据?!”
庆阳公主话音刚落,安礼门方向忽然传来一道破空清声。
说话之人分明在很远的地方,可那道声音含着深厚的内息,就像在众人跟前说话似的,而下一刻,两道人影自安礼门城墙方向飞纵而来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两道身影便到了近前,又不知把什么往下一掷,“扑通”两道重响之后,竟是两个活人被扔了下来。
姜离看着来人,窒闷的心口倏地一松。
是裴晏和宁珏先后从天而落!
裴晏一个纵身来到姜离身边,而宁珏,则一脚踩在了砸下来的二人身上。
他们闯城墙而来,形如刺客,惊得于世忠面色大变,大□□林卫也纷纷拔刀,待看清是他们,众人才大松一口气。
裴晏拱手行礼,“微臣拜见陛下,让陛下受惊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为了赶时辰,请陛下恕罪”
二人这般出现,景德帝也吓了一跳,他不满地看着他们,“地上是何人?!”
宁珏狠踢了地上人两脚,这二人痛呼着爬跪起来。
看清二人面目,庆阳公主和驸马宁烁神色一紧。
“怎么是你们?”宜阳公主万分惊讶,又禀道:“父皇,这是庆阳姐姐府上的两位管事,覃永益与苟鹏程,宁珏,你们这是”
见此阵仗,这二人已吓得肝胆俱裂,覃永毅哭诉道:“陛下!请陛下恕罪,是公主殿下让我们干的,那两个孩子没死,我们下手慢,还没死人。”
宁珏这时沉声道:“陛下,我们赶到公主府时,偌大的公主府一片漆黑,但在公主修建的花楼之后,我们找到了正行活祭的四人,他们正在给两个孩子喂食丹砂,若喂食完了便要活埋,如此草菅人命,正是邪道所为。”
在场之人,人人皆知庆阳公主爱花,特别在府中修建了三座花楼养花,但无人能想到,那花楼还能为活人祭祀作掩护。
姜离疑问地看向裴晏,裴晏低声道:“是阿彩姐妹,大抵见她们姐妹情深,他们竟想将两人一同杀死,我已把人交给了虞姑娘,剩下三处已让大理寺其他人去追查,应该都还来得及。”
已确定了一处,另外三处便十分好找了。
姜离疑问道:“你何以直接赶了过去?”
裴晏面色凝重道:“我回府见了母亲,安排了些事,后来宁珏来府上,道你说万寿楼会出事,我便猜到祭祀定同时开始,去救人后才赶来这里。”
此前庆阳公主镇定地说姜离并无实证,但这两人一来,庆阳公主为邪道之徒已算是板上钉钉,其悠哉的神色也终于生出裂痕,眨眼功夫,只有驸马宁烁还在她身边,而她和李策、袁兴武几人本来就站的近,众人退开,这场面立刻变成了他们与所有人兵戎相对。
李同尘被吓了一跳,也退开不少,见李策原地不动,他着急地向李策使眼色,可李策不知在想什么,竟然当做没看见一般。
庆阳公主大抵没想到裴晏几人猜的这样准,一旦被抓个正着,便真是没有辩驳的余地了,她恼怒地盯着裴晏,忽然恻恻道:“鹤臣,其实你来的正好,你不应该站在那里,你应该站在我身边来才对”
庆阳公主话意亲昵,听得众人惊异,下一刻,她又笑笑道:“你是你母亲的儿子,你母亲帮了我不少,如今,你如何能站在我的对立面呢?”
裴晏的母亲高阳郡主
她帮了庆阳公主,她也是邪道之徒?!
场中又是一片哗然,姚璋和章牧之见状,更齐齐围到了景德帝身边。
姜离也惊愣了住,待看向裴晏,便见裴晏并无辩解之意,姜离眼珠儿转了转,一下明白过来,“你回府去找郡主娘娘,便是猜到了?”
裴晏颔首,他此刻的神色格外凝重,但这凝重又颇有些不同,甚至有几分决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