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窃情(247)

作者:木鬼衣 阅读记录

说罢,女人长长呼出一口气,像是将肚子里该说的话都呕了出来,吐了干净。手脚逐渐发软,她不由地弯了腰,接着如一根被风吹动的柳条般,突得转过身,决然地栽进河里。

扑通一声巨响,水花溅湿了于锦铭的面庞,像流了满脸的泪。

于锦铭见状,管不上许多,拔出配枪,砰砰砰,朝天上放光了子弹,然后一把脱了夹克衫,扔掉手电筒,跟着她跳进河里。

河水太浑浊,他潜入水中,什么也看不清,两只手拼命朝下摸索,捞来捞去,摸了一手腐烂的芦苇叶。他浮出水面,换了口气,又猛地扎进去。如此往复了四五回,再度浮上水面,于锦铭大口喘气,身子冷得快没知觉,头也晕了,分不清眼前颤动着的是涟漪还是星辰,只觉得黑色的天与黑色的河连成一片,渺渺茫茫,他身处其中,是极其微小的一个圆点。

恰在此刻,战友们寻着枪声赶来,一个个手电筒照亮了水中的于锦铭。

于锦铭奋力仰着脖子,嘶吼道:“人跳水了!快找船来!”

其中一名不会水性的战友听了,立刻将手电筒塞给身边人,自己撒开腿,跑进汽车,开车回军区找人帮忙。余下的人,该打手电筒的打手电筒,该下水的下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能捞上人的希望愈发渺茫。过不久,救援汽艇赶到,这群飞行员纷纷爬上甲板,换成腰部绑着绳子的水上警察。

于锦铭瘫坐在昏黄的探照灯下,身体不断打着哆嗦,双眸紧盯水面。

不多时,水警捞上来一个面色惨白的女人,摸一摸手腕,似乎还有脉搏。众人齐心将她送上救护车,

于锦铭也跟着上岸。

他刚落地,忽而浑身一软,栽到在路边。下一秒,他的身体剧烈地痉挛起来,湿透的胸膛仿佛被火灼烧,滚热不已,令他不由地想脱掉仅剩的衣物。好在一名战友发现了他的异样,赶忙招呼来两个人,扛起于锦铭,塞进汽车,跟在救护车后头,朝军区医院疾驰而去。

驶到医院,天微明,一行人将魏太太推进急救室抢救。于锦铭则被同行的战友送到一间病房,脱光衣服,往后颈和两个腋窝各自塞一个热水袋,然后盖上被褥。

于锦铭蜷缩在病床,恍惚间,他梦到五年前上海的那场暴风雨,他眼睁睁看着苏青瑶离开,留下一个淡然的、决绝的背影。一晃神,他来到审讯室,兄长拄着手杖,坐到跟前,冷淡地告诉他贺常君将要被枪决。紧跟着是他第一次开飞机上战场,执行轰炸任务,炸弹落下去,毁灭的却是同胞。还有松江的士兵,苏州的百姓,南京的市民,尖叫、鲜血、断臂,头颅……过多的往事化作乱梦,一股脑涌上心头,所有的画面拼接在一处,河水般溺毙了他的神思。

于锦铭在梦中,为此痛不欲生。

醒来,天光大亮。

于锦铭坐起,看到床边的板凳上,放着一套干爽的制服,转头看向床头柜,瞧见了贺常君留给他的旧怀表。

他穿戴齐整后下床,爱惜地将怀表挂回到脖子,塞进衣领,紧贴着心脏。

走出病房,于锦铭恰好撞见一名查房的护士。他走上前,问道:“魏太太怎么样了?就是早上送来急救的那个。”

“溺水的?”护士反问。

“对。”

护士垂眸,微微摇头:“没救回来。”

于锦铭唏嘘不已。

他有预料到这个结果,可真的发生了,又不免萌生人生翕歘云亡的感慨。

“她什么时候走的?”于锦铭叹了口气,说。

“凌晨三点多。”

“那现在几点了?”

护士看一眼手表,答:“九点。”

民国二十六年,公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早九点,从长沙出发,前往武汉的最早一班火车抵达站台。

苏青瑶下车,在站台买了一份报纸,翻开第一页,便看到圣诞节大促销的广告。魏宁好奇地看了一眼,说,圣诞节的广告怎么现在就登。苏青瑶指着日期,同魏宁说,是我们逃命,把日子逃糊涂了,其实明天就是平安夜。

魏宁愣了一愣,而后说,他大难不死,想顺路买束花送给他老婆,庆祝一下。

苏青瑶打趣,说他都到了汉口,却不立马飞奔到军区,看来是近乡情怯。

魏宁垂下头,摸摸鼻子,笑而不语。

苏青瑶见他这幅神情,也不由地笑了,点头说好。

第一百四十九章 痴虫 (三)

两人说说笑笑,结伴去到市场。

十二月末,花木凋零,唯一盛开的是鹅黄色的腊梅。但腊梅适合清供,不适宜捆成花束送人。魏宁兜兜转转几圈,瞧见不少用塑料做的假花,便想买它替代。苏青瑶却说假花大多用来祭奠亡者,太不吉利,提议他去买女儿家常戴在鬓边的绢花,作为礼物送给妻子。

魏宁觉得苏青瑶说的在理,就改道去首饰铺,买下一朵粉菊花。苏青瑶则挑中一条湖绿的围巾。她用围巾包住狗啃似的短发,往头上一扎,再绕到脖子,这样一来,旁人就看不见她糟糕的发型,只会将注意力放在那张秀丽的面庞。

离开首饰铺,魏宁雇来一辆马车,往军区去。很快,车开到铁门前,一个配枪的门卫将他们截停。能证明魏宁身份的军官证一直在苏青瑶手上,若非如此,她绝不敢与他同行。苏青瑶拨开车帘,将军官证递给门卫,对方看过,急匆匆进到门房,打电话向上级核实情况。

魏宁在车内坐立难安,时不时掀开车帘,看门卫出来没。约莫半刻钟过去,门卫折回来,放他们进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