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嫔妃们只是听客,就只能听着。
万蓁蓁略扫一眼,也大概瞧过众人的神情。万蓁蓁瞧得出来,有些人是羡慕,有些人是麻木。真是一番话,落众人耳里后,便是引起不一样的情绪。
众生相,众生皆不一样。人嘛,悲欢亦不相同。
万蓁蓁很坦然,既不羡慕,亦不麻木。或者说她寻着人生的方向,她如今坦坦荡荡。
在昭阳宫里,贾皇后关心过皇子公主。尔后,就是发话,领了诸嫔妃往寿康宫去给太后娘娘问安。
从昭阳宫至寿康宫。
万蓁蓁坐着辇轿,她是沉默不多言,一直当着一名合格的观众。
不是什么卓尔不群,纯粹就是她不想结交旁人的因果。
少沾困果,少染事非。万蓁蓁觉得丹若宫若是闭门谢客,混成小楼一团春,自是赏花客。
等到寿康宫。
众人在贾皇后的带领下又向太后娘娘见礼问安。
高太后慈祥的唤起,给众人赐坐。
这会儿的高太后跟往常一样,还是关心一番皇子公主。如何关心?
当然是跟皇子公主的生母、养母问一问情况。
问皇子生母,就是问了贾皇后、杨惠妃。
问皇子公主养母,便是问了崔淑妃。
等着问过皇子公主的近况。高太后的目光又落在贾皇后身上。
贾皇后瞧着高太后端详的目光,她问道:“母后瞧着儿媳仔细打量,可是儿媳哪一处跟往昔不同?”
贾皇后问话,高太后笑回道:“哀家就瞧着皇后气色好。”
“借母后吉言,儿媳就盼着气色好。气色好,才是长寿之相。”贾皇后笑道。
“要论起来,儿媳这是随母后。我们婆媳指定都是长寿之相,福禄延绵。”贾皇后夸自个,也把高太后捧一捧。
“哈哈哈……”听罢贾皇后的话,高太后笑一回。
请安之时,贾皇后最喜捧一捧太后。不止贾皇后这般,在场之人,只要能插上话,谁都一样。
没谁会蠢得跟太后做对,说了让太后不喜的话语。
待请安结束后,当然是皇后嫔妃,各回各宫。
寿康宫,慈仁斋。
高太后回了寝殿内,她跟身边的高嬷嬷说道:“今个瞧着皇后气色好,真好啊。”
“……”高嬷嬷沉默不语。
高嬷嬷太清楚,太后娘娘说的反话。真不是夸皇后的。
“哀家今个一瞧着皇后荣光万丈,立于众人之上。哀家心里难受,哀家想到可怜的亲侄女。”高太后说起旧人来。
“锦秀当年,也是多讨哀家的喜欢。”高太后说起亲侄女,她的目光柔和三分。
“还有济安,若是济安活着……”话至此,高太后也沉默下来。
对于侄女高锦秀,高太后是惋惜的。对于亲孙李济安,高太后更是想一想就难受。
流着高氏一族血脉的皇子,一旦活着,于高氏一族而言,那就是荣耀的保证。
可惜,五皇子李济安殁了。不止五皇子殁了,高太后的亲侄女高锦秀也殁了。
“哀家老了。”高太后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又感慨着说了这一句话。
“太后娘娘,您能长命百岁。您的福寿还长着。”高嬷嬷赶紧回话道。
“人老了,要服老。这是哀家一直的态度。”高太后摆摆手。这等骗人的鬼话,她听听,哄一哄自己就当一个乐子。
可当真吗?
高太后知道的,她这破身子老了。人老了,一些老毛病就总爱犯了。
高太后时不时的小病一场。小病嘛,也不明显。就是太医开的太平方子吃一吃。
真不是大问题,就是人老了的后遗症。反正养一养,大毛病也没有。
可这些说明什么?
落高太后眼中,就说明了她的寿数也七七八八,那就长久不了。
熬一天,也不过是凭着太医们的调养功夫一直熬着。
能熬到哪一天?高太后不知道。
可一想到,她这一位寿康宫的女主人不在了。到时候泰和宫里的天子跟高氏一族又会多亲近?
高太后不敢奢望 。
这些年里,高太后也算看明白亲儿子宏治帝。
要说天子对于舅舅家没感情,那真不至于。对于舅舅家,天子是有感情。
可这一份感情,那重量嘛,就有得商量。一旦对上朝堂社稷,高氏一族就是全没了,天子肯定会心疼。
但是,如果能给李氏皇朝的社稷江山添砖加瓦,宏治帝李子彻一定不会手软。
人老了,更念旧。
对于李氏皇朝,怎么都轮不到高太后操心。那是宏治帝要操心的。
这高太后颐养天年,慢慢的就是把感情挪移到三皇子四皇子身上,尔后,也是挪移到娘家人身上。
三皇子四皇子将来求前程,有嫡亲舅祖家的势力支持,那前程总归好些。
或者说,这在高太后眼中是相辅相成。
高太后盼着三皇子四皇子好,也同样盼着娘家高氏一族更好。
“皇后呐……”高太后念叨一声。
“嬷嬷,可查清楚了,昭阳宫不无辜吧。”高太后的慈祥神色收敛起来。她的眼神一下子冷了下来。
高嬷嬷躬身低头,小心回道:“是的,皇后娘娘不无辜。无辜的是皇贵妃娘娘和五皇子殿下。”
“哀家的侄女可惜了,哀家的孙儿可惜了。天子啊,天子啊,他还替皇后瞒了哀家。”高太后的声音里带着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