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纳失忆摄政王为妾后[重生](236)
凌若尘颔首:“北疆失了定北侯,军心不稳,虽然顶上了摄政王,但是摄政王根基在西南,本就存在劣势。而狄国却是国主亲临,倾国之力,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都不是我们能及的,所以臣恳求请西南调兵。”
并非是白朝雨不乐意调兵,而是两地相差甚远,到时西南军能不能适应北疆的作战方式,都是个问题。
白朝雨询问:“一定要调兵吗……”
凌若尘沉吟片刻,道:“有,但是臣不敢说。”
白朝雨:“有什么不敢说的,你倒是说说,本王听听是个怎么回事,是不是本王想的那样。”
凌若尘刚想开口说话,那本该紧闭的御书房大门被人打开了,只见那衣着单薄的帝王推开门走进来,身边还跟着手足无措的落雨。
“有什么不敢说的?”白锦棠微微叹息,看着一屋子里明显有些震惊的人,觉得好笑,“看见朕来,就这么惊讶?”
“哥!”白朝雨连忙起身,大步上前扶住白锦棠,皱着眉问,“外面下着这样大的雪,你怎么穿的如此单薄?”
白锦棠坐在白朝雨的身边,解释道:“不管他们,身体热的慌,穿不得厚重的衣物。”
以前的白锦棠是正常的,可因为透骨香,体温忽冷忽热的,身上的衣物也是忽厚忽薄的,白锦棠已然习惯,奈何白朝雨还是习惯不了。
白锦棠温和一笑:“不用管我,你们接着说。”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拜见帝王,帝王也只是摆了摆手,让众人起身。
凌若尘眸光闪烁,薄唇微张:“陛下,你……”
“朕知道老师想说什么,朕身体尚可,老师不必忧心。”白锦棠话锋一转,又道,“此次和狄国一战,的确难打……”
“朕欲亲自带兵赶赴北疆,有朕在,士气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至于兵力,朕打算从青州云州冕州三地调兵,其中青州曾为朕封地,又离北疆不远,也算是兵强马壮,再合适不过了。”
凌若尘选择从西北调兵,是因为那里的兵谢灼更顺手些,若是白锦棠去了北疆,又从此三州调兵,这些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可白锦棠的身体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又怎么能不顾主君身体……如此贸然,让主君陷入险境?
果不其然,白朝雨第一个反对,沉声道:“哥,我知你忧心北疆,可你的身体实在不能舟车劳顿,况且北疆艰苦,你如何受得了……”
众臣也纷纷劝白锦棠三思。
结果还不等白锦棠拍板叫定,北疆急报就先到了。
“北疆急报!”
“八百里加急——北疆急报!!!”
白锦棠手指下意识握紧椅子,眸光晦暗不明:“呈上来。”
众人的呼吸都停滞了,紧张的看着白锦棠,可白锦棠的脸色和眼神都没变一下,他们根本看不出来白锦棠的心情。
众人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这是个好消息。
可他们心里又清楚的知道,倘若是喜报也用不到八百里加急。
果不其然,随着白锦棠打开急报,幽冷的目光一寸一寸的看过,旋即将急报递给了白朝雨。
白朝雨忙不迭接过来,一目三行,将急报的内容看完了。
“北渊军不负期望,大获全胜,将狄人驱逐洗冰河附近。奈何北渊军出了叛徒,摄政王重伤昏迷不醒,北疆全线封锁,如今人心惶惶……恐狄人卷土从来,请求朝堂尽快打算……”
此话一出,掀起千层浪,众人心神大震,不可置信地看着白朝雨。
白朝雨深呼一口气,将急报递给朝臣,让朝臣们传阅着一一看过。
“这是天要亡我大安啊!!!”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陛下,宸王殿下,这这这……哎!!!”
朝臣们唉声叹气,只觉得大难临头,唯独白朝雨却注视着白锦棠。
自从刚才白锦棠看完急报就没有再说话了,食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着,也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其实如今的情况比前世的好多了。
只不过前世的谢灼却不是被奸细暗害,而是当时的北渊军不服谢灼,再加上谢灼并不适应北疆作战,最后失踪了。
好在谢灼命大,关键时候不仅回来了,还说服狄国周边的一个小国家,帮忙着一起对付狄国,最后大获全胜。
而今生,在白锦棠的运作下,北渊军是完全信服谢灼的,可令人没想到的却是出了叛徒。
不过好在谢灼没有像前世一样下落不明。
众臣一阵骚乱过后,白锦棠不打算再和他们多作废话,直接下令道:“传朕令,调青州、云州和冕州三州兵将随朕支援北疆,不得有误。”
这次没有人敢拦着白锦棠。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白锦棠不去,摄政王如果真的死在北疆,那大安就真的完了。
百年的社稷将会毁于一旦,他们都会成为大安的罪人。
“臣等遵旨——”
不知不觉中,众人的眼中满是泪光,看着白锦棠那病弱的身体,看着他苍白如纸的脸色,忍不住低下头抹眼泪。
许是年少时候过的太过张扬肆意,惹得上天嫉妒,于是自十一岁那年,他们这位陛下,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如今拖着一身病骨,还要去亲自守那国门。
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却在京都城里当缩头乌龟,这让他们这些自诩忠义的臣子情何以堪啊?
许是看出来他们心中所想,白锦棠道:“朕去以后,尔等当好生扶持宸王殿下,护我大安江山国祚,不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