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通房宠婢(34)

作者: 青梅如豆 阅读记录

话未落地,两味药材已称好。

松翠不免将眼神转向那两个兽医,见那兽医也不住点头,拦她的手也略略一停。

“此病虽来势汹汹,但究本为肺,可用千金苇茎汤,此方能清肺泄热,逐瘀排脓,乃是治疗肺痈之良方。苇茎能清肺泄热,逐瘀排脓;薏苡仁、冬瓜仁能清肺化痰,利湿排脓;桃仁能活血化瘀,润燥通筋。这三味药,缺一不可。”

这些话说的实在有模有样,松翠再望向那几个兽医,个个面上都如听课懵懂。

一个兽医已忍不住上前去瞧她手中的药方,忍不住搭话,“那你可知要如何煎服?”

“需先将药材洗净浸泡两刻钟,后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半个时辰。煎好后,每一个时辰服一次。若病情有所缓解,可适当延长服药间隔。”

几人目色皆是一亮,松翠又问,“你一个小小丫鬟又如何得知这些?”

只得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引子,便已抓好了药,飘袅而去。

几人瞧着快步远去的消瘦身影都不住震惊。

“想不到府中竟然有此女子!”

又听一人不住叹息,“可惜是个女子,否则或成今世华佗!”

......

桑无忧直奔膳房。

众人见她如见鬼一般躲藏亦或当面暗骂,她也毫不在意,只一心一意蹲在炉子前熬药。

其实她也不确定此药是否有用,只是如今她已穷途末路。又见余妈之病症所现正与自己曾看的一本古书所载的肺痈相似,才大胆开药方来。

总也比等死强得多。

说难听,不过死马当活马医。

可,万一呢?

万一成了呢?

若不成,这时疫也总会有个解方。

京城人才济济,想必此刻亦有无数名医圣手日夜钻研,只需等待时日便有转机...

她只怕余妈等不得那时候,便是能续命些时日,说不得就能等到救命良方。

说到她为何沉迷医书,还不得不提起她生母的临终遗言。那时她枕在自己的膝上,面色如土瘦削难顾,已然是落幕西山。母亲紧紧握住她的手,只嘤出一句,“是谁说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早知不报计算机,学医好了!”

说完这句,便归了西。

桑无忧到如今都不知何为“鸡蒜鸡”,可也知道母亲是后悔自己没有学医,这才与父亲双双殒命于时疫。

那时候的她,不过十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双亲挣扎后纷纷离世,那种痛彻心扉的无力感,至今又漫过六年岁月,直击她的心扉。

此情此景,正如当年当景。

可她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

这一次,她不会再傻傻等待。

那些对她最重要的,她不会再眼睁睁失去!

药,煎好了。

浓稠腥苦的药,此刻却承载她所有的希望。

再等不得其他,端起药,匆匆往余妈的所在的地方去。

山重水复,或许可待柳暗花明。

饮了两日的药,余妈总算是没有再咳血了。

桑无忧又照着病情日夜查起医书,药方随病情或增或减,只是她年纪尚轻不曾阅览万书,及至第三日的时候,余妈的病情忽然严重了起来,咳出几大口黑血!

惊骇的桑无忧几乎手脚不稳,就连往常喝药的碗也跌在地上,碎了。

颤抖间,见余妈如没有生气的石头沉重落于枕上,昏迷不醒高热不退!

呼吸也或长或短,心跳紊乱难测,面目青白,细瞧,竟然带了些死相!

想必已是穷途末路,拗不过一个时辰!

桑无忧思及她曾在一本医书中看到过吊命的记载——以身试针!

这个过程痛苦而危险,一个错针就可能适得其反。

此法风险极大,可生死攸关,无法退却!

她先拿参汤吊住余妈的一口气。转身灯下寻针,对照着医书上的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狠狠扎了下去!

“啊!”

一阵剧痛瞬间袭来,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没有退路咬紧牙关,继续扎下第二针、第三针……

每一次针刺入肌肤,她都忍不住地浑身颤栗!

密密麻麻的阵阵剧痛,让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额头本已破损,又经汗水一浸,更是火辣辣般疼痛!

牙齿咬紧下唇,指甲深深地刺入了肉中,她努力不让痛苦的声音逸出唇齿!

腰后的那一块皮肤已经被她自己刺得鲜血淋漓,鲜艳的血珠从密麻麻交叠的针孔中渗出,却也不敢就此罢手。

必须万无一失。

他绝不能拿余妈冒险。

及至夜半,手中的针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她身上衣裳绯红如血不辨颜色,唇色惨白如雪,踉跄着随时要倒下一般。

可她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倒下,狠咬舌肉腥涩,打起精神稳定心神,这才敢上前给余妈落针下穴。

一针,没有反应。

两针,呼吸急促了起来。

比及最要紧的第三针,也是她刺烂自己的人迎穴,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将全部的精神汇聚于这细尖发亮的针眼上,猛然一刺——

但听余妈轻唤一声“桃花”,才幽幽转醒。桃花,是她那个可怜早逝的女儿。

“余妈!”她喜极而泣,上前拥住余妈。

余妈双眼空洞涣散,比及魂回身体,望着她的眼神又慈穆了起来。

她桑无忧却忽感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眼前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头痛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入她的脑袋!

身体一软,瘫倒在了余妈的怀里。

不省人事。

第二十七章 这是你主动求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