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漫同人)排球怎么会比网球卷啊(449)+番外

作者: 瓜不离手 阅读记录

佐久早圣臣、平承太郎和半泽雅纪。

绝对是角名伦太郎最讨厌的网前三人组。

【作者有话要说】

饭纲,柔弱二传手,但是力4……稻荷崎的主攻手也都才4。

按公式书设定职业时他发球7和角名一样,但烦恼发球成功率低,感觉对自己要求严是一方面,也可能威力大准头没那么强吧(这么设定了)

第231章

虽然这么说有些自恋, 但作为一名副攻手来说,角名的扣球技巧无疑是精湛的。

起码同龄的星野佑一就算能每次追过来,也会因为技术拦飞。

直觉精准的野兽并不可怕, 让人心生畏惧的……是正值壮年,牙尖爪利的猛兽。

平承太郎就是这样的人。

角名也难以判断对方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来判断对手动向, 但在扣球时, 面对一双守株待兔般由上向下压来的巨手, 不免让人心生后怕。

身高当然不是主要因素, 技术才是,但……

对面三个190反应速度还那么快,着实让人忍不住心情烦躁起来。

当双方节奏被打乱, 无法确保有序的传球进攻时,确保球不落地才是第一选择,角名一个侧身, 一把将球上手呈斜线传过球网。

对面的佐久早上手将球向中场托起——那个方向是饭纲掌。

饭纲掌会接这个二传。

任谁看来都是这样。

随着稻荷崎网前的起跳, 蓝灰发色的少年也原地起跳高举双肘, 好像下一刻就要出手,谁知,佐久早传出的那颗球却以一掌宽的距离与他的指尖擦肩而过!

!!!

眼看着在饭纲右方同时起跳的半泽雅纪如甩鞭般挥出左臂, 守备下方的宫治连忙压跨步低重心, 伸出手臂。

他的球路应该没有判断错!对面居然是在假传真扣!

宫治的反应与判断, 只能用快、准、狠来形容,半泽雅纪的扣球正如他所预料的球路那样急速旋转而来,可惜——

“砰!!”

排球和□□撞击出巨大声响,而排球也因剧烈的撞击远远飞向了场外!好像从一开始, 对方就在击球的那一瞬间瞄准了他的手掌!

——分毫不差!

“哦哦哦哦——井闼山的双二传的假传真扣战术!”看到这一幕, 解说员的声音也跟着激动起来, “以1号二传手饭纲为诱饵,12号的半泽雅纪在一侧伺机进攻,真是不错的战术配合!”

“稻荷崎的11号宫治选手反应很迅速,可惜井闼山的半泽选手更胜一筹——之前我就想说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二传手会拥有的进攻水平!!”

四二配备是一个很理想又很实用的团队配置。

他的初衷过于美好,弊端又极其明显,不仅对队内的二传手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对攻手也同样如此。

每个二传手的风格都不一样,因此两个二传和攻手的配合很麻烦,更重要的是球队话语权,一个乐团不需要两个指挥家,当两个二传聚集在一个队伍中时,争执就很容易产生。

但四二配备的便捷性又很适用于初级队伍,在尚未形成“战术”这一概念时,只要两个二传能稳定的给足攻手打点就够了,只是会违背四二配备“永远三点攻”的初衷。

所以,井闼山是怎么调和这种困局的?

按下比赛暂停键,从前辈那里借来的IPAD屏幕一黑,当下还有隔层工艺的屏幕上清晰的映出了影山飞雄的脸。

很多事都不会在脑子里提前转一圈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影山飞雄就这么问了出来,就像他开始向半泽雅纪借阅IPAD一样。

“半泽前辈,井闼山打四二配备时有遇到过二传手风格不合的问题吗。”影山没有看到千鹿谷在他身边瞬间慌张的表情,一双蓝眼睛波澜不惊地平视着对面。

“比赛看起来你们配合的很融洽。”

听到他的话,正在和星海光来交谈的半泽雅纪一顿,反而是一个人站在一边的佐久早先看了过来。

千鹿谷荣吉确信,佐久早,不,起码佐久早的眼神看着是很想到了影山。

“风格吗。”半泽雅纪有些意外,“当然有过。”

他和饭纲掌不是同一个性格,球风更是相差许多,不过其中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两个人都是好说话,有事会先坐下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类型。

说白了就是不会吵架。有时饭纲掌说急眼儿了也会急躁起来,但看到半泽雅纪仍旧平和的表情后,再大的火气也熄了下来。

一个人发火没意思,就像平承太郎嘲讽的那样:“对着个面瘫有脾气才奇怪。”

“风格这种事,也不是完全不能兼容,遇到什么问题讨论就好了,毕竟核心是团队,不是单一的某个二传。”半泽雅纪说话的语气很是平和,甚至还有丝温柔。

古森有些意外。

雅纪态度这么好,说这么多可是少有的,明明两人是第一次见,虽说他是喜欢小孩儿,但180的面瘫少年显然不在这个范围内。

半泽雅纪还在继续:“有时候让二传磨合一下也没什么,不过也是我们运气好,我和饭纲前辈比较合拍。”

中间的艰难就不用说了。

“那攻手适应起来不是会麻烦吗?”影山问,既然是说磨合,那么风格也必然是有改变的。

“那就让他们适应。”话语中的凛然突然泄露,说完似乎才觉得不妥,半泽雅纪忙补了一句,“咳,是比较麻烦,我们也是磨合适应了一年多。”

从去年春高预选到现在,也有一年了。

“不过我们也是真的运气好吧,之前毕业的二传前辈和我风格比较像,大家也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