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花魁只想攒钱买地(穿书)(42)
有道是“穷生奸计”,此话虽然不是绝对,但那老者瞧着老实巴交,又摆出一副颤颤巍巍的可怜模样,可话里话外却满是算计。
别的不说,就说那朝廷收取粮税,也才不到一成呢!
胡家再是心善,还能割了自个的血肉,给你们足足减了一成佃租?!
苏云绕可半点儿都没看错,那老者说少了一成佃租的时候,另外有好些个佃农根本就没藏得住脸色,先是震惊,接着又十分心虚,隐隐还流露出几分侥幸,比川剧变脸还要精彩呢!
刘镇海下意识就要开口问“胡家真给你们少了一成佃租?”,却被刘文轩一把拦住了。
刘文轩上前一步,盯着那老者道:“读书人考取功名,只为报效朝廷,赋税乃国之根基,圣上爱惜百姓,只取十五税一,若是未能减免赋税,便不想种地了,那就别种了,靠城靠水的肥沃土地,难道还找不到其他人种了?”
老者听了这话,隐隐有些慌了神。
另外一些真正心思实诚佃农,也被这话给吓住了,慌张惶恐道:“杏花村这一带的佃租都是统一收的四成,赋税也由佃户出,就没有减免这一说,胡家孙少爷有功名,能免赋税,因此收的是四成半佃租,东家有功名,是东家自己的本事,还求东家不要收回田地,我们愿意继续缴四成半佃租。”
好家伙,合着胡家非但没给你们减一成,而是又多增加了半成。
不过站在胡家人的角度想,倒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只收四成,那是因为赋税得佃户出。
自家儿孙辛辛苦苦考取功名,好不容易才得了免赋税的资格,又不是为了给别人谋福利。
总不能辛苦是自家辛苦,好处却被别人得了去,所以被免除的那部分粮税,自然也得加租收回来。
那老者漏了马脚,颇为愤恨地瞪了说话之人一眼,三两步便退回了人群里,只躲在最后头装死,好像之前试图欺瞒新东家的不是他一样。
刘文轩大概早就料到了今日之事,出门时竟随身带着笔墨纸张,当即便请了曹保人作见证,跟八户佃农重新签订了租佃契书。
佃租依旧是四成半,只先签了五年,并没有才来就忙着做好人。
有了之前那么一出,可见这好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稍不注意,别人还当你软弱可欺呢。
佃农们拿着新的契书,全都离开了。
曹保人见刘镇海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笑着宽慰道:“刘大哥何必发愁,田地才是根基,根基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怕那些人翻出天去?”
刘镇海依旧不放心道:“老老小小加起来有近百人呢,咱们家才六口,寡不敌众啊,也不知收租的时候,会不会再起波折。”
刘文轩却不甚在意道:“人心不齐,近百人又如何,一盘散沙而已,父亲不必担忧。”
苏云绕也跟着点头,赞同道:“对,大哥说的对。”
曹保人笑哈哈地揉了苏云绕脑袋一把,揶揄道:“三郎,你可真是你哥的马屁精啊,哈哈哈。”
苏云绕大怒,十分要强道:“我本来也是那般想的,只是话都被大哥抢先说了!”
刘文轩将笔墨纸张收好,淡淡道:“那下回你可要嘴快一些,莫要又被我抢先了。”
第二十四章 百花楼正式关门
百花楼正式关门, 昨夜秦淮河两岸依旧灯火如星,只有百花楼这里是一片黯淡。
不用熬夜应酬客人,本以为能睡个好觉, 可楼里的姑娘们竟全都辗转难眠。
想到往后不用再担着青楼娼妓的名声, 一个个心里是即忐忑,又期盼, 可仔细算下来,却还是期盼要更多一些, 不……,不是, 应该是要多得多得多!
苏云绕第二日跟瑞王殿下没有约,却依旧是巳时左右就到了百花楼。
从侧门进去,不同于往日之清静, 楼里大大小小的姑娘们竟全都等在了后院里。
“大娘子, 大娘子!凤舞姑娘来了!”
“凤舞姑娘您可来了, 我们天没亮就在这儿盼着你呢!”
“凤舞姑娘, 听大娘子说, 咱们百花楼要改成戏社, 名字你想好了吗?”
“凤舞姑娘, 咱们下一出戏排什么, 小云仙都能跳主角, 我又不比她长得差,你看看我怎么样, 我成不?”
“凭什么就看你啊!论身段、唱腔和舞艺, 你哪一样占优啊,凤舞姑娘要看也是看我!”
“凤舞姑娘,下一出戏里还有书生吗?我也想跳个男角儿。”
“凤舞姑娘。”
“凤舞姑娘!”
“凤舞姑娘……”
“停!”
香粉堆, 芙蓉海,险些将苏云绕淹没。
他大吼一声,趁着众人愣神的那一瞬间,瞅准空隙,跟抢着投胎似的,赶紧窜进了柳大娘子的屋里,反手“嘭”地一声抵住了门。
柳大娘子乐得哈哈大笑,柔媚无骨的身子挨了上来,红酥香手轻轻搭在他肩头,捏着他还带着几分婴儿肥的脸颊,扯来扯去,低声嫌弃道:“没毛的小子,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温香软玉簇拥着,还成了你吃亏不成,老娘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喜欢男人了?”
苏云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挣扎着离远了一些,才跳脚道:“我不喜欢男人!”
柳大娘子不信:“我也没瞧出来你喜欢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