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神明画押(129)
从小跟汉民生活在一起,哪怕是他的瞳色与普通人不同,但街坊邻居都对他很好,但好景不长,胡人再次入侵边境,邻居,还有他的母亲,都惨死在了胡人的刀下。
他因为有胡人一半的血统,侥幸逃过一劫,原本就对胡人恨之入骨,如今是把仇恨刻在了骨子里,在他长大之后,被抓了壮丁入伍,入伍之后能杀胡人,他也是甘愿的。
但是因为他的眼睛长得跟汉人不同,胡人血统没能瞒住,虽然他杀敌勇猛,但一直没得到上司的赏识和褒奖。
也就一直是个军营里的小兵,只不过他的勇猛和耿直,也在战场上救过不少的将士,在军中的威望还不小,久而久之,大家也在私底下喊他一声小将军。
再后来,这声小将军传得越来越广。
原本按照他的军功,现在至少都该是个千户大人了,但上司贪了他的功,又厌恶他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封官进爵就别想了,所以对小将军这称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偶尔还会让他统领小队参战。
小将军这称号也算是过了明路。
目前看来,这情况都还算好,直至一场战役的开始。
小将军带领三百人的小队,击杀了敌军数千人。
但实际上,这场战役,他们三百个人都是被派过去当敢死队,是干扰敌军,声东击西的幌子。
谁也没想到,他们真的能赢,三百人出去,回来了不到一百人,就连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昏迷了许久,但对方却是实打实的死伤数千人,直接影响到这场战役的核心。
无论放在何时何地,这场战役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可是上司再一次故技重施,想要贪了这功,这功,别说是升官了,封爵也未尝不可。
小将军本人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所谓,只要能保护边境的百姓,击退敌人,给母亲和邻居们报仇,他就很满足了。
但是被他带回来的那几十个人却是不干了。
他们都是被小将军救下来的人,如果没有小将军,他们早就死了。
再则,人都是有私心的,抛开小将军的恩情,这场战役,他们也是有功劳的,按照规矩,他们也是要升官的,不说千户总户,最起码升个百户,也算是个小将了。
在那个时代,除了被抓壮丁的,但凡是主动入伍的,哪个不是想在战场上给自己博个前程?
如果全被总户大人贪了去,他们到哪儿说理去?
于是这事情就闹了起来,连带着,总户大人曾经贪墨小将军功劳的事情也被摆在了明面上。
可是那总户大人是世家子弟,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他亲姐还在宫里做娘娘,哪里是百十个普通小兵能撼动的。
天高皇帝远,他们根本无处申冤。
只是这场战役实在是太大了,想要彻底瞒下来,完全贪墨这个功劳,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那将军就利用了人自私的劣根性,他私底下找到那活下来的百十个人,用权力,美色,功劳诱惑。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这几十个人的功劳依旧按照规矩封赏,但小将军的功劳......
有人动心,有人嗤之以鼻,隐隐的,这活下来的几十个人,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小将军本人都不在意是否加官晋爵,但是他们想啊,他们想加官晋爵,想要光宗耀祖。
另一派觉得,他们的命是小将军给的,如果不是小将军,他们早就死了,谈何功劳?这军功又如何来的?
可偏偏这时候,小将军本人又被那上司用秘密任务给支派了出去,让那几十个将士都跟他见不到面。
两方的隔阂也因此越来越大,但这事情不可能拖着不解决。
可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小将军被秘密支派出去,也原本就是个阴谋。
但是没过多久,小将军被人五花大绑带回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小将军密会敌军,与敌军将领还有书信来往,直接被扣上了通敌卖国的罪名。
一时之间,整个军营都震惊了。
不少士兵都和胡人有血海深仇,可偏偏小将军又有一半的胡人血统,之前就有不少摩擦,这下就直接爆发了。
原本受人称赞的小将军,如同过街老鼠,就连他救回来的那些将士,也有不少的开始松动了。
开始觉得,那场战役胜得诡异,他们只有三百个人呢,对方几千人呢。
他们只是全程听候小将军的指挥,就这么赢了,难道不可能是胡人那边是要刻意给小将军送功劳吗?
忠诚者死于背叛。
秋辞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唏嘘不已,“我那时候怎么就这么傻呢。”
如果是他,他从最开始就不会妥协,就不会让那个什么狗屁总户大人抢了他的军功。
就是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才让那总户大人得寸进尺。
九卿宽慰他,“那时候情况不一样。”
小将军只是个边境农村长大的男孩子,还是个汉人和胡人的混血儿,母亲和照顾他的邻居都是死在了胡人的刀下。
他入伍,是为了给大家报仇,当然,他心底也是痛恨自己的,他也厌恶自己身上留着胡人的血液,所以他才不想要这功劳。
他只想杀了那些胡人,功名利禄对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很多行为,很多选择,都是无法理解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成长环境,都会造就出一个不一样的人,面对人生的岔路,选择也会不同。
就像之前的小神医,小和尚,小画师,小县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