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耀靠这个想法维持着自己岌岌可危的神经,一旦相信沈云萱全是靠自己,他怕是要立马崩溃。
就算这样他也后悔了,他怎么这么笨,怎么重生后就没有厚待沈云萱?要是他当初抢了进李家的机会之后,主动给沈云萱补偿,帮着沈云萱说话,沈云萱肯定会念着他的好,今日得了势也会提携他啊。
与人为善才能得到回报,他过去嗤之以鼻,如今却痛恨自己没相信这句话。
沈老头听沈老太念叨这边的事,硬让人用椅子把他抬出来看,激动得口水流满了衣襟,指着祠堂满脸涨红,“我、我、沈、孙女……”
旁边的沈兴听见了哈哈一笑,“我师父是沈家的孙女,不过是我们家的,是我堂爷爷的孙女,你就别惦记了。”
张礼山拉了他一把,“别给师父惹事,跟不相干的人不必废话。走,我们给师父道喜去。”
沈云萱这个师父的地位一下子拔到最高,那些让孩子退学的家长只后悔当初自己见识短浅,看看张礼山他们十个孩子,都已经是县主的学生了!这比去县里最好的学堂还荣耀啊。
沈云萱给张礼山他们十个做了新衣裳,一样的款式,舒适的面料,他们一起站在沈云萱跟前,竟然颇有种人多势众的架势,瞧着就不一般。
另外二十多个退学的孩子看着他们难掩失落,有乡亲踌躇地上前,“沈老板,我、我厚着脸皮问一句,我们孩子还能跟着您读书吗?”
沈云萱笑说:“如今我开铺子太忙,已经没精力教学生太多,连礼山他们,我也是要请老师回来教他们的。”
乡亲们和村里的孩子都很失望,突然听沈云萱说:“不过我打算给咱们村捐一座学堂,请先生来授课。咱们村的孩子免费入学,大家伙若是想听,也可以在窗外旁听,但不能入内打扰学生。”
大家惊喜欢呼,“多谢县主!多谢沈老板!”
“我们青山村要好起来了!”
有多少农货都可以卖给沈云萱,孩子还能免费读书,连大人都能跟着识字算账,那将来就能去县里找好差事啊。而且其他村的孩子来学堂读书要交钱,这笔钱就是村子拿来修路搞建设的,将来村子必然越来越强,成为附近最富裕的村子指日可待。
不但乡亲们兴奋激动,连里正都激动得对沈云萱一揖到底。这些好处纯粹是因为沈云萱念着乡亲们,对大家的照拂啊。
以前最羡慕那个村县出举人,因为那样举人的老家就能有不少益处。如今这益处就落在他们青山村了,从此沈云萱就是他们的活菩萨啊!
这还不止,皇上赏了沈云萱千亩良田,沈云萱自然需要人去种地打理,干脆就从村里先挑,和里正一起商量选出可靠的人家,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去,去可以全家一起,就相当于在那里生活了。
田地的位置离青山村也不远,走路一天就能到,要是乘马车半天就到了,日后他们想走亲戚也方便。在那边算是为沈云萱干活,有固定月银,四季衣裳,干好了还有赏钱,村子里有不少人愿意去。
毕竟青山村从前不富裕,大家伙紧巴巴过日子,孩子们长大成家,资产却没变多,分到每人手里的就越来越少,村里半数人名下都没地呢,相当于无牵无挂,帮沈云萱干活是最好的去处。
沈云萱仔细挑了二十多人,大多都是家里穷还没娶妻的壮年男人自己去,或者人多的人家,想分家分不出来的一房,借此机会过去,就和分家没区别了。
其中有一户特殊的是杨斌,他要带着他爹娘,而他爹娘长年病弱,顶多在家里做做饭,是不能下地干活的。他打算把家里几亩地卖掉,换钱给爹娘买药治病,然后搬到沈云萱那边干活。
杨斌特意来找沈云萱,保证他会起早贪黑地干,一个人顶三个人用,希望沈云萱能收下他。
沈云萱对于这个上辈子的堂姐夫没什么印象,也不了解他上辈子的发展,但从翠儿他们口中听说杨斌是个很能干很勤快也很乐于帮助人的人。性格好,脾气好,讲义气又孝顺,就是
可惜爹娘病弱,拖累了他。
如今沈云萱亲眼看见人,她还是很相信自己的眼光的,此人目光清正,性子沉稳,是个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她便问道:“我的县主府还缺一个可靠的管家,你可愿来?若你愿意,又有信心能做好,就带你爹娘一同住进县主府。”
杨斌一怔,立即跪地谢恩,“我愿意!不懂就学,我一定能做好!多谢县主大恩!”
沈云萱给帮工的待遇都那么高,县主府的管家待遇肯定更高,是他如何干活都赚不到的,他爹娘的病有救了!
沈云萱笑道:“好了,快起来。以后不用跪来跪去,只要尽心办差就好了。我交给你的第一个任务是监督县主府修建。
皇上赏赐的府邸自然是好的,不过各个房间、花园的布置,还有家具、行李需要置办。稍后我给你一张单子,你照着安排,需要的银两去云来食肆我娘那里领就行。
这段日子你家中的事也不用急,慢慢安排,在县主府修建好之后再搬过去即可。”
杨斌认真听沈云萱的吩咐,连忙应声。如此一来,家中的地也不用卖了,可以先租给别人,农户人家手里有地心不慌,这可真是大大的好事。
村里人知道杨斌的事羡慕不已,最羡慕的就属沈家大房,那曾经是他们的女婿啊。他们嫌弃杨斌有病弱的爹娘,就支持沈云莲去李家做了妾。如今见杨斌成为县主府大管家,又觉得当初不该悔婚的,不然沈云莲如今就是管家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