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孝比划一番。
李济昰看懂了,他轻轻摆手,摇了摇头。
“如今母后和太子二哥,可谓是两边在朝堂上各有优劣势。母后有父皇支持,万事皆有皇权专断的牌子。至于太子二哥,二哥乃国本。国本重,重如山。”
李济昰感慨一番。
“往昔,东宫那一边客气过甚。如今瞧着,二嫂是乐意亲近母后的。有些事情,我不说,弟弟你也懂。”李济昰笑着讲道。
李济孝听懂亲哥的意思。太懂了。
皇后膝下有嫡子,这两嫡子都不会阻了东宫大道。这等情况下,东宫当然乐意与昭阳宫交好。
谁让蜀王、赵王还留燕京城里蹦跶。这二位哥哥,落李济孝的眼中,这怕是成了东宫的心病。
这心病不利害,就是时不时蹦跶,让人心里堵啊。
第114章
宏治二十九年, 秋。
远在南边的李济昰给燕京城寄了家书。在家书里,李济昰描绘的一切都不错。
至少万蓁蓁从家书里瞧出来这一切。虽然舍不得儿子,可孩子一心想就藩。能怎么办?
瞧着济昰这一个亲儿子过得不错, 当然便是成全他。
秋日,最是好时节。
万蓁蓁瞧着是收获的时节。今年跟东宫太子的干系变好。
在朝堂上,万蓁蓁提拔了不少的腹心登台。甭管是不是要紧处, 可人数多了,人才多了,总会各有各的用处。
越王府。
李济孝在着急, 他这一位亲王会躲懒。如今既然不学了哥哥去观政。
反正朝堂内外,人人皆知越王是一个哑巴。哑巴嘛,还是亲王皇子,那当然是当一只愉快的皇家蛀米虫。
对此, 东宫满意。便是万蓁蓁也很满意。对于小儿子的前程,落万蓁蓁心头的念想, 那就盼着儿子一辈子顺心随意, 过一个开心欢喜。
于是很有闲暇功夫的李济孝就喜欢蹲王府里,他天天跟王妃是一起画画做诗, 再是一起关心一下吃食方子。
这一对夫妻可谓是一对璧人。那是相得宜章, 相互欢喜。
毕竟富贵闲人,做到这份上。谁能不羡慕?要知道哪怕是东宫太子知道后,也是赞一回八弟这日子潇洒。
当然, 对于其它的弟弟,太子李济泰可能很关注,可能会忌惮。
可对于八弟李济孝, 太子李济泰很放心。
越王府里。
李济孝跟王妃郭氏一起画一卷画。你描绘,我提诗。
二人有默契, 那是玩儿的开心。这等时候,李济孝做好画。
越王妃郭氏提笔写下小诗。郭氏笑道:“夫君,你瞧,我俩双剑合壁,多是相衬。”
李济孝在旁边仔细瞧过小诗,心中默读一回。他轻轻颔首,表示赞同。
就这会儿夫妻二人似乎皆开心时。越王妃郭氏伸手摸了肚子。
“夫君,我好像要生了。”郭氏很淡然。
可郭氏一说话后,越王李济孝不淡然了。要知道,这可是他和王妃的头一个孩子。
对于头一回当爹,这体验肯定不同的。至少对于李济孝而言,他是非常重视了孩子。
“……”李济孝忙招手。
李济孝对着心腹太监比划了手势。这会儿贴身太监忙躬,应了话。
李济孝又想搀扶了王妃。倒是郭氏很淡定,在夫君搀扶后。她笑道:“我要生孩子,早早有准备。夫君不必担忧。夫君在外面坐镇即可。我们的孩子一定平平安安。”
郭氏握一握夫君的手,她真的宽慰一番枕边人。
李济孝再度颔首。虽然他想陪伴在妻子身边。
可产房嘛,李济孝是亲王,他不可能进去的。
此时,李济孝的目光落在郭氏的陪嫁嬷嬷身上。
郭嬷嬷忙讲道:“王爷请放心,产婆与府医已经差人去请。王妃一定会平安无恙。王妃腹中的小主子也会平安无恙。”
对于陪嫁的郭嬷嬷而言,她当然盼着自己家的主子和小主子皆平安。
要知道郭嬷嬷不止陪嫁,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那也是王妃郭氏的陪嫁。
可以说郭嬷嬷一家人的前程全搁越王妃郭氏的身上。对于郭嬷嬷而言,王妃就是主心骨。
燕京城,内城。越王府因着王妃要生产一事,那是气氛紧张起来。
德阳公主府,德阳公主李静淑在这一日也是遇上了跟八弟妹郭氏一样的事儿。
于驸马很紧张,他守在产房外,他在等待了公主生孩子。
于驸马跟公主的感情很好。或者说德阳公主是会做人的。
德阳公主心头有骄傲,可对于驸马的家人,她却是从不摆公主架子。或者说为着驸马的体面,德阳公主从来很给婆母和嫂嫂体面。
一些小事儿,至少落于德阳公主眼中如此。国礼,德阳公主看重。
可国礼之外,人情嘛,德阳公主不介意做的体贴一些。如此,于驸马挣得了体面。这跟公主的感情自然越来越好。
如今德阳公主生孩子,还是于驸马的头一个孩子。于驸马头一回当爹,他当然很在意。
或者说这一个孩子一旦降生,那可是流了于家和皇家的血脉。未来前程可期待。
便是孩子平庸一些,于驸马知
道的,他家的孩子前程也不会差哪去。总归,这富贵是天注定。生来就会有。
燕京城,皇宫。
养心斋里,万蓁蓁跟天子李子彻在下棋。二人不止下棋,还是闲聊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