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嫁大佬指南(141)+番外
叶勇国扒着窗户,“路上当心点,夜里别睡的太死,行李再叫人给偷走了,到了地儿想办法给我打个电话,啥时候回来也提前说一声,我过来接你。”
平时李秀芬在家,叶勇国没觉得有啥,这冷不丁人要走了,虽说很快就回来了,可一想到这几天家里都是冷锅冷灶的,他心里突然就有点不好受,跟李秀芬说话,就有点絮叨。
倒是李秀芬,没那么大的离情别绪,对叶勇国说,“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叶勇国还没走,她又对叶勇国说,“你等等,我咋觉得我象是忘了件事。”
叶勇国,“你忘了啥了?”
李秀芬总觉得自己好象忘了啥,可一时之间,咋也想不起来。
火车已经拉笛了,就是想起来,怕是也来不及去办了,就对叶勇国说,“算了,估计也不是多重要的事,你回吧。”
叶勇国又叮嘱了她一番,看火车已经缓缓启动了,这才走了。
李秀芬转过身,才看清跟她同座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同志,看衣着打扮应该是个知识分子,怀里抱着个黑皮包,一上车就从皮包里拿出一本书,车厢里人声嘈杂,他丝毫不被影响,看的津津有味。
看李秀芬看他,礼貌的对李秀芬点了点头,然后又埋头看了起来。
那书跟块大砖头一样厚,李秀芬不识字,也不知道他看的是啥书,就看到上面画的都是植物。
坐他俩对面的,是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着是对夫妻。
男的看着不苟言笑,老太太却是一脸慈爱,皮肤白皙,能看得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美人。
两人虽说都上了年纪,可都是身姿挺拔,就算是坐着,腰板也是挺的直直的。
虽然两人都穿着普通,可李秀芬还是能看出来,两人应该都不是一般人。
气质都跟别人不一样。
这两人是顾爷爷和顾奶奶。
他俩因为买票买的比较急,买的时候已经没有卧铺票了。
路途远,两人又都上了年纪,依程美云的意思,还是等等有卧铺票了再过去。
可俩人不愿意等,跟顾美云说,“别人能坐硬坐,我跟你爸怎么就不能坐了?”
不愿搞特殊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想早点见准孙媳妇。
也是怕跟李秀芬错开时间,见不着面。
程?云原本还想让保健医生跟着,他俩也不让。
顾奶奶,“还跟什么保健医生,我不就是个医生。”
这倒也是,顾奶奶跟程美云一样都是军医,大半辈子都在行医治病,医术可比保健医生高的多。
其实还是怕李秀芬见了,有思想压力。
这次他们的身份,不是副司令,也不是医学专家,只是顾程的爷爷奶奶,去见孙子喜欢的姑娘,然后诚心诚意的跟亲家见个面。
所以他们这次既没有带警务员,也没有带保健医生,连军装也没穿,就是俩普普通通的老人。
程美云拗不过,只能叫人把他俩送上了车,又给顾程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俩老人坐的车次,又问顾程,“叶妈妈的时间定了没有?”
顾程,“还没说,欢欢一直在等她的电报。”
程美云就宽慰他,“她晚两天去也没事,左右你爷爷跟你奶奶就是去北省玩,别的也没什么要紧事,在那儿多住两天也不要紧,到时候叫他俩等等叶妈妈。”
顾爷爷跟顾奶奶就坐了普通硬座。
这会儿顾奶奶见李秀芬只有一个人,就让顾爷爷帮李秀芬的提包放到了货架上。
放好提包,顾爷爷问李秀芬,她手里那个篮子要不要也放上去,李秀芬说,“谢谢老同志,这个不能放,里面都是鸡蛋,我拿着就行了。”
顾奶奶见李秀芬面善,就跟她搭话,“你这是去哪儿啊?”
李秀芬,“去江平。”
顾奶奶笑道,“巧了,我们也是去江平,我们是去江平看孙子。”
李秀芬,“我是去看闺女,这鸡蛋就是给她拿去补身子的。”
一般都是闺女坐月子,当妈的才会拿着鸡蛋去看闺女,所以顾奶奶就问李秀芬,“闺女正坐月子呢?”
李秀芬笑了,“不是,闺女才18,还没嫁人呢。”
顾奶奶赶紧道歉,“真是对不住,是我先入为主了。”
李秀芬,“没事,你又不知情,我闺女是在那边儿插队,都去了小半年了,我心里放不下,想过去看看她,别的也没啥带的,就给她拿过去几个鸡蛋,好歹能补补身子。”
顾奶奶,“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会不挂心呢?我们也是一样,就一个孙子,一个人跑到江平去了,一年到头也不回趟家,想见一面都难,这不也是放不下他,所以过去看看他。”
李秀芬问她,“你孙子多大了?”
“说起来也不小了,都25了。”
25是不小了,就问顾奶奶,“孩子已经成家了吧?”
“还没呢,不过应该也快了。”
“有对象了?”
“喜欢上了一个姑娘,也是咱南州的,是去那边儿插队的,是今年刚去的,俩人正处对象呢,上次他爸过去,见了那姑娘,说姑娘好着呢,眉清目秀的,要不说我孙子眼光好呢,他看上的姑娘,肯定也错不了。”
跟天下所有当奶奶的一个样,顾程就是顾奶奶的骄傲,所以一提到顾程,就忍不住的夸赞。
孙子喜欢的,肯定也错不了,所以顺带着也夸了姑娘。
李秀芬心里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一咯噔,就试探着问顾奶奶,“你孙子在江平是干啥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