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102)
阿政闻言,慢住了脚步,结实的挨了一抽,先生年纪大了没力气了,抽的也不疼。
至少阿政没感觉到一点疼,倒是荀子的怒火瞬间止住了,皱眉问他,“怎么不躲了?”
有没有伤到?
阿政笑起来,直接干脆承认了错误,俯身长作辑,“绑先生来此,实属我应做之事,我与琇莹蒙先生照料,今政也望能照料先生一二。”
他说的诚恳真挚,让荀子不由放松了木条,后面的话却让荀子冷笑出声,拳头又握紧了。
他道,“况且先生想遇明主已久,我自认普天之下没有哪个王比我更适合做先生的明公!”
很好,这很阿政。
“好好好,我的明公!混小子,还敢替我做决定!”荀子越想越气,气得用巴掌扇他背。
但那点力道对于现在这日天日地的一米九七的大巨龙,秦国真贵公子阿政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阿政摊开手,笑得明艳璨丽,尽显王者风范。“先生,与政一同去结束这个乱世吧,我们去建一个真正的国与家吧!”
他站在那里,便犹如那广阔的天空,深沉着,高高在上着,可又极尽宽和,心胸大得可以装下人间!
他与幼时没什么区别,大抵更大些,更成熟些,更宽广一些。
他已经没有了幼时对权力的渴望,他现在便是权力本身。
不愧是六国王室虽恨之入骨但是仍望家中子皆类他,年少挑起秦国的秦王政啊。大道三千,偏行王道,不,现在是偏行帝道了。
若是还年轻,他必定是要被折服了。可他老了,活不了太久了,他跟不上这个要斩破天地的王了,真可惜啊!
他将手中的木条交给了阿政,然后扭头离开了。
小/秦/王啊,何必管我这濒死之人,你的木条应该伸向更年轻的人,更有才华的人啊!
阿政追了上去,主动上前挤掉了张苍,搀着他的手,轻声道了句,“先生,留下来吧!”
咸阳很好,最后的时间留给我和琇莹,好吗?
他是秦王政,亦是待你若亲大父的阿政,所以先生留下来吧,政与琇莹很想陪你一段时间。
第59章 无耻
阿政现在面对这个执意要回去, 倔得跟个驴子的荀先生一点办法都没有。既然没有办法,他就秉着冷处理的原则,简称为两式, 平日嘘寒问暖,只要一提回楚就再议。
笑话,就没有他看中的, 想要的又留不住的东西, 只要先生在秦国中, 那就跑不了。
他就慢慢磨呗, 他这边有的是耐心,荀先生心志坚定,不为阿政的言语感染, 可旁人不是, 比如说琇莹想要的张苍。
这小子年轻的紧,自然青涩, 一腔热血。哪里扺的住阿政所说的“天下一国”的魅力,又加上驰名大秦的好辅助李斯的蛊惑,成功地动摇了。
因他的才能得要他的直线上司琇莹回来再定夺,所以阿政现在没给他安排官职,只让他去学宫那边整理图书, 顺带着去教一下数算。
谁料那张苍在看了琇莹结合初高中数学书自主编写成的更适合战国宝宝们使用的数算书顿时着了迷, 他现在整日徜徉在那几个奇怪符号引出的比原本的筹算更简单,更快的竖式运算和方程中, 还有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中。
他如获至宝, 但是这些对学子来说很难, 但对他来说,到底是太简单了。他现在熟悉了这种方法后, 已经开始寻求用这种方法去解释问题,他自己还去割圆以证明圆的公式,真的是十分聪明的人形计算机。
再说他自从几天学完了那整一本书,便对后录中琇莹说的函数,微分,积分,太感兴趣了。他最近整日都在琢磨着琇莹在学宫写的下一年学宫要学的书底稿,由于琇莹事太多了,所以这底稿也就写了前几章,列了几个公式,据说是公子若不写不完的话,就要缩写一部分数算内容,只能多加一点墨农和医的知识。
张苍自从带了学宫的数算课之后,简直为咸阳学宫孩子的努力程度流泪。
他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被万人同时抬起头给吓了一跳,可后来他上台上课,在琇莹公子抹着石灰的土墙上,用黑木炭写下自已的名字,自己要讲的内容时,这些孩子安静极了,只是每个人看着他的眼睛里都带着光。
他每天虽然要在最大的教室给一万口学生上课,但是课上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只有回答问题的声音,唯一的大声音,是每次他点人回答完问题准备坐下时,所有人的鼓掌声。
据说是公子说每个开口说出想法的人都是应该鼓励的,这是鼓励的方式,这个学宫的环境真的是十分纯净温柔。
等他上完课后,他就得一直不停地答疑。这些孩子会将问题记下来,细细的询问他。比起稷下学宫的只顾清淡辩论,只为扬名。这些孩子真的都是一心向学,纯洁无瑕。
他原本以为这里只有秦人,可后来才知道还有一些赵人的孩子。
那些孩子跟他说,这里的所有花费都是王上和公子出的,他们希望咸阳学宫可以养出知礼,爱国,有为的秦人,现在赵国也是秦的一部分,土地连在一起,所以他们都是兄弟,是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