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对头住进我家后(54)

作者: 大金链子卷柏 阅读记录

段铭把自己的打算全都告诉宋辞,宋辞全程应和着,并没有仗着自己的经验,对段铭的计划指手画脚。

无论如何,这都是段铭自己的事业。可以在遇到问题之后,宋辞帮他解决,并不能让宋辞带着他将所有问题全部规避。

这不叫帮忙,反倒会遏制段铭的成长。

“……就这些,明天你主要就是学习参观,对你没什么大的要求,”段铭拍拍宋辞的肩膀,“放轻松。”

两人刚从餐厅出来的时候,彼此之间的距离挨得不算近,至少比从他们身边过去的一对对情侣要远上不少。

两人肩膀之间的空隙,最起码还能塞进去一枚拳头。

谈起生意上的事,两人就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往一起靠拢。

段铭拍宋辞肩膀的时候,才惊觉两人此刻竟然离得如此近。

又有一对浪漫的情侣从他俩身旁走过。

金发的法国绅士伸手搂着怀中漂亮女郎的肩膀。

段铭低头看了看自己。他的手也搭在宋辞的肩膀上。

宋辞站在左边,他走在右侧。段铭此时的手竟然也搭在宋辞左侧肩膀,他的嘴这会儿就凑在宋辞右耳边上。

距离太近了,灯光一照,段铭甚至能看清宋辞耳朵上的血管。

竟和前边那对情侣的姿势诡异的相似。

段铭嗖的一下把手收了回去。

段铭有些不自在的咳了一声,想掩饰掉自己的尴尬。

宋辞偏头:“冻感冒了?”

“没,”段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就鼻子有点痒。”

宋辞没说什么,权当自己没感受到段铭刚才喷到自己耳朵上的呼吸,默默加快了脚步。

再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巴黎时间晚上8点了。

“你在哪儿洗?”段铭从自己行李箱里翻睡衣,问外边的宋辞。

“在你屋里洗。”宋辞高声回他。

外间的浴室里装的是浴缸,俩人心里都有点过不去,没人愿意用。

回来的路上宋辞虽然嘴上没说,但是脸上的疲惫是掩盖不了的。

段铭把浴室让出来,“你先洗,我看会儿资料。”

宋辞洗完澡,连敞着浴袍去段铭面前晃的心思都没有,回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

第2天早晨,来送早餐的侍应生敲门时才将两人叫醒。

“谢谢,”段铭打着哈欠,从侍应生手中接过早餐。

宋辞闭着眼睛对着洗漱台刷牙。

段铭翻了翻手中的纸袋,给宋辞报菜名:“三明治、咖啡、奶酪面包……”

宋辞喝了一口水,漱口时发出巨大的咕噜咕噜响声。等他清洗干净后,从洗漱间里飘来一句,“我不想吃面包……”

段铭看着手中的袋子,“我也不想吃。”

于是此时站在两个房间,看不见面的两人,脑电波在空中自动达成一致。

段铭洗漱完后领着宋辞在酒店附近找了家中餐。

报名进去直奔柜台点餐,小笼包,一人3笼。

包子上来后,两人连话都没顾上说。段铭一口气吃完一笼后,喝了口粥顺一顺,嘴才有空说话,“咱俩在外边出差,最大的工伤就是被饿瘦了。”

宋辞捏着勺子,优雅地喝了一口豆浆,“等不到回去找劳动局判工伤,要不是有中餐厅,咱俩估计得饿死在巴黎街头。”

“附近有中超,晚上回去的时候买两桶泡面备着……”

吃饱喝足,段铭才打电话喊Sacha派车来接他。

Sacha派来的司机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并不会着迷于和乘客聊天。

段铭和宋辞两人坐在后排座上,段铭赶着这会儿清闲,争分夺秒用手机复习自己之前准备好的资料。

宋辞把脑袋凑过来和他一起看。

段铭什么话都没说,把手机往宋辞那边挪了挪。

车子停在加利克廖家的庄园别墅里。

宋辞下车时戳了一下段铭的后背,等段铭回头时,压低了声音用中文小声道:“还得是国外的富豪有排面,看看你哥,段总都国内排得上号的身家了,住的房子和人家一比,就是大别墅和茅草屋的差距。”

段铭用自己仅剩的文采回答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Sacha来门口接他们,一照面,先是扑过来给了段铭一个热情的拥抱,

面对宋辞时,Sacha讲了多年法语,都快练出8块肌肉的舌头突然打了结。

“美丽的,不,英俊的先生,早上好。”Sacha下意识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整了整和段铭拥抱时被挤歪的衣襟。

他缓步走到宋辞面前,冲宋辞伸出手,“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幸福的事情。”

第28章 谈判

今天是来进行正式合作商谈的,段铭和宋辞都换上了自己带过来的正装。

宋辞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西装,搭配款式简约的白色衬衣,整个人都散发着疏散而矜贵的气质。

宋辞的头发在段铭8月份回国时就已经有些长了,到现在快两个月的时间里,宋辞并没有修剪过,半长的头发被宋辞拢在耳后,修饰着他的下颌角,让他的脸型看上去更是精致。

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古典气质。

不怪Sacha能看直了眼。

说实话,早晨宋辞从自己房间出来时,段铭自己都没忍住看了好几眼。

Sacha冲他伸出的手举在半空中,“您好,我叫Sacha,遇见你是上帝准备给我的礼物。”

宋辞浅笑着伸出手,只和他碰到了手指,虚虚一握,“我叫宋辞,很高兴见到你。”

Sacha和宋辞打招呼时说的是英语,不料宋辞回给他的竟是法语。

Sacha夸张地惊呼,“会说法语的东方美人,”当他的手握上宋辞时,又蹦出了一句,“你和你国家的名字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