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陈情令:弟弟赶我出嫁(171)+番外

作者: 轻烟如水 阅读记录

她本是容貌清丽,可现在看来,她那清冷出尘的气质却是比她的容貌更显眼。

蓝忘机这么直白地看着她,李挽歌微微蹙了蹙眉,忍住了与他对视的冲动,转移目光之时却看到了蓝忘机手中多出来的那把剑,她一眼便能看出来那是魏无羡的随便。

可怎么会在他那儿?江澄和江厌离都回来了,魏婴不应该也得回来了吗?

心里升起一道不好的预感,然而她还没细想,就收到江澄和江厌离的回答和关心。

江澄并没有发现李挽歌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即使有,在他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现在这流照君的名声又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江澄 “挽歌。”

#江厌离 “挽歌,你可还好?”

少女温柔的声音传来,李挽歌转过身来,便看到江厌离穿着用紫色莲花为腰带的白色衣衫,袖口露出点点的浅紫色,却能更加凸现她的温柔。

李挽歌眉眼微微弯起,脸上的冰冷悉数褪去,露出了点点的柔和。

##李珺(字挽歌) “我一切安好,你放心。”

#江厌离 “那就好。”

江厌离点头道,李挽歌转身看向江澄,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封书信来,递给他道。

##李珺(字挽歌) “江澄,这是我母亲要我给你的。”

江澄面露疑惑,随后接过去之后看到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江澄亲启”,垂了垂眼眸,便将这封信收了起来,对着李挽歌点了点头。

#江澄 “多谢。”

他早就知道母亲虞夫人与李夫人年少交好,不过两人嫁人之后除了书信往来,就没再见过面了,尤其是这三年,聂清晗和虞紫鸢连信都不寄了。

两家之间除了几个月之前搞过一次联姻乌龙之外,就也没什么往来了,不过也没那闲情雅致往来。

##李珺(字挽歌) “应该的。”

李挽歌淡淡地道。

姑苏蓝氏,清河聂氏还有兰陵金氏的子弟都在帮清河聂氏收拾战场,本来李璋也想让李氏子弟都去的,可是却被李挽歌拦下了。

他们日夜兼程,不像他们直接来到清河的,而是一边走,一边救人,还要安抚百姓,一个个也累了,再说了,那三大世家的人手也够了,他们又何必去管呢?

再说了,温晁还在夷陵,明哲此次带的人很少,这三个月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伤亡,按照计划,她还要去夷陵一趟。

不过,她还是有一句话想问出来,看着江厌离忧心忡忡的小脸,便放弃去问她的想法,转头去看江澄。

##李珺(字挽歌) “魏婴呢?怎么不见他?”

#江澄 “不知道,原本我们商量好在夷陵见面,可我在夷陵找了他许久,都没找到他。”

江澄蹙了蹙眉,脸上也露出了点点的担忧之色。

##李珺(字挽歌) “夷陵?”

江澄点了点头,李挽歌挑了挑眉,随后转身对李璋道。

##李珺(字挽歌) “永璋,传信明哲,让他尽己所能,看看夷陵有没有魏婴的消息。”

#李璋 “是。”

李璋拱手道,随后转身就去办了。

#江澄 “多谢。”

#江厌离 “多谢。”

明眸微微闪烁,李挽歌抿了抿嘴角的笑意,道。

##李珺(字挽歌) “都是应该做的。”

李挽歌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只觉得陇西李氏和云梦江氏有些像,同样都是被温氏所屠,同样都是一门孤弱,这重建家园的困难她还是知道的,心里顿时升起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射日之征【三】

“砰——”

清河主厅之中,几大世家的领兵之人齐聚于此,聂明玦坐在主座之上,却无半分喜色,猛地一下拍桌厉喝,眉眼冷厉。

#聂明玦 “温氏倒行逆施,残暴如斯,无怪乎天怒人怨!”

江澄坐在一处,放在桌案上的手握成拳头,每每想到失踪的魏无羡还有被屠杀过后的莲花坞,就很是气愤,恨意充斥着他的大脑,浑身开始止不住地颤抖。

李挽歌坐在他的对面,自然看得到他是一直忍着胸中的怨气和恨意,只能默默叹了口气。

曾几何时,她和明哲也像他这般沉不住气啊。

金子轩与蓝忘机立于聂明玦面前,两人皆是一手持剑,一手负在身后,端的世家公子应有的风范。

#金子轩 “赤峰尊杀温若寒一子,犹如断他一臂,也算是告慰江氏英灵了。”

聂明玦点了点头,看向李挽歌,眼神锐利,让李挽歌忍不住地挺直了腰身,抬头看向他,却恰好看到他眼中的满意之色。

#聂明玦 “也算是告慰你父母和兄长的在天之灵了。”

李挽歌未曾想到聂明玦会突然把话题扯到她的身上来,却也不由心里一暖,连忙起身行礼道谢。

##李珺(字挽歌) “挽歌多谢表兄,当年助我李氏。”

蓝忘机微微侧过头来看她,只见她的面色微微柔和,虽无半点笑容,却也不至于像对待他那样冷漠。

不留痕迹地转过头来,蓝忘机握着避尘的手紧了紧,琉璃眸中多了些许……不该有的情绪。

聂明玦现在看李挽歌,是越看越满意,心里想着等射日之征之后和姑姑清晗夫人,还有明哲那小子商量着一下她和怀桑的婚事吧。

想到此处,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愉悦,朗声安抚道。

#聂明玦 “丫头啊,你不必谢,温氏如今人人得而诛之,你放心即可,你父母兄长的仇,定当报之。”

李挽歌微微颔首,随后在聂明玦的示意下坐了下来。

金子轩微微转过头来,诧异地看了垂眸的李挽歌一眼,又想了想她这几个月的事迹和她在岐山所受过的耻辱,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就放弃了在离开金麟台之前金光善交付给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