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贵妃升职记(26)+番外

祸端由头,主因在东宫举荐官员。大江中游溃堤的三郡郡府,起于四品官员府尹令君,至令君下属佐僚等,共计百余名官员皆在弹劾的名单之上。

此弹劾一出,一时之间惊起千层浪。

朝堂纠葛为哪般?或许为拔乱反正,更可能党同伐异。

燕京城,宋王府。

宋王对于朝堂上的好戏,他看着就舒坦。对于东宫太子陷进弹劾的包围圈里,宋王真是在暗中尽足了一份力。

那些御史们的人证物证哪来的?宋王不介意当一回出力人,还是不讨债的无名好人。

“殿下,南边消息。”在宋王最开心时,王府侍卫递上秘报。宋王瞧过印章,确定没被启封,尔

后,方才打开秘报。

粗略一看,宋王愣在当场。

“太子……”宋王咬牙切齿,他的神色显现出来一份狰狞。

一直以来,东宫太子爱给宋王挖坑。宋王亦然。这般做法,免不了就让东宫的队伍里混进了宋王的暗子。

隆景十七年,孟冬来临,应钟之月。

月半,齐王府向宫中禀明喜讯,齐王妃诞下一位小皇孙。

丹若宫,西配殿。

万蓁蓁来跟孙御女叙旧时,她就从孙御女的口中听到这一个消息。

“二位娘娘的感情真好。”万蓁蓁听过兰草的话后,感慨一回,算是附合兰草的讲话。

至于高淑妃跟长孙贵妃的感情是真好?假好?对于万蓁蓁而言一点不重要。

“是啊,二位娘娘的感情真好。”孙御女赞同一回。

万蓁蓁在心头掐指一算,隆景十八年快到了。

前世今生,前世的隆景帝没有迈过隆景十八年的年关。今生,又当如何。

又过半旬,天气转凉。

皇子所,兴泰殿。这一夜,万蓁蓁值寝,她守在主殿的外间。

微弱烛光,一点光明。万蓁蓁的心里数着时辰。今个值班轮到万蓁蓁,按说她是一等宫女,她不想,李嬷嬷也不会指明她来值夜。

不过嘛,万蓁蓁同意了,或许她想见证一点什么。

明明夜幕,西边的宫门方向一片大亮。火红映天,就像是一把大火在那一个方向燃了起来一样。

喊杀声响起。本来睡着的十皇子晋王被惊醒了。

兴泰殿内,只要没睡成死猪一般的人,这会儿一定被惊醒。

“殿下。”万蓁蓁听到寝殿内的喊声,她捧着灯盏往内殿行去。

万蓁蓁一进寝殿,晋王瞧着一盏灯,再望着万蓁蓁镇静的神色。

“万姐姐,外面怎么了?”晋王问道。

“许是走水了,有人在大喊。”万蓁蓁寻着一个借口回道。

这借口很烂,奈何十皇子晋王信了。

燕京城,齐王府。

齐王李子彻不在府中,齐王妃贾苑音知道。贾苑音还知道齐王身边跟着她的兄弟贾仁章。

贾苑音不知道的,齐王李子彻身边还跟着杨侧妃的从兄弟杨子善。

杨子善是杨氏一族的旁系子弟。打小从军,喜武乐施。杨子善结交甚广,他与玄武门的守门小将孙承德有过命交情。

前世今生,再度站在玄武门的宫门前。李子彻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重生两年,李子彻想拿回自己的命运,他想证明一件事情。逆子李济世能干成的事情,他上,他也行。

为了未来不被世族裹挟,李子彻总要掌握一些东西在手里。

甭管大义,甭管兵权,齐王李子彻不想假他之手。他要做一言而决天下的帝王,而不是被施舍的要饭天子。

此时此刻,李子彻的目光落在宫墙之上。他望着缓缓打开的宫门。

齐王李子彻心中浮现一些杂念。他想,青州的春汛与夏汛,那些贪污官吏全是狗屎。太子不干净,宋王不干净,世族不干净。

落今天的收场,这一切早注定。或者说他的父皇老了,压不住太子跟宋王之间的矛盾。更压不住世族想投子成功,想当从龙功臣。

这一夜,宫城之内,注定了不得安生。

这一晚,燕京城内,许多人彻夜不眠。

天光大亮时分。

丹若宫,主殿内。一夜无眠的长孙贵妃在等着消息。

“娘娘。”她的心腹嬷嬷进屋时,脸上的神情是惶惶不可终日。

“娘娘,出大事了。”嬷嬷在长孙贵妃的耳边小声禀话,就像是怕惊着什么一样。

“太子殁了,宋王殁了,陛下降旨,要晋封淑妃娘娘为中宫,还要册封齐王殿下做储君。”嬷嬷说着最新的消息。这真可谓是平地现惊雷。

“嬷嬷,糊涂,这是喜事。”长孙贵妃收拢一下被震住的心神。她开口安抚着,不止安抚嬷嬷,更是安抚自个,说道:“本宫应该向淑妃……”

“不,本宫应该向皇后娘娘贺喜。”

至于册立储君的大事,还是新储君上位,这事情不是长孙贵妃能插手的。她只能干瞪眼的瞧着,尔后,顺应一番时势的发展。

“对,对,娘娘说的对,奴婢糊涂了。”嬷嬷赶紧回道。

皇宫,宫廷内苑,瑶仙宫,主殿内。

高淑妃太欣喜,一朝飞上九重天有什么感觉?她如今就是了。

隆景帝的圣旨下达,高淑妃被晋封皇后。淑妃的亲儿子李子彻被册封为储君。

宫廷政变,那是昨个晚的事情,高淑妃也被吓唬住。可今个的喜讯一出,高淑妃被喜从天降,她一时间欢喜过甚,就差着喜极而泣了。

“皇儿出息了。”接下了圣旨,赏遍诸宫人,高淑妃又跟身边的高嬷嬷感慨一回话道。

“娘娘,您和殿下是母子同德,殿下做了储君,您当然要做了母仪天下的中宫娘娘。”高嬷嬷心头一样的欢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