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68)
“公子。”他高叫一声,这个距离已经很近了。
琇莹搭箭,一支穿云箭,在万军之中正中了舞旗传令的人眉心。
赵军停滞了一瞬,虽然很快便换了新人,但被秦军抓住了机会,冲锋!
口子己被彻底撕开,秦军的骑兵分割了战场,只等蚕吞。
琇莹这边压力立减。他勾起了唇角,他的脸被箭划伤了,可是眉眼依旧漂亮,现在这样满是血污,也不掩其凛烈,他往日的白软全部褪去,只剩下一身锋利。
当温软褪去,他仿佛是阿政的半身,他们像极了。
他这一笑,在被他射死的赵人眼里,便如地府判官轻笑一样让人遍体生寒。
李信听见呼哨,扭车回营,现在的战场不需要冲锋兵了。
他们仨到了秦军营地,琇莹才捂着胸口,跪在了车上。
蒙恬卸了甲,也是一身的血,躺在车上。
李信糊了把脸,一点劫后逢生的激动都没有,只有无尽的累。
这次比上次累多了。而且死的人也多了很多。
他正伤怀着,就被蒙恬骂了个狗血淋头,“李信你个狗玩意儿,你要再不带我仨去见医,我仨都得去见阎王!”
琇莹倚在车旁的铁柱上,阴测测地开口,一脸的阴阳怪气,“我俩见了阎王,我阿兄得带他李家三族都去见阎王。”
蒙恬想笑,但脸疼,李信也笑,但腿疼,琇莹想笑,浑身疼。
所以三人组队进了医所在的大营,躺平,做了成蛟的伤友。当然他仨一个比一个讨厌成蛟,宁愿站着,也不去见成蛟拄个拐在旁边笑他们躺得像个死尸。
这场攻城站维持了三日,以城墙之上的赵旗被砍下,挂上了玄色的秦军旗,才算结束。
这场战争虽然短时间惨烈,但时间短,秦军以一万人的代价全歼了赵军最后五万人的有生力量,河间邑丞自杀殉国。蒙将军下令厚葬。
三天后,大军出征。琇莹他们三个因为伤未好,被留下来固守河间。
于是在河间找人口户籍的李信拄着木拐又给埋首岸牍的琇莹抱来了一堆卷轴,让整理书简的蒙恬给扔了回去,琇莹的手拉伤了,现在用下鄂摊开书简,那嘴骂个不停,“李小信,你识不识字,我要户籍和法条,你给我拿一卷《商君书》干什么,我读的还不够多吗?”
等等,商君书,果然,人人痛恨我秦,人人想成为我秦。
第41章 唯死
琇莹将户藉什么的改完, 已经过去了五六天,阿政早就收到了加急的战报和琇莹先斩后奏的要上战场的信。
他的眉头皱起,灯光都不敢打在他那张阴沉的脸, 生怕被这王的怒火?及了。
他一开始收到了蒙将军的安排和对琇莹上战场的求情并不在意,琇莹听话的,他肯定不会做让自己担心的事。
结果这第二封信就打了他的脸, 这小骗子!
他闭上眼眸, 手指不断的有节奏的叩着剑, 一度显得很平静。
只有跪在地上, 捡起了书信的李斯一人才知道他有多努力,才能在这无形的压力下,克制自己因害怕而不断颤抖的双手和双腿。
他不由庆幸自己现在是跪着的, 没有太过狼狈。
他亲眼见了王变脸, 刚收到信时,王像每一个优秀孩子家长一样邀他同观, 一脸炫耀的说起老将军夸琇莹的话,结果看到结尾,公子陈情要上战场时,王的脸色瞬间改变,卷起了书卷, 扔在了地上。
然后皱眉闭目不语, 良久。
李斯跪在地上,在心里怪起公子来, 呆在王给的安宁中度过这次战争, 安享王给的荣耀不好吗?为何非要去那危险的战场去争取呢, 平白惹灾祸上身。
李斯以为这怒气满满的王,不会再说话, 估计直接下王令要人把琇莹公子同罪人成蛟一起带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阿政长叹了一口气,然后笑了起来。
他笑声爽朗,笑颜粲然,不像是被人气到了,倒像是父亲对儿子的又一次的骄傲。
他的面容柔和,带着未喝酒便有一些的红晕,“这才像孤的弟弟。彩!”
纵意自由,责任扛肩,当仁不让,不坠风骨。
他起身拿起了李斯手中的书简,读出了琇莹信中的最后一段,““我是个不肖的人,不听你的话,一意孤行往战场去,没留在你为我安排的后方,阿兄勿怪。”
他骂了一句“嘴甜!”
才接着读信,竹简摊在王的手掌,王眉目凛洌,像极了射箭诛敌的琇莹。
“恬与信皆我友人,阿兄未来之将,勇烈不输父祖,若队伍失一人让他们不能早日杀敌报国,而琇莹有能力胜任而不往,琇莹觉得我不仅愧对友人,亦愧对授我礼义本领的兄长。”
我有力,而不往,我于心难安。
他走了回去,一边读一边点头应是,“他说得有理,我若是他亦觉有愧。”
他从来像我。我自己觉得若是我会去做,那琇莹去做了,他为他骄傲。
他骄狂的从不违背自己的意志,他亦不能改变琇莹的意志。
这是他早就给琇莹的特权。世上无他和我不可行之事!
稚鸟羽翼已丰,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学着击云御风,他要让他断翅吗?
没有可能,王要让他飞!
天下是我的,琇莹往哪里飞,都不过是在我眼前。
他又读下一段,“粮草事宜,已交接完毕,琇莹而今无事可做,亦自认兄长教的本领可以自保,不如去战场,做兄长的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