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系统:我靠赶海钓鱼暴富(149)+番外
5条七八斤的大海狼、4条六斤多的鲈鱼、4只小青龙和一条7斤多的大海鳗。
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两条两斤多的三刀鱼。
虽然粘网的收获不怎么样,不过整体的收获还是挺不错的,爷孙俩眉开眼笑地开始返航。
海岛落日
收购站里,杨家俊看到爷孙俩带来的这些宝贝鱼获,两只眼睛都发着光。
“你们这是捅了青蟹的老窝吧,这些大家伙真肥。一斤以上的青蟹80块一斤,半斤到一斤的60块一斤。”
“这几条三刀鱼,个头真不小,两斤以上的380块一斤,两斤以下的350块一斤。”
见爷孙俩没有意见,杨家俊麻利地称起了鱼获。
首先就是鱼获最多的陈芷瑶:
鲈鱼一共65斤,38块一斤,一共是2470块。海狼64斤,11块一斤,一共是704块。
海鳗15斤,65块一斤,一共是975块。梭子蟹6斤,65块一斤,一共390块。
小青龙3.5斤,198一斤,一共是693。黄脚腊18斤,38块一斤,一共是684块。
大青蟹13斤,80块一斤,一共是1040块。小青蟹18斤,60块一斤,一共是1080块。
大的三刀鱼4.2斤,380块一斤,一共是1596块。小的三刀鱼5斤,350块一斤,一共是1750块。
加在一起,陈芷瑶今天的收获总共是块。
这里面,占大头的是青蟹和三刀鱼。
想到淡水岛那边,三刀鱼还挺多的,陈芷瑶打算明天再过去一趟。
一旁的水桶里,还有一斤多的鹅颈藤壶和几条数量比较少的鱼。
她见这点东西也卖不上价,打算都留着带回家里吃。
卖鱼的钱收到后,一旁的陈爷爷也结算好了。
黄脚腊20斤,38块一斤,总共是760块。青蟹24斤,60块一斤,总共是1440块。
大的三刀鱼2.2斤,380块一斤,总共是836块。小的三刀鱼3斤,350块一斤,总共是1050块。
真鲷6斤,60块一斤,总共是360块。黑鲷5斤,58块一斤,总共是290块。白鲳鱼12斤,28块一斤,总共336块。
陈爷爷今天的进账是5072块。
一天就赚了一个月的工资,爷孙俩看着手机里的收款信息,疯狂上扬的嘴角是怎么也压不下去。
两人甚至还美滋滋地想着,当渔民也挺好的,赶海钓鱼也能发家致富呢。
爷孙俩乐呵呵地回到码头上的时候,大伯一家人正从渔船上下来呢。
渔船的边上,放了一筐筐的鱼获,看来收获也很不错呢。
这些鱼获还没全部搬下来,就围了一大群收鱼的鱼贩子。
不过这些鱼贩子都没有打动大堂哥陈峰的心,一筐筐的鱼获最后全都被小杨老板给运走了。
陈芷瑶从船上拿了几条小鱼下来,硬是塞给了大伯母。
而沈青梅在婆婆的示意下,也拿了小半桶的各种海螺和贝壳塞到了陈芷瑶的怀里。
两家人相互交换了一些海鲜,陈芷瑶就笑眯眯地走进了驾驶室。
回家吃饭咯!
第124章 淡水岛赶海1
每天一张美照
“铃铃铃铃……”
在闹钟的催促下,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陈芷瑶一睁开眼睛,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而且还是从自家传出的。
闻到这熟悉的味道,她就知道肯定是奶奶做的海鲜面了。
想到奶奶的好手艺,陈芷瑶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然后掀开被子快步走到卫生间去洗漱。
陈芷瑶来到客厅,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海鲜面。
八爪鱼、墨鱼、花甲、小螃蟹和大虾,各种美味的海鲜堆得高高的,让人食欲大增。
阿黄已经流着口水,眼巴巴地在桌子下面等着。
陈芷瑶刚坐下,陈奶奶和严舒婷就起身出门去赶海了。
紧接着,陈爷爷和陈伟强一起过来吃早饭了。
陈伟强昨天知道两人钓了好几条三刀鱼,自家闺女还钓了一条二十几斤的大海狼,已经快成柠檬精了。
已经空军好几天的他,心里痒痒的,也不开店了,打算跟着两人去淡水岛赶海钓鱼。
吃过早饭,爷孙三人匆匆忙忙地出了门,只有可怜巴巴的阿黄被关在院子里看家。
这两天海鲜的价格暴涨,村里的人赶海特别积极。
三人来到海边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好多人在赶海,熙熙攘攘的,热闹得就像赶大集一样。
三人来到码头的时候,迎面碰到一个笑得十分憨厚的中年的大叔。
“陈叔、伟强哥,你们这一家三口是要出海捕鱼吗?”
“是啊,村里的海滩也没什么海货,出海碰碰运气。柱子你这是去哪?”陈伟强乐呵呵地应道。
“刘叔早上好!”陈芷瑶乖巧地问了声好。
“糖糖都长这么大了,隔壁村有人租了我的船出海,过来送钥匙呢。”
刘大柱是陈伟强的发小,两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现在偶尔也会约着一起去钓鱼。
刘大柱家里也有一艘小渔船,不过现在捕鱼不赚钱了,就直接把渔船租给别人赚租金。
其实他们家的渔船也想要卖出去,不过因为是刚买回来两年的,开价比较高,一直卖不出去。
之前严舒婷也打听过,这渔船是前两年买的,船上的设备也挺齐全,但是价格偏贵。
7.8米的船,刘大柱开口就要16万,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买一艘新船了。
16万,陈家这边觉得这个价格没必要买一艘旧船,或者完全可以拿这个钱去买一艘12米的船。
价格方面没有谈拢,后面两家就很少聊这个事情了,免得伤了和气。
几人简单地寒暄了两句,就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