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是个坑(49)
“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谎?”他眉头一压,“你究竟是为什么要……”
“我没说谎。”她打断了他,神情坚定,“我没有对你说谎,是真的。”
看着她那毅然的神情,他微微一怔。
是,她真的不像在说谎,她的眼神是坚定且不飘移的,她的语气是恳切且不支吾的。
可她的说法跟她大哥及赵北斗的说法,压根儿兜不在一起呀!
“我很想相信你,但是……”
“有那么重要吗?”她再一次打断了他,两只眼睛直勾勾地望住他,“我为什么为他捱刀,有如此重要吗?”
“……”一开始当然是重要的,因为他在乎,他不确定她的感情。
可现在……是呀,有那么重要吗?
“你在意什么呢?”她直言问他,“我不过就是救了一个人,不是他,也可能是别人……”
“可他是个男人。”他冲口而出。
她一怔,木木地望住他的脸。
他的脸上一阵潮红,神情尴尬腼腆。
“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与他之间只有恩情。”她说。
“是,你是说过,只是我……”该死!她确实都已经说过她跟赵北斗之间只有恩情,怎么他脑子老是打结?
他从来不是这种糊涂纠结的人,可现在却一直为了这事鬼打墙。
想着,他懊恼极了。
就在这时,安智熙慢慢地走向他,来到他面前,她慢慢地举起双臂轻捧着他的脸庞,两只晶亮慧黠的黑眸望着他,轻声地说:“低一点。”
他微愣,不自主听话地微弯着背脊,低下了脖子。
嫌他还不够低,她稍稍使力把他的头往下拉,然后凑上自己的嘴巴,在他毫无防备的唇上一吻。
他瞪大眼睛,惊喜不已。
她离开他的唇,抿了抿嘴唇,古灵精怪地盯着他,问:“还要我怎么证明?”
他顿了顿,露出安心释怀的微笑。
“虽然足够了,但……可以更多。”说着,他轻捧着她的脸,给了她深情一吻。
第十章 东窗事发(1)
梅承嗣刚自外头回到沛泽居,便见一名丫鬟送那位专为人说媒婚配的郑大娘出院子。
郑大娘瞧见他,满脸堆笑,“承爷真是越来越俊了。”
梅承嗣没给半点好脸色,淡漠地瞥了她一眼便走进院里。
郑大娘虽觉得有点自讨没趣,但也不太放心上,尴尬地跟丫鬟互视一眼后,又一脸皆意地走了。
梅承嗣走进厅里,只见母亲罗玉梅似乎正与石嬷嬷讨论着什么,两人有说有笑的。
见他进来,罗玉梅立刻展颜一笑,“承儿,你回来得刚好,方才郑大娘过来……”
“我看见了。”他打断了她,满脸的不悦,“她来做什么?她就这么缺咱梅家这份大礼吗?”
罗玉梅闻言,蹙眉一笑,“听听你这孩子在说什么呢?你已是议亲的年纪。”
“就算是可以议亲的年纪,儿子也不需要媒人。”他说。
“自古无媒不成婚。”她说:“就算你大哥跟大嫂是父母之命结的亲,也得托媒说亲。”
“母亲,我还……”
“郑大娘带来好消息。”这会儿,轮到她打断他,“崇安罗家的小女儿,年方十六,大了你三个月,是你先嫂子苏家的表亲。”
他眉头一皱,苦恼不已。说来,苏静唯嫁进梅家时,他还只是个五、六岁的娃儿,对苏静唯并没有太大的印象,与深居简出、安静沉潜的她更没有什么接触。
对苏静唯,他没有太多的感受。
“他们知道苏家曾与梅家结亲,你先嫂子在咱梅家也过着好日子,所以才辗转请托郑大娘上我们家来说媒提亲。”罗玉梅一脸欢喜,“瞧,这多奇妙的缘分呀!”
“可不是吗?”一旁的石嬷嬷搭腔,“承爷,你如今十六了,议亲后隔个半年一年的再纳吉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让你明天就去迎花轿。”
梅承嗣脸色越发地难看,“我不要。”
“什……”罗玉梅一怔,与石嬷嬷互瞥了一眼。
“母亲,我不想这样盲婚哑嫁。”他神情坚定地道。
罗玉梅喜意顿失,不解地问:“这哪是什么盲婚哑嫁?不也是彼此探了底才……”
“我不认识她,她也不知道我,这不是盲婚哑嫁,是什么?”
“承爷,这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呀!”石嬷嬷帮腔着。
“规矩是人订的,没有什么古不古的。”他一屁股坐下,双手交叠胸前,态度强硬,“我就是不要。”
“承儿,你向来敬重你大哥大嫂,就连他们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道说他们就……”
“大哥大嫂当时都没有心上人,可我……”他一发现自己说溜了嘴,立刻将未说出口的话吞下去。
可罗玉梅跟石嬷嬷已经听出端倪。
“承儿,”罗玉梅语带试探,“你有心上人?”
“我……”
“对方是哪家的姑娘?”罗玉梅倒也没急没气,“若是不错的姑娘,咱们也可以托人去提亲说媒。”
梅承嗣眼底有着懊恼,似有难言之隐,此刻,他的心已成一座战场,正为继续隐瞒或坦白而交战。
是的,他心里有个人了,而且那个人不在远方,不在别处,就在梅府里。
可她的身分怕是……得不到母亲及梅家的认同,若真顺了他的意,她也不过是个通房,最好也就只能是个姨娘了。
但他不要,他甚至不要她只是个妾,他就要她做他的正室太太。
“承爷,”石嬷嬷人老成精,很快地意识到什么,“难道是不能说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