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从记忆之书中得知,在另外两个世界,“番柿”叫做“西红柿”,是很常见的一种食材,有很多种吃法。在古代一直被当做盆栽,很久之后才有人发现可以吃。
此时见太后高兴,沈云萱便惊讶道:“番柿?可是茎若蒿、花似榴的那个番柿?”
太后也很惊讶,“正是,沈妃知道番柿?”
沈云萱忙道:“臣妾在一本游记上看过,似乎是从番邦传过来的吃食。臣妾从未听说过,还以为是有人瞎编的,没想到竟真有此物!”
“吃食?”太后非常意外,立刻叫人把几盆番柿捧过来,指着番柿问道,“确实是这种番柿吗?呈上来的人说是可作架观赏,看着喜庆,此物当真可以吃?如何吃?”
“那本书不慎泡了水,已经扔掉了,臣妾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沈云萱仔细思考了片刻,说道,“臣妾隐约记得,书上说此物无毒,但不宜空腹多食,也不宜大量与海物同食。可凉拌,用糖便很好吃,也可用它炒鸡蛋,炖牛腩。有种得好的,直接洗干净就可以吃,对了,还可以做番柿蛋花汤。
不过具体的食谱如何,臣妾就不清楚了,书里只是略提了提,感慨了一番没见过的食物罢了,并不详细。”
太后惊叹道:“果然民间才是最有趣的,早已有人见过此物,还品尝过了。”
太后身边的平嬷嬷忙出声提醒,“娘娘,若要食用,还是请太医先行看过才稳妥。”
沈云萱也道:“是啊,若太后娘娘舍得这番柿,不如请太医验看是否可食用,再让御膳房试着做做看,臣妾也想知道那本书里说的是真是假呢!”
太后看她满眼期盼的样子,笑起来,拿食指点了点她,“你们瞧沈妃这个贪吃样,也就她敢惦记吃哀家的盆栽了。好,就依沈妃所言,拿两盆番柿去给太医和御膳房。若是能用,今日沈妃便留下陪哀家一起用膳吧。”
沈云萱惊喜地起身行礼,“谢太后娘娘厚爱!臣妾今日真是来对了,这下能跟着太后娘娘长见识了。”
太后笑道:“叫‘母后’吧,难得你对了哀家的脾气,日后也可常来陪哀家聊天。”
“是,母后到时别嫌臣妾烦就好。”沈云萱入宫第三关又过了,顺利得到婆婆的好感。这一点非常重要,皇上是这皇宫之主,但十分孝敬太后,谁也不敢触太后的霉头。得到太后的好感,至少在将来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上辈子她在谢家能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了谢夫人看重。谢夫人本就对她有些许愧疚,她又在谢夫人病倒后尽心尽力侍疾,这才能在谢琨带着心上人回来后,稳稳压在对方头上,掌管着整个谢家。
甚至后来她提议由她假孕,养谢琨那见不得光的孩子,也是谢夫人力挺才能成功。之后她全力教养孩子,不许孩子的生母插手,都是谢夫人压着谢琨,帮了她好大的忙。
古代男子无论再混蛋,明面上对母亲还是要孝敬的,一个孝字压着就能做很多事。更何况皇上和太后母子感情极好,是真心孝敬太后的。沈云萱早在决定入宫的时候,就想好了如何同太后相处,如今得太后特许叫声“母后”,也算是没白费她下的苦功。
太后向来深居浅出,难得有兴致做什么,太医和御膳房自然立刻忙碌起来。
大家都没听说过番柿,好在有沈云萱的话做方向,又有丰富的做菜经验,很快就做出沈云萱说的菜色,试验了一番。最终确定此物不但无毒,还很好吃,能做很多佳肴。
御厨们觉得沈妃说的几种都是再寻常不过的菜色,他们已经想到许多种番柿做成的美味佳肴,但太后此时只对沈妃说的感兴趣,所以用膳时摆上来的番柿便只有那“四菜一汤”。
沈云萱看着眼前的切块西红柿、西红柿拌白糖、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炖牛腩、西红柿蛋花汤。感觉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她自己从未见过这些,熟悉是因为这在“记忆之书”里太过常见。这也是她第一次用实物验证记忆之书里的东西。
在太后动筷后,沈云萱心情紧张地尝了一口切块西红柿,口感很好,又尝了其他几道菜,都很好吃,是记忆之书中的味道!
沈云萱高兴极了,这说明记忆之书中的所有东西都能实现,她真的得了这莫大的机缘,不是做梦,也不是假的。这就好像她已经拥有了很多次人生,阅历丰富,真的有种什么都不怕的底气!
太后平日里胃口一般,这番柿难得对了她的胃口,她连吃了好几口,看沈云萱也这么高兴,顿觉两人志同道合,毫不吝啬地赞道:“沈妃为我们大周朝发现了一种吃食,还如此美味可口,重重有赏!”
沈云萱忙道:“太后娘娘,这也是臣妾从书里看来的,不敢居功……”
太后一摆手,“民间有许多事物是我们不知道的,无人报上来、无人宣扬,便无法利国利民。又或者像哀家这般,只是喜爱,却不知其用处,也是暴殄天物。唯有如你这样令其物尽其用,让皇上知晓,可推行至天下,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该赏!哀家还等着你再发现些什么好东西呢。”
沈云萱本来就是要多多发现好东西的,有了这么好的开头是大好事,便不再推脱,起身行礼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