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寿康宫归来,回到泰和宫。李子彻听着贴身太监马宝禀明新消息。
“启禀陛下,高二公子恢复记忆了。”马宝躬身,禀了话道。
“表弟恢复记忆了,此乃大喜。”李子彻挺高兴。
喜罢,李子彻瞧一眼马宝,说道:“安排一下,朕明日出宫去探望表弟。”
“诺。”马宝恭敬应话。
这会儿的天子没在崇政殿,他回了寝殿养心斋。
李子彻对于大选一事真不太上心。反正选来选去多半还是前世的那些熟悉面孔,没甚新意。
甭管是世家秀女,还是寒门秀女,这些人都有背景。她们的根脚不需要天子揣摩,大概是落在其家族上。
李子彻太清楚,在世族的心里可藏着一个让天家不爽的观念。那是一句名言:百年皇朝,流水皇家;千年世家,亘古不变。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家。在这一片大地上已经重复过千年。
皇家会随着皇朝覆灭。世家呢,在新的皇朝一样安享富贵。
奈何迫于大势之下,皇家兵强马壮之时,世家被逼,矮了身段,却又暗戳戳的做些小动作,最恶心皇族的天子。
像是李子彻知道的,世族内部通婚严重。他们串连一起,兴风做浪。偏生治理天下,又离不得有学问的世族。
或者说民心民意,顺之,天下安泰。逆之,沸反盈天。
这里的民不是指了黎庶百姓,从古至今,有话语权,能开口讲大道理的不是黎庶百姓,而是世族。
民,即指世族,这些世族认为他们代表了民心民意。
他们有庄园,他们有部曲,他们与皇族共治天下。
前世,李子彻做过一些清洗。万氏,可谓是帝王的掌中刀。
今生,万氏跳出大局,李子彻的心头很不开心。用民间的粗俗之语来讲,没了张屠夫,朕还吃了带毛猪不成?
当然,李子彻觉得自己很大度。他决定探望表弟后,顺道去瞧一回万氏。
如果万氏知错能改,勉强可以挽救一下。李子彻是乐意给万氏一个改正的机会。
想一想如今的宫廷,宏治帝李子彻觉得尚缺一个前世那般可人可心的万氏。
至于其它的嫔妃,出身世族,出身寒门,在帝王心头全都一样。
寒门,落魄世族。
只要不乐意做天子忠臣的,没忠君之心的,在帝王眼中跟世族是一丘之貉。毕竟寒门能攀附进官场的,还不是一样有家名有田地有部曲。
第29章
顺天府下辖的随县郊。
万蓁蓁跟高暻一道送走一位位的友人。或者说这是高暻的友人, 万蓁蓁只是被动添加一位位的好友。
“浮云子道友,交友甚广啊。”万蓁蓁笑道。
“心灯道友,谬赞了。”高暻的心情不错, 他回一个道礼。二人相互打趣一回。
此时的高暻仔细说一说,关于这几日他领万蓁蓁送别几位好友一事。
“子诚、羽先、文贞,他们三人全是至诚君子。万姐姐, 我只想,把我结交的好友一一告知与你。同时也盼着将来若有一日我不在了,亦可有旧友帮衬到万姐姐。哪怕帮衬不周, 亦是添一些好人缘。”高暻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于自己短寿一事,高暻不避讳。他面对现实,认清现实。越是如此,高暻越想给心上人留一些底牌。
不给高氏一族的助力?高暻也怕, 人走茶凉。他不在了,心上人怎么办?
至交好友, 结于微末。或者说这些人是高暻多方识别, 千挑万选,方才选出来的至诚君子。不为才华, 只为品德。
高暻的良苦用心, 万蓁蓁一听就懂。或者说不听,只瞧着这些日子高暻的忙碌,前前后后搭进去的功夫。
万蓁蓁非是石头人, 便是石头人一颗心也给捂暖了。
“你做的够多了,不必再为我担忧。”万蓁蓁指着自己,她说道:“我似野草, 有了春风春雨,一旦落籽大地, 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我在意,故生忧。万姐姐,你就权且让我操心几回。往后我不在了,我想操心,也没法子。”高暻说道。
瞧着高暻说的可怜巴巴,万蓁蓁能怎么办?
高暻高二郎太好,好的让万蓁蓁觉得这一辈子守着这样一位郎君过日子,真的值了。
对于高暻高二郎口中的三位好友,万蓁蓁有印象。
或者说在前世,这三人都是在官场上混出头。至于是不是高暻高二郎口中的至诚君子嘛,仁者
见仕,智者见智。
只能说高暻高二郎看人,有准,亦有不准。三人里有一位是真的至诚君子。至于另外二人,只能说伪装的太好。一直到多年以后,在大事大非面前,还是给破功了。
不过嘛,如今三人都是初入仕途,还是被高暻高二郎寻着机会给举荐到自己兄长跟前。
可谓是三人走仕途,全靠着高氏一族起家。三人待高暻高二郎客客气气,往来交际,真诚有嘉,也就人之常情。
来一趟随县,高暻不止为着送别好友,还是为着领万蓁蓁来尝了随县的美食。
对于游玩一番,万蓁蓁挺欢喜。特别是身边有欢喜之人时,游玩也别有一番趣味。
等着回了长青山的道观。万蓁蓁才慢慢的收心。她的一颗心也不在游玩一事上,万蓁蓁的心事落在晦明观道的春斋法会上。
长青山,长青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