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异世先婚后爱(239)

作者: 若水紫冰 阅读记录

一直到礼部的官员说正德殿到了大家才停下了步伐,到这里他们还不能马上进去,而是要等皇上宣召众人才能按照他们的名次前往位置坐下。

“宣众考生入殿。”一声尖锐高昂的声音从正德殿内传出,所有考生听到这声唱喝后先用右手扶过左手的袖子,又用左手扶过右手的袖子然后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叩谢恩典。

等做好这一切后,考生们才依次有序的前往属于自己位置的桌子前入座。

陆浩是第九十五名刚好被排在靠近正德殿大门前面一点点的位置,要是再差一点陆浩就该坐在外面的空地上了。

现在虽然已经不是最热的时候,但盯着大太阳考试还是很热的好不好,而且阳光容易晃眼。陆浩觉得自己运气还是不错的,刚好蹭到个大殿的边边。

众考生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后还不能马上坐下,而是要三跪九叩首向皇上请安,得到皇上的准许后才能起身入座。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考生们三跪九叩首结束后冲着高座在龙椅上的皇上高呼万岁。

“诸位平身入座吧。”皇上威严的声音在众人的头顶响起。

“谢吾皇万岁。”众人再次谢恩,这次起身后大家总算是可以入座了。

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摆放着一张考卷和两张草稿纸,考卷上并没有题目,因为殿试的题目一般都是皇上当场出的,就连诸多大臣们也没人能够知晓皇上想出的题目会是什么,这样也是很大程度为了防止作弊。

皇上扫视了一圈考生们,随后开口沉声说道“诸位应该知晓最近朕有心解除闭关锁国,就连第一轮的殿试策论题就是如何看待闭关锁国,所以今日朕给大家出的题目就是论海战。”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让考生们眉头紧锁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或者说为难当中,如果不是学习规矩的时候礼部的人说过在考试时不能交头接耳,此时肯定会有人互相议论。

就连大臣们也没想到皇上居然会出这么一个题目,论海战,是论海战的重要性???还是论海战是否有必要存在???

陆浩也没想到皇上居然会出这么一个题目眼中划过一丝哑然,随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陆浩拿起笔就开始在草稿纸上快速的书写起来。

因为陆浩彻底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当中,因此他并没有发现他是全场第一个动笔的。

也许是因为太过突兀所以皇上在环视考生们时发现了陆浩的举动,眉头微微一挑来了兴趣。

过了一会儿考生们陆陆续续开始动笔,毕竟这场殿试只有一场却只有半天的时间让大家考试所以这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非常珍贵可不能浪费。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后,皇上从龙椅上下来了开始站在各个考生周围观看他们写的策论。

有些考生发现皇上站在自己边上直接吓的连字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这让皇上有些不高兴的皱起了眉头,觉得对方太胆小了如此畏惧自己以后可怎么为自己效力。

皇上走了一会儿之后走到了陆浩面前,观看起陆浩写的策论。

陆浩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奋笔直书呢,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的皇上。

皇上刚才见不少考生都是直接写海战的必要性或者如何增强海战的战斗力,却没想到陆浩居然以海军为切入点去写海战。

在陆浩的策论当中写出了海军的作用和海上的威胁从而引出增强海战战斗力的重要性,陆浩虽然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写的但写的挺直白的,直白的皇上都忍不住看入迷了。

不为别的就为陆浩写的可以说写在了皇上的心头上,皇上也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和自己的思想如此相似,将自己心中的担忧全部给猜中了。皇上看了一眼考卷上的名字,陆浩???皇上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小德子,朕是不是在哪里听过陆浩这个名字???”皇上回到龙椅上后对着自己的贴身太监问道。

德公公能够成为皇上的心腹就是他善意收集消息,在皇上有疑惑的时候能够为他解答。因此皇上刚发问,德公公就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启禀皇上,这位陆进士乃是丁承渊先生的关门弟子,之前您收到消息的时候还好奇过能够被丁先生收为关门弟子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就是第一场殿试的时候这位陆进士写的策论被周大人进献给您看过,您当时还夸赞陆进士的策论写的好。”

皇上经过德公公的提醒后总算想起陆浩是谁了,丁承渊当年读书天赋上佳还考取了六元及第可惜就是不肯入朝为官。在考取了状元后就辞官了,说喜欢闲云野鹤,皇上也不是个喜欢勉强人的见丁承渊态度坚决也就答应了,只是有些惋惜罢了。

丁承渊离开朝堂后在文坛内闯出了名声,就连皇上也听闻,后来听说他为了给母亲养身体带着他的母亲去了一个小镇子生活大家还为他可惜来着。谁知道一转头就收到了丁承渊又收了一个学生的消息,并且这个学生和以往那些不一样不是世家出生而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甚至十几岁才开始读书的,当时大臣们别提多好奇了。

皇上也听了一耳朵,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真正让皇上记住陆浩还是陆浩写的那篇关于闭关锁国的策论,虽然没有说是否赞同但眼睛的人都看的出陆浩支持的是解除闭关锁国。

并且陆浩写出了闭关锁国的利弊,明显是弊端大与利端,这次的主考官乃是皇上的心腹最知晓皇上的心思因此在看到陆浩的这篇策论后就直接进献给了皇上看。皇上在看好后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并且亲自为这篇策论定了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