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一个诡王朝(616)+番外

作者: 青蚨散人 阅读记录

清风观距离蒲安县不远,大军一路疾行,不到一日就抵达清风观外。

天色已晚,入夜之后不便行动,丘四明翻身下马,吩咐大军就近扎营,不要破坏道旁农田。

丘四明带着田七和玉阳两人,沿着林中石阶上行,片刻便抵达清风观外。

道观很新,能看出才修建不久,此时大门紧闭,屋檐下已有些许蛛网,正门旁的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说因朝廷征地,清风观闭观,观主已外出云游。

丘四明身穿银甲,手握佩刀,正欲拔刀砍断道观门上锁链,一旁身材异常魁梧,双臂肌肉扎实的田七就一步上前,抓起锁链随手一扯就将其扯断。

玉阳面貌年轻,臂弯搭着拂尘,笑道,“田兄天生神力,佩服。”

田七不善言辞,一张脸没表情的时候就像在发怒,对玉阳的话恍若未闻,推开门请丘四明进去。

三人在道观内分头查看,一盏茶之后在前院汇合。

玉阳说道,“这道观各处规制都很标准,是道门弟子建的无疑。”

丘四明看向田七,田七闷不吭声,没有什么发现。

“到后面去看看。”

丘四明刚才就发现道观后面有条小路,那里有两排茅厕,看起来像是供香客如厕的地方,但是他之前就调查到这里存在死域,必定是要找到死域在哪的。

三人走过茅厕,沿着小树林一路深入,不多时,走到两山峡道口,玉阳精神一振,拂尘甩到丘四明和田七身前,将他们拦住。

距离峡道入口还有一段路,附近的树木已经全部枯死,地上寸草不生,没有半点生机,跟外面树林形成明显的分界线。

玉阳上前几步,取出随身罗盘探查,“看来前面确实存在死域,二位都小心些,死域若是不加以控制,范围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扩张的,哪怕是死域最边缘,也可能存在一些致命的法则。”

玉阳道人在前引路,丘四明和田七跟在后面,越靠近峡道口,周围越是静得叫人背心发凉。

穿出只有枯树的林子,一条漆黑寂静的通道位于两山之间,出现在三人面前,通道里乱石嶙峋,穿堂风无声扫过,将地上黑沙卷出漩涡形状,又很快消散。

“这就是……”

丘四明刚刚开口,就感觉到一股凉意从脚下出现,诡异的红线从泥土中窜出,即将卷上丘四明身体时,被他拔刀斩断。

玉阳道人赶忙打手势让两人退到后面荒林中,确定安全才开口。

“其实那个鬼域并不强,最多就是刚四层的鬼怪留下的,挡挡普通人还行,既然那清风观是正经道观,这么长时间为何还没解决掉这个死域,任其向外蔓延?”

玉阳道人的疑惑证实了丘四明心中的猜测,“那定然是要靠这死域保护什么,玉阳子,你能否解决这个死域?”

玉阳道人自信一笑,“这鬼域存在时间看起来已经很久,其中并无鬼怪盘踞,也无人特意维护,要破它不难。田兄,劳烦你去扎营之处,让军中那些属虎、马、龙的多喝点水,今晚不要如厕,再准备公鸡血和黑狗血,明日太阳初升时到这里来。鬼域看起来可怕,实际上只要泄了其中阴气,便也不足为惧了。”

田七点头,转身便走。

玉阳道人又在周围勘察一番,插下几杆道旗做标记,天黑之后便和丘四明返回清风观暂歇。

次日一早,金乌初升时,一百多兵将按照玉阳道人的指挥,将各种东西泼洒在他昨日标记的地点。

最后一桶黑狗血泼下去之后,阴寒刺骨的狂风霎那间从峡道中刮起,阴风吹入树林,树叶转瞬枯萎落地。

日头逐渐高升,一缕阳光斜照,彻底驱散峡道中阴暗寂静的氛围。

玉阳道人查看过后,对丘四明点头,确认鬼域已破。

丘四明命田七带上一百人,深入峡道探查。

田七抱拳领命,带人摆开燕翼阵型,小心翼翼走进去,走了百米距离,看到两旁山壁上有血色大字。

【擅入此地,有去无回】

田七身后兵将有些慌张,田七面不改色,继续前行。

这次才走五步,他忽然踩中什么东西,脚下发出清脆响声,没等他查看,两旁那些兵将全都踩中同样的东西,脆响声接二连三。

“这是啥东……”

轰!轰!轰!

刺目的火光接二连三的乍现,瞬间将所有人吞噬。

巨大的轰鸣声震碎山中的宁静,惊起一群飞鸟,气浪汹涌澎湃。

远在峡道外的丘四明和玉阳真人见此状况,刚要上前,就被气浪裹挟着硝烟和尘土,以排山倒海之势狠狠撞飞。

爆响平息,山壁两边的石块如雨点般落下,将地上那些破碎的肢体掩埋。

丘四明灰头土脸,艰难地从地上爬起,尖锐的耳鸣声让他感觉天旋地转,难以站稳身体,他错愕地望着峡道中肆虐的烟尘,露出极度不敢置信的目光。

这威力可比朝廷的火炮强了许多,山里究竟是一伙什么人,竟然有这么强大的火器,这种踩中就触发的炸药,恐怕连朝廷火器局也造不出来,他们这是碰上硬茬了吗?

“退,退兵,所有人立刻给我退出去!”

第464章 拖延时间(10月月票500加更)

明月山山口,朝天关城墙上。

赵云舒,郑玄,刘天佑,余大站在一处,神色凝重地看着山外。

刚刚爆炸过后的烟尘已经慢慢散了,山外一片寂静,敌人没有继续往里探的意图。

罗大勇和罗大年两兄弟从明月山内赶来,上了城墙之后,罗大年抹掉头上热汗道,“百姓们大半都转移到山下破晓基地了,但还有一些老人不愿意离开,说舍不得地里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