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哥非要和我炒CP!(203)+番外
它离游宅很远,但是离游家曾经的公司总部很近。游霁印象里,上学车上总是司机、游见川、哥哥和他四个人。
他被哥哥夹着腋下抵着屁股推上车,歪歪扭扭地蹭在他身上睡觉,口水流到像王子穿的英伦风校裤上,直到下车才醒来。
他牵着哥哥的手晕乎乎地给游见川告别,看着司机载着爷爷往公司驶去。
不知道是低调还是不想让孩子娇气的缘故,除却重要场合,游家的车无论接送都不会特意绕到嘉桂路里去,特意停到学校门口。
游暝和游霁多是自己步行十分钟,直至幼儿园,游暝再多走五分钟,来到小学部。
放学的时候同样是要走到路口,游霁一般会先缠着游暝去趟甜品店。
他对那些碎片记得很清楚。
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记住这些时刻,记住学校的名字,却记不住它所在的街道。
这很正常。
游霁的记忆不是出了漏洞,只是有了局限。他针对人的记忆超乎童稚的天赋异禀,对于地点等客观记忆却只能算是孩子气。
外婆去世,游霁跟着展叔重回海市时,自然没有心思要重回故地。
只是在要上初中的前几天,在与一个人约定一个地点时,不知怎么,他首先就想到幼儿园的名字。
他开始在地图搜索。
个性化的大数据通过就近原则,首先给他识别到了家沛路。
游霁把这条路无声念了几遍。
曾经他舔着抹茶蛋糕的叉子,听哥哥用智能手表接电话时,好像说的就是这里。
是没错的。
后一条识别是嘉桂路,先入为主的游霁没有对它无声口念。也就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发音还挺像。
况且他很笃定,小时候的路上,是没有桂花香的。
所以肯定不是这条。
听到游见川问自己“还记得这条路吗”,游霁脑海里闪过的,就是这些东西。
“对路有点印象。”他回答,本来就不快的车速更慢了,“但不记得路名。爷爷,这里栽的不都是梧桐么,为什么取了个带桂花的名儿。”
“许是历史遗留问题。”游见川说,“也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个屁,太混淆人了。
“这里变化蛮大的,对不对小霁?”游见川说,像被拽进了回忆里,声音陡然变得柔和,
“那儿以前开了家儿童击剑俱乐部,你哥小时候学了几年,你还去看过,有印象吗。”
游霁摇头:“好像没了。”
“嗯,那时你好像都没满三岁。我带着你去看,但不知道为什么,你看着你哥举剑就叫,乱抓人。我就想看来你是没这方面兴趣了,又因为你表示了抗议,你哥后面也兴趣平平了。本来教练说他手长腿长,很适合学击剑的——喏,又要到酒店了。”
金碧辉煌到浮夸的建筑物,游霁扫了一眼:“这酒店我有印象,它竟然还是这种玻璃门。”
“是啊,有次我和你哥一起去参加你幼儿园的活动,回来你们就一直在这玻璃门里转着玩儿。”
“再前面应该就是你更有印象的地带了,我还记得就那儿,对,那棵树旁边,当年还没栽这些小花儿啊,你和你哥就一起摔在那儿过,想起来没?好像是你哥没站稳,你以为他是要抱你,伸着手,结果压在一起摔了,还是好心人给我打电话我们才开车进来……书店也换人了,不过前面文具店还在,还是那户德国人在开……”
游霁偏头看着这些店面。
梧桐叶翠翠迭迭,把他的视野弄得很斑驳。
太斑驳了,隐隐约约都瞧见了小时候的自己抓着游暝手奔跑的影子。
游见川又说:“甜品店,这个你肯定熟”
招牌名没变,不过从外面的装潢看已经天翻地覆,符合时代变化的宽敞时尚。
“这家甜品店现在都有我们家入资呢。还想吃吗。”见游霁摇头,游见川又笑了笑,“行。那前面就是你学校了,它大门换了,马路也在扩,你应该也看不出来了。”
下午时分,学校门口已经停着排排接送孩子放学的豪车。竟还有不少打卡游客。
如今贫富差距以更轻易的方式展现在互联网,号称全国最贵国际学校的噱头也引得人竞相打卡。游霁久久地,久久地凝视门口,意识到已经彻底不再是小时候,单独学校的回忆完全褪色得干瘪空白。
他又往前开去。
安静了一会儿,游见川问他,“走这条路什么感想?有没有一点儿感慨。”
游霁说:“嗯,心情会有一些复杂。”
“是啊,这就是你小时候上学的路,能不复杂吗。”游见川看着窗外,声音忽然严肃了很多,像是回忆戛然而止,
“走到这儿了,我相信你或多或少会有些你和你哥以前上学的印象。是你把他当做亲哥哥的童年。”
“嗯。”
“那么小霁,我并不觉得,拥有着这种印象和童年的你,适合和大暝在一起。”
他终于铺垫到重点。
游见川觉得游暝这堵墙无法攻克。
便转而选择劝说看起来脾气更好、更乖、从立场身份而言也更容易犹豫徘徊的游霁。
他的杀手锏,就是带游霁重返故地。
让他想起来,他们曾经是如何做亲兄弟的。
带着这种回忆的人,但凡有点儿良心,都不该去探索禁地。
“你和大暝在一起,小霁,说实话,那就是把小时候,把这条路上经历过的一切,大暝照顾你的一切,给你取的名字,都给玷污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这其实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