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医他不止会炼丹(12)

作者: 倔强的水瓶 阅读记录

第12章 去市图书馆

江修薏带着他俩去了各自的屋子。

张天和谢家酒适应的非常好。

“快,江师兄,上号!”谢家酒玩起了游戏,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

几个人就在谢家酒这屋又打到十一点的游戏,才各回各屋睡的觉。

第二天,人果然少了人多。

线上商城的购买量依旧爆满。

大家都有了喝口水聊聊天的功夫。

晚上六点准时下班后,张天提出了离开,他准备带着玉琪去苑门市。

江修薏把钱结了之后,请他们吃了最后一顿饭。

晚上和江修薏回家的只有谢家酒了。

“江师兄,老师那边催我了,我也该回去了,而且你给我的工资有点高,你该找一个正式员工了。”谢家酒看见张天和玉琪都走了,一时间有些惆怅。

江修薏看见他这位小师弟长大了,挺欣慰的,说道:“好,那你再帮我两天,我已经在招聘软件上发了消息,明天就会有人过来面试。”

来面试的这个人叫董久风,大学学的是中药学,有证,为人也挺踏实的,就是考医院考了好几次也没考上,这不打算找个工作。

看样子,董久风以后还是会考医院,但江修薏不在乎这个,对于他来说,董久风能干好这份工作就可以了。

谈好工资待遇之后,董久风第二天就开始上班了。

谢家酒也回学校了。

开业初的热闹已经退去。江氏中药铺也恢复了正常的人流量。

江修薏负责把脉问诊,董久风负责拿药配药和收费。

靠着江修薏流量的吸引,江氏中药铺的收入倒是一直过的去。

当然收入过得去,只是谦虚的说话。

江氏中药铺账面每日收入可达上万,刨除各项成本,纯利润几千也是有的。

就这样,江修薏和江奶奶度过了快乐的几个月。

直到江修薏突然想起来收拾房子遗留下来的那几本书。

药铺里暂时没有人需要看病,董久风在配着各种养生汤。

江修薏翻出了那几本老书打开看看,有几本应该是留下的有年头的古书,这对江修薏来说可是无价之宝。

当即就读了起来,这一看就是中午了。

考虑到实际情况,江修薏调整了营业时间,不再是早九晚六,中午又加了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毕竟董久风离得不太近,中午也需要找个地方休息。

江修薏觉得他的这种行为可能十分招骂。

但大家适应的倒挺好,毕竟真正来看病的是少数,大多数都是冲着养生汤来的,还有江修薏这个招牌。

有的时候,江修薏也在思考,他虽说有些实力,但比起老师李立和任老师他们来说,还是差了许多,但因为有着视频流量和粉丝,他的收入和影响力在某一方面来说,可以说是超越了他的老师们的。

这就存在问题了,流量至上的时代,会让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人,默默工作,而一些没那么有实力的人,露出锋芒。

这样的话,普通人岂不会是被流量牵着鼻子走。

尤其是,养生汤。

养生汤并不是他发明的,而是用的书上的古方,但因为他的宣传,甚至隐约有部分人认为这是他的心血。这并不对,以至于,后来,江修薏在他的视频账号里发了好几条视频介绍养生汤系列的出处。

他的粉丝们还有一部分路人甚至因为这件事觉得他正直善良又可爱的。

可这就更不对了,江修薏觉得这应该是每一个媒体人最正常的操作,为什么这种正常的行为能被拿出来表扬。

一时之间,江修薏充满了迷茫。

后来李老师告诉他,中国有一句话,或许适合现在的自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莫管前路,莫问前程,做好自已,无愧于心便可以了。

养生汤是没问题的,他的中医宣传视频是没有问题的,既然如此,借流量之势,发展自已便不是错误。

想清楚这一系列之事后,江修薏更愿意通过看书,来充实自已了。

这天江修薏把这几本古书都看完了,想去市博物馆里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医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江修薏认为,他既然打算靠着这个中药铺生存,那就需要对得起病患,因此,提升自已的能力是需要一直做的事情。

遇到特殊的病患,他会与老师和周师兄交流。他也会通过读书一直认识学习新的知识。而且他还加入了中医交流群和中医交流贴,尽管这里面大部分是一群闲得无聊的咸鱼,但江修薏有时候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路上,师傅开着车,和他一路闲谈:"小伙子,现在在哪上班"

“在老家开了个中药铺。”江修薏老老实实地说道。

“这个厉害,是跟着老师傅的学的?”

“也差不多吧。”

“什么差不多,像你们这种年轻人开中医铺,估计都得有个老中医镇场子。”

江修薏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只得说道:“还好还好。”

“那你现在是打算去读书馆借书去?”

“对,县里图书馆有关中医的书不多,还是得去市里看看。”江修薏说道。

其实不是不多,只是江修薏都看完了,但是放在这里说好像有点不合适,显得自已多好学似的。

“你这年轻人厉害,跟现在的其他年轻人不一样,你看我儿子,天天回到家后,可能就给刷个碗,然后嘛也不干,就抱着个手机往床上一躺,老大不小的了,也没个对象。”

江修薏还挺待见这个师傅的,也跟着应和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