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一个诡王朝(580)+番外

作者: 青蚨散人 阅读记录

“或许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何不凝低声道。

“是,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和难处,那么要想达成目标,总要有人去做那个恶人!”

左今也拍了拍何不凝的肩膀。

“有些事争论也无用,纠结过去的错误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眼下我们应该着眼于解决问题。这段时间将你困在盛京城,是希望你能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的路你要怎么走。”

“你之前曾请愿要去晋州剿匪,也好,这件事我会同太后商量,待年后就下旨让你去晋州那边督军,你也该迈入九幽五层了,不能再止步不前。等我的情况彻底稳定下来,我会开始做初步尝试,先处理京州境内的鬼怪。”

“能够通过吞噬消灭的就吞噬,不能的,到时候先驱赶至秦州,最起码也要先为天下百姓建立一方没有鬼怪的乐土,所以晋州和秦州之间这道关卡至关重要,这份重担,就要压在你身上了。”

何不凝点头应允,不管怎么说,去晋州督军也好过被困在盛京城中。

……

彼时,明月山中。

赵云舒刚从山下工地回来,准备补一觉再起来写工作日志,罗大勇就在外面用力拍她的院门。

“赵姑娘不好了,西北边新开的那个采石场里的采石工叛乱了!”

赵云舒一下站起来,瞌睡全无。

就因为大玄要在千岳山脉这一线建城墙,所以各处除了剿匪之外,还开了采石场和伐木场,先一步准备将来需要的建材。

明月山这边原本也是要建采石场的,毕竟外围的石林就是个很好的地方。

但是因为清风观的存在,静澜师太是道门弟子,她不同意,管辖这一片区域的县衙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一层层上报,等晋州州牧定夺。

目前千岳山脉这一线除了清风观,还有几座山中道观都是如此,硬拖着不搬。

当地县衙怕影响工期,就另选了一处地方建采石场,距离明月山不是特别远。

刘天佑担心明月山暴露,便让罗大年和罗大勇两兄弟负责盯着采石场。

今日采石场那边的采石工突然联合起来反抗官兵,为了保存劳动力,官兵没有直接赶尽杀绝,只杀了一小部分予以震慑。

剩下的采石工也没有选择束手就擒,而是逃入深山,正朝着明月山这边跑来,官兵就在后面追着。

罗大勇今日当值,发现情况之后第一时间禀告刘天佑,刘天佑又让罗大勇来喊赵云舒。

目前明月山后山断崖下的工地正如火如荼地搞建设,现代来的大部分人都在下面工地住着,由安保队长郑玄和副队长夏蝉带人保护。

赵云舒统管全局工作,负责跟刘天佑对接。

基地是大家的,发生这种情况,刘天佑自然要叫上赵云舒,大家一起商议怎么办。

第433章 暴露的风险(求月票)

罗大勇跟赵云舒一起,很快抵达明月山西北边,到山下时,赵云舒和罗大勇面前出现一片墨水痕迹,两人一前一后踏入其中,被刘天佑以鬼域的能力直接拉到山顶。

从此处山顶用望远镜可以看到采石场的一角。

刘天佑,余大和罗大年早都已经等在山顶,赵云舒一来,罗大勇就赶紧指着采石场到这边的那边山林说明情况。

“粗略估计,大约有三百左右的采石工逃入山林,分成了三批朝三个不同的方向逃,虽然不是走直线,但他们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明月山这边。官兵也是分成三队在后面追击,快的话,他们小半日就会到河边。”

赵云舒拿着望远镜,看到树林中的确有晋州的官兵在追杀那些衣衫褴褛的采石工,只要是追上了,照腿就是一棍子,就近绑在树上。

除非反抗特别激烈,否则官兵不会直接杀死那些采石工,会让他们暂时丧失行动力之后再抓回去,简单治疗就让他们继续采石。

这段时间赵云舒也曾去明月山外各地考察过,周围采石场很多,要是负责的人有良心,不克扣采石工的口粮,该休息的时候休息,采石工不是活不下去,无非就是辛苦一些。

但是有良心的人少,大部分采石场的负责人都很黑心,他们没有大局观,只看中眼前利益,把穷苦百姓当牲口。

刘天佑仍旧一袭书生长衫,余大揉搓着日渐鼓胀的肚子,两人都是愁眉不展。

罗大勇性子直,忍不住开口,“这有什么好发愁的,刘大人可以用鬼域将那些人阻隔在树林中,咱们明月山就不会暴露。”

刚说完,罗大年就是一脚踹在罗大勇腿上,眼神示意他闭嘴。

刘天佑叹气,看了赵云舒一眼道,“放任不管的话,这些人只要来到河边,看到河对岸的农田水车,肯定就会知道这里有人烟。若是以鬼域阻隔,也等于告知官兵这边有强大的鬼怪出没,他们会上报镇邪司,等镇邪司得空来处理,到时候还是会暴露。这些采石工都是从各地被抓来的无辜百姓,我们岂能见死不救?”

余大跟着说道,“救容易,可要怎么救才能不惊动那些官兵?官兵追的人突然全都消失了,他们肯定会仔细探查山林?就算我们把官兵全部杀了,采石场那边留下的人也会发现端倪,依旧会来探查,这事,无解!”

罗大年仔细思考之后,小心翼翼道,“若是想办法引那些采石工朝其他方向逃呢?”

闻言,刘天佑和余大都回头看了罗大年一眼。

罗大年继续解释,“我不是真的想要见死不救,但咱们明月山的百姓近五千,还有赵姑娘他们在山下工地的那些人和器械,若是为了救这三百多人,把明月山和山下工地给暴露了,怕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