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花魁只想攒钱买地(穿书)(131)
苏云绕暂时也没资格为谁抱屈,只有些纳闷道:“苏氏一族的祖籍既然是在北塞昌平县,那廖管家为什么会去京郊开源县接的苏氏族长和族老们呢?”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过于尖锐,其中又牵扯到帝王之猜忌,换一个人估计都会避之不及。
柴珃却大大咧咧道:“嗨,谁叫昌平苏氏能人辈出呢,一个个都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武将带兵在外,总得要留几个人质在京城,不然皇帝用着也不放心啊。”
“……”
苏云绕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所以族长和族老们就成人质了?还都居住在京郊开源县?
玉九思被自家王爷这话给骇得不轻,赶忙为其找补道:“北塞苦寒,不适合老幼居住,所以才又另选了京郊开源县作为居住之地而已,什么人质不人质的,可别瞎说!”
“……哦”
苏云绕很是不以为意,暗自腹诽道:再是苦寒,人家也一代代地繁衍生存下来了,我信你这鬼话哦!
玉九思见此很是无语,更有些不可思议道:“苏小哥儿,你这抓不住重点的本事,实在是让在下大涨见识!真要说起来,昌平苏氏一族的兴衰过往,跟你又有多大的关系呢,你最应该关心的,不应该是昌平侯府打算如何处置苏蓉玉,又打算以何种态度对待你吗?”
苏云绕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因此很是虚心道:“玉大人,你知道昌平侯打算如何处置苏蓉玉,又打算如何对待我吗?”
玉九思瞬间变得跟个呆瓜一样,实事求是道:“我倒是有几分猜测,但也说不准,所以……,我不知道。”
“……哼,呵呵!”
苏云绕大大地翻了一个白眼,明晃晃地吐槽:你不知道,你说个屁啊!
柴珃也有几分猜测,但也同样不好说,因此只淡淡道:“很快就能知道了,此时又何必多想。”
苏云绕耸了耸肩,无所谓道:“对啊,所以我一直都没多想啊,是他们故意要在我面前绕的。”
第七十六章 苏蓉玉被除族
苏氏族长苏湛川如今已有七十九岁, 再过一个月左右,就满八十岁整寿了。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五十岁的年代,七十岁称古稀, 八十岁以上得称之为人瑞。
历经两朝兴衰, 见惯了世事沧桑,本该沉淀出一副宠辱不惊、戒骄戒躁的脾气, 可苏湛川却偏偏不是。
这半截身子都快埋到了土里的老家伙,年纪越大, 越跟个炮仗一样。
昌平侯府祠堂大堂里,偌大的空间内, 挤满了苏湛川拍桌子骂人的声音,直叫人听得头皮发麻。
跟苏彦启是同一辈分的各房族老,全都以一种难以言说的神情看着魏婉华, 好似在无声控诉:你们这一房又闹什么幺蛾子了?瞧把族长给气的, 连累得大家一起受罪。
苏湛川倒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只是语气不太动听, 道:“十六郎媳妇(苏彦启在族中排行第十六), 你们这一房又闹什么幺蛾子呢?这不是清明, 也还不到年底的, 没事开祠堂做什么, 是嫌老祖宗们在地底下待得太无聊了, 非要请他们上来跟大家伙唠唠家常。”
苏湛川早些年跟昌平侯府这一房人,可以说是势同水火。
最主要的原因是:苏湛山那老鳖孙, 当上侯爷之后人就开始变了, 变得自私又忘本。
想当年苏氏一族只是马匪出身,大当家的位置谁都当得,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 能让各房族人都服气。
苏湛川的亲爹便是第十三任大当家,上位才没多久呢,塞外戎人就打到了关内来,前朝官兵都是些酒囊饭袋,丢下百姓跑得比兔子都快。
苏湛川他爹亲手组建了北塞骑兵,与戎人大军艰苦周旋,后来又干脆果断地投靠了高祖皇帝,得了高祖皇帝的增援之后,才有了与外族贼寇相抗衡之能力。
可惜他亲爹注定只是个替他人作嫁衣的倒霉蛋,眼看着就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却不幸中箭负伤。
临到了断气之前,也没瞧出族里年长的二十几个小辈之中,谁比谁更优秀。
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矮子里面挑高个,选了性格最是稳重的三堂侄苏湛山,作为新一任苏氏领头人,也就是第十四任大当家。
苏湛川其实是不服气的,他自己的两个亲哥虽然没本事,可但凡他爹死的时候,他不是只有十二岁,而是有二十一岁,这大当家的名头,估计也落不到苏湛山那个伪君子身上。
这话还真不是苏湛川自夸。
毕竟若真论起行军打仗的本事和天赋来,苏湛川比苏湛山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开国三十六员大将里头,年仅十八岁的苏湛川,可是摸到了排名尾巴的,最终只得了一个子爵的虚衔,那也只是因为时运不济罢了。
苏湛川原本也是认命了的。
苏氏一族不可能再折回去当马匪,想要堂堂正正地立于朝堂之上,在京城就必须得有一个强有力的话事人,好为整个家族里的子孙后代,争取更广阔的晋升空间。
可怜苏湛川这么一个臭脾气的人都咬牙低头了,苏湛山这老鳖孙却开始不做人了。
大约是超一品侯爷当久了,他还真以为离了苏氏一族,他自己也是个多了不得的人物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整个苏氏族人都是他昌平侯府的附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