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137)
“我犯下大错,苟全性命,已是阿兄偏爱了。”
阿政看着琇莹,看着看着,便笑了,“琇莹,你长大了。”
琇莹仰起脸,腮边含泪,“我不是小孩子了,我所做之事,阿兄,我要一力承担。我会在牢里静思己过,戴罪立功。”
阿政抱着他,双眼轻阖,眸中沉静,看不出情绪,可是九分欣慰,一分酸楚何必为外人道呢。
琇莹真的是他一点一点养出来的,他处处像他,样样随他,王教了他担当,他便一直听着。他不知不觉好像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他膝下的幼子了,但这样很好,王很开心。
“那你便在这里吧,阿兄等你的上书,也等你自己走出去。”
琇莹应是,偏头提起油灯,让他看自己雕的未完成的塑像,这塑像模样矜贵,姿态端丽,其间神韵与阿政很像,“阿兄,这个塑像与你的名姓一般皆存世千古,我希望我也如它一样,在史册之中可以将名姓同你紧贴。”
“我在牢中想了很久,秦篆难读,我欲为其做音注,让它能流传的更远,我知道你的所想。”
他接着轻声道,“我之大志向,想做君王辅。”
“你已经在做了。”阿政仔细端详着那座塑像,眉目间却是和那塑像不同的温度,他并非石像,他亦会为真情流露自己的心。
“可阿兄知道,你会做得更多,更好,因为我亦然。”
“不必去想青史名姓相连,因为你我已经一起走了很远了,我们所做,只是想做,该做。”
他接着道,他理解琇莹想与他绑在一起的执念,可又不希望他太过执着史册名声。
“所谓这页史书,不过是记述你我功绩的一张白纸,后人之说。自留与后人,你我只在此页,不必管他们。”
“所谓前世的孰优孰劣,孰强孰弱,不过是文人添墨罢了。他们未在我们的高度看你我眼中的风景,他们的评价,何必在意呢。”
他教着他的琇莹,勿在意此名,但为一志。
秦琇莹,王之佐也,王亲自说的会比史册之上更加惊心动魄。
第75章 长成
琇莹这牢蹲的并不安逸, 怎么说呢,他蹲牢的时机不对。
现在正值年末,秋收与冬麦的播种已结束, 秦人是轻松的,他们只需每天按琇莹他们的安排去各自的工厂做活就行,就连学宫也是自习等着考试就行。
可现在整个大秦官员最忙的时候, 他们不仅要做总结, 还要定下明年的宏观大方向, 在除夕之前将各方面的细枝末节都定好, 尽早张贴出去,这虽然贴出去了,大家也看不懂。
但是照琇莹和阿政早就预计的那样, 后续的解释国策, 需要报纸加紧进行解读,改成秦人都懂的语言, 由学宫的学生和看报的能吏们往外传。
琇莹为了消息的及时性,今年还预计定下一个专门送报纸的岗位,还有今年秦国定下的水泥路已经修的七七八八了,想着在各条路边都建个驿站。
他的奏书已经递了上去,朝臣们今年还得根据财务部给的情况定下其他地方的学宫落址和数量。
他这些说的是小头, 这些只需定方向的。
关键的还有粮税款征收统计等等, 这些是必须亲自看,亲自算的。
他本想着给张苍说, 让张苍代他去的做的。
结果张苍连干了十几天, 硬生生给自己干病了。
琇莹看着这个一直用帕子捂嘴挡着咳嗽, 带着浓浓的鼻音,眼尾通红的, 在他面前让他赶快出来的张苍,也是觉得上天真是“眷顾”他呀。
他叹了口气,就让张苍赶快出去,“这牢里寒凉,你快点出去,莫在加重病了。”
张苍打了个喷嚏,脸都红了,摇头,就往他木板上一躺,一边擦了一下自己无意识流下的生理性的眼泪,一边催他。
“公子,那边还有那么数据没算完呢,你以前负责的人员调度,我还没熟悉呢,还差好多东西呢!”
“所以公子啊,你赶快上书来顶我位置,不然到时干不完,太影响事了,不少大人都等着呢。”
琇莹替他裹紧了上面搭着的兽皮,又探了探他额,觉得凉丝丝的,才放下了手。
“我写,即刻写,你先出去,这里阴冷,不适合你养病。”
张苍实际上还比他小半岁,平时跟着他只需做他指派的活,而今他骤然下狱,让他担事,也是为难他了。
他下笔如风,一边写还一边问,“你怎么忽病了,你平日里身子可是好的很啊!”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张苍就来劲了,他口中嘟囔着,“我算账算到半夜,本想眯一会儿继续干,就直接睡了。”
他说到这,吸了吸鼻子,磨着牙,带着一股子的怨气。
“都怪我那个坑弟的师兄韩非下午来拿数据的时候,说是怕我闷,把我窗给开了,我吹了半夜的风。偏偏半夜又落了雪,我被生生给冻醒了,然后中午就成这样了,晕乎乎的,啥也做不成了,这才着急着来找你。”
琇莹也是被弄笑了,“非先生在秦举目无亲的,待你亲近,这回也是好心办坏事,你莫要怪他了。”
张苍也是长叹一口气,又是一大股眼泪顺着眼尾往下流,“我知道的,他待我如老师一般。”
琇莹的笔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往下写,“你知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