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86)
能在阿政手下当秦使臣,代表秦的脸面,说实话,都是万里挑一的胆量和气度,虽然有点莽和傲,但时刻谨记王上的命令与这次来的目的。
闻言,也不生气,反而是拱手一拜,“失礼在前,望将军勿怪。”
他说完后又从怀里掏出了琇莹的长信,双手捧着信,塞给了李牧,“我公子欲与将军交好,曾送书简上百封,礼千金,然将军未曾回礼。我公子知将军不欲与之交好,茶饭不思,此次闻我使赵,立命我奉此信,以期将军知其心意,望与将军同游。”
李牧气得脸红,但秦使说的绝决,你要么接了我公子的信,要么与我秦回礼。
一回完礼,谁不道他与秦有染了。
李牧恨不得撕了这信,秦使见状,笑意满满,向目含怨毒看着李牧的老赵王,又添了一把火,“我王与公子皆爱重李将军甚,我也神往以久,而今一见果真名不虚传。颇有古之名将风采。”
然后也不顾赵王,径自与李牧施了一礼后,唤着来的副使们,大摇大摆地走出大殿。
这时的另一批秦使也暗中带了阿政的手书去拜访了赵王宠臣郭开,许诺只要让李牧再无法带兵,秦愿付万金予先生。
次日,两股使臣融在一起,与当初来的时候一样高调地出了城。王上交代的事,圆满成功,他们真不错,公子许诺的纸他们这次要多拿。
后来,这件在朝堂上的事在各国密探的传播下,闻名各国。一时之间,流言甚嚣,连相信李牧将军的人都开始游移不定。毕竟李牧可收了礼,又与秦公子同谋分赵一事,赵王听了郭开的话,让人囚了李牧。
郭开为了万金,命人在狱中逼刑李牧。
琇莹闻得李牧下狱,叹了口气,他其实是欣赏李牧的,任何人如李牧这般孤勇他都是欣赏的。他自认自己的糖衣炮弹来的不少,可惜当事人一封信都未回,金也扔了出去。
倒真的是一腔热血,冰雪难凉。
他一开始是戏谑,一心为国谋利,可后来他真见了那将军傲骨难折,他写“赵国难配将军,良禽择木而栖,但忠臣不事二主,我知将军。然各为其主,我与君皆无悔,他年史册竹帛书我之恶,书君之傲,皆是尘灰。我欲随我兄行,将军视赵国为亲子,皆难弃之。琇莹暗刀出刃伤君,来日君可明刀还之。但琇莹期此次暗刃一击即中,不期再见将军明刀。”
可惜将军未读,亦未回。
他成了现在这位将军最讨厌的人了,但各为其主,他就是李牧的敌人,他就是想杀了这个阻秦灭赵的将军,他就是使了小计,不够大丈夫。
他就是想让秦失去这个心腹大患,让秦人少些伤亡,他若因欣赏一人而不做这事,他忝为阿兄幼弟,忝为秦国公子。
琇莹不知道将军读了他的每封信,将军在狱中还在想为何这世间最应了解他,最应重用他的赵王不知他李牧何人何心,反倒是那秦王与秦国公子一口一个将军,道尽他心中报负。
真是知我心者,恨非我主!!!
公元前241年,年末,李牧亡于狱,将军亡了,赵国亦不远矣!
秦王政令己成将军的王翦发兵二十万攻赵国肥下,连却五城。
第51章 我王
本来这个十二月阿政应往雍城加冠的, 但因此是灭赵的最好时机,阿政哪里愿意放弃。
莫非他不在雍城加冠,他就不是秦王了, 军政大权就不再他手掌中握着了。
开什么玩笑,他在那里,他就是王, 何人敢不服他, 何人能不服他。
他而今就是直接在朝上直接戴冠与其他人说他己及冠了, 谁又敢说一句不是呢?
于是他决定在咸阳, 在自己生辰当日随便加个冠就完了。
琇莹也不希望这时随兄长离开咸阳,他目前正盯着快要建成的学宫和因匈奴羊毛贸易的事情,忙碌的很。
蒙恬他们上次四月时直接一把牵了匈奴千只羊, 干残了匈奴人的一个小部落, 直接为琇莹的羊毛厂续了一大波命。
六月份时,琇莹派出一群秦商去收羊毛, 以金换毛。
现在听闻这些人已经在蒙恬他们的暗中护送下,收购了匈奴几乎所有部落的羊毛。
这并不包括匈奴一族目前的,也是第一位大单于,头曼①所在的挛鞮氏,这位正值中年的撑犁孤涂单于②, 正处在鼎盛时期, 他对于匈奴各部的统治力度很强,他虽然看不懂为什么狡滑的中原人, 只要羊毛不要羊, 但不代表他继续限制诸部少与秦做买卖。
但真的止不住琇莹的钱和花样多, 匈奴几乎对秦商带去的肥皂和琇莹命人炒好的茶叶爱不释手。
匈奴由于长年食荤,女人体味较中原来说较大。肥皂一经问世, 便被匈奴人部落的得宠的阏氏③们包了。
至于茶叶,他们主食皆是牛羊肉,平时会喝树叶泡茶来解腻,而琇莹让人带过的茶叶是用草叶嫩枝做的,又经过炒制,更能保存。更别说还有一惯要买的丝绸和玻璃制的晶莹剔透的锅碗。
哪个匈奴部落能拒绝琇莹这般的商品攻势?
就连头曼自己也为了自己的新宠姬剃了所有羊的毛,换了肥皂,茶和一些玻璃杯。
他们想着中原人要的只是他们不要的羊毛,一点点的羊毛便可换这么多好东西。中原人怕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