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惊奇之余,莫名地生出些骄傲来,他长这么大,只有沈云萱一个女子将后宫打理得这般好。他特意看了那些新规,想法新奇又实用,真不知道沈云萱是怎么想出来的。
正好得了空闲,皇上就到安和宫看望沈云萱。如今沈云萱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宫人们都非常小心地照顾她,但她真的身体极好,除了肚子大,都看不出和孕前的区别,还能每天处理宫务呢。
皇上没让人通报,走到沈云萱身边就看她在记录什么,册子上是一些奇怪的表格和数字,似乎是在记账。他有些疑惑,“这是什么?”
沈云萱抬头看见他,拉着他坐下,笑道:“是账本啊。原来是账本太复杂了,看着累,我就把账本精简了一下,记账和盘账都快多了。皇上你看。”
本朝是有数字的,只是很少用,沈云萱给皇上讲解了表格的每一行每一列代表什么,收入和支出也很明显,数字记录和物品用处更明显,一目了然,每一页记录的东西还变多了。如此记账省力省事,确实更实用。
皇上立马想到了这表格更广泛的用处,惊奇道:“这都是你自己想的?”
沈云萱忙道:“我哪有这么本事?是以前看书的时候,上头列举一些物品和价格什么的用了表格和数字,我看账看得眼睛疼的时候就想起来了,按照账本的内容重新弄了这个表格。这是别人先想出来的,我只是拿来用罢了。”
皇上没想到这又和她看的那些杂书有关,赞道:“你能将看来的东西学以致用,就是你的本事,爱妃聪敏过人,不必谦虚。”
沈云萱笑道:“依我看,天下百姓才是聪敏过人。杂书中记载的那些人,不是官员、不是豪绅,好些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只是发现了东西、有了想法也无法让大家知道罢了。群众的智慧才是最强大的。”
“群众的智慧?”皇上细品这几个字,颇有几分感悟。
这时他也终于知道他为何如此喜欢沈云萱,因为沈云萱的想法从不默守陈规,好似带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充满了新奇和机遇。这样的沈云萱,谁会不喜欢?
第66章 宠妃VS宠妻23
皇上从沈云萱这仔细学了新记账法,回去琢磨到半夜,第二日便召集几位大臣研究,命各部将账本换成新记账法,并将表格活学活用到更多地方。
梁丞相觉得女儿被禁足许久了,应该给皇上个台阶把女儿放出来了,便难得赞同道:“皇上英明,表格和数字的用处当真广泛,新记账法一出,全天下记账之人都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好啊!”
各部尚书也纷纷跟着夸赞了几句,都以为这是皇上琢磨出来的呢。皇上等他们夸完,嘴角一勾,“能得几位爱卿夸赞,贤妃必定十分欢喜。”
梁丞相面色一僵,“贤妃?”
皇上笑道:“是啊,此乃贤妃打理宫务时完善的记账法。贤妃聪慧无双,又做出一大贡献,朕心甚慰。不如,就将此记账法命名为‘贤式记账法’,众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大臣都有很吃惊,在他们眼中,世间女子多是贤良淑德,打理家事,从未有日常用到的东西是女子研究出来的,如今却说这么好的新记账法是贤妃研究的?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是沈修远最快反应过来,惊喜地热泪盈眶,“贤妃娘娘自幼聪慧过人,入宫得皇上看重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臣代娘娘多谢皇上隆恩,这贤式记账法当真是造福天下的好东西啊!”
梁丞相瞥他一眼,这点东西就称得上“造福天下”?真会给贤妃脸上贴金!他立刻开口道:“皇上,自古以来,后宫与前朝都不宜关联。贤妃娘娘的记账法好用,大可以推广出去,但以贤妃的封号命名大大不妥。到时岂不是三教九流都会将娘娘的封号挂在嘴边?
且皇后娘娘称病已久,贤妃娘娘代掌宫权,若是再声名远扬,压过国母,对皇家名声也是大大不利啊,还望皇上三思!”
皇上似笑非笑,“什么时候好名声还能对人不利了?既是好事,就该传扬,让天下人都知道贤妃的功劳。否则众爱卿让谁顶了这功劳?各位饱读诗书,总不好做出抢功之事吧?”
梁丞相忙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皇后身体不适,无法打理宫务,贤妃身怀六甲代掌宫务,不但令宫内上下风气一正,还缩减开支,捉出了贪赃枉法的蛀虫,这正显示出了她的贤德。
众爱卿读书为官,做了好事就是政绩,就能升官,怎么到了贤妃
这,就让她隐姓埋名,这是什么道理?”
皇上摆摆手,“贤式记账法就这么定了,还有,贤妃制定的新规也颇为实用,各部尚书都拿回去仔细阅览学习,为各部调整更合适的新规,少些繁琐无用的东西,提高办事效率。”
沈修远大声应是,其他大臣见皇上心意已定,自然也跟着应了。在他们看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没必要跟皇上对着来。只有梁丞相面无表情,很不痛快。
皇上把贤妃当个宝一样,就越发显得将梁妃当根草。更何况贤妃掌宫权、怀双胎,还有个十分出众的哥哥,若再美名远扬,在后宫的势力就更大了,势必压得梁妃喘不过气,这绝不是梁丞相愿意看到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