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陈情令:弟弟赶我出嫁(355)+番外

作者: 轻烟如水 阅读记录

蓝景仪和蓝思追看了看李浔和李湘的神色,随后又默默地收回目光,叹了口气,得亏这真的只是个说书的老人家,不然若是哪个仙门,他还真有可能看到这两人把那仙门闹腾得不成样子的场景。

“要我说,都是魏无羡这个祸害。”

有人不敢苟同他的说法,觉得这并非魏无羡的问题,摇了摇头,便开口向众人问道。

“那也不对啊,那魏无羡都死了,流照君也出关了,为什么不成婚啊?”

“再者,那流照君游历天下,含光君逢乱必出,他们就没有遇见的时候?逢年过节的,长辈们也不催催?”

一步步诱敌深入地发出灵魂般的拷问,李湘直接爆发,冷笑着开口道。

#李湘(字若初) “流照君如何,与含光君何时成婚,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插嘴了?”

那人见李湘纠缠不休,次次打断他的话,脸色微沉,虽是顾忌着他们的身份,但还是忍不住开口斥责道。

“你这丫头,又没说你,你着什么急?”

李挽歌叹了口气,嘴角勾起一道讥讽的笑容,这便是魏无羡离去的第十六年,关于她的流言越来越多,没有任何人截止这段流言。

便是曾经她引以为傲的陇西李氏也没有出手,令她震惊还在后面,她从聂怀桑的口中得知李明哲非但没有出手阻止,而且还在推波助澜,直到后来她又得知这一切都是李明哲的手笔。

大概知道他想做什么了,李挽歌也懒得去找他,也不想合他的意,便顺着流言发展。

执剑走天涯,收剑嫁蓝湛

不想李湘在这里露出身份,更何况又是为了自己父亲故意放出的流言,李浔按住了自己的妹妹,不让她乱动半分。

#李浔(字念归) “你给我坐好了,不关你事。”

被灵力禁锢着的李湘可怜巴巴地看了李浔一眼,随后不得不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面。

李挽歌看着李湘不由心里一暖,就连眼里也不由流露出丝丝的暖意。

李湘一个人不足以阻断所谓的流言,说书人更是添了一把火,道:“大抵是流照君和含光君这两位世家名士都不在乎这事吧,都不着急成婚。”

他话锋一转,开口道:“只不过清晗夫人和青衍君还有蓝家的前辈和先生都非常着急啊,两人又不常着家,于是便放出话来,若再不成婚,便将她赶出家门。”

李挽歌头疼,李明哲他敢!李珏要是敢这么做,她拆了主院!

李湘睁大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就她祖母和阿爹,怎么可能会把她姑姑赶出家门,上赶着疼惜还不够呢,他们哪里舍得把李挽歌赶出去啊。

李浔更是扶额,听着这荒谬的一切,觉得但凡知道自己父亲和姑姑的事情后,定要感动得要哭了,谁都不会相信这些流言蜚语。

而且若是真的要赶出家门,也要问问他那些叔父同不同意?要知道群众的力量可是很强大的。

蓝景仪和蓝思追皱着眉头对视一眼,也觉得说书人说得太假了,把含光君赶出家门,那可是他们蓝氏小辈们的骄傲,蓝老先生最得意的弟子,泽芜君的亲弟弟……

蓝家会同意吗?

李氏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那流照君在最危险的时候,也就是射日之征后百家威逼,流照君都安稳于李氏,更何况是现在?

青衍君真的会为了一个婚事和蓝氏大动干戈折腾流照君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

说书人忽视他们一脸不相信的眼神,继续兴致冲冲地道:“你们知道吗?就因为流照君特别喜欢游历天下,仗剑天涯,所以最近最新传出来的流言是什么啊?”

李湘不知道这件事情,李浔知道,但也不想在自家妹妹面前露馅,便冷笑一声,似笑非笑般地看向说书人,开口问道。

#李浔(字念归) “我等孤陋寡闻,有劳老人家您不吝赐教了,也请您说出是什么了?”

这般神色,看不出他生气来,但在场熟悉他的人也都听出来李浔这是真气了,便拿余光瞅着他。便是李湘也不敢闹腾了,老老实实地坐在凳子上不敢乱动。

说书人听到他的话不由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但还是能看到其中闪烁着的星光,迎上众人探究的小眼神,便神秘般地压低声音,但却仍然能让整座楼的人都能听到他的兴奋。

“那就是……”

李挽歌也有些好奇,关于自己的流言还有最新的,便凑近了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只听说书人开口道。

“执剑走天涯,收剑嫁蓝湛!”

##李珺(字挽歌) “……”

李挽歌的身子不由一僵,随即便冷笑一声,一道怒气涌上心头,顿时将李挽歌所有的理智都烧毁,随后便化出灰烬,再也看不见踪影。

紧紧地握住天涯,李挽歌很努力地在压制自己的怒火,但怎么都压制不住,李珏,你能耐了?

你可真是能耐了!

拿她传言也便罢了,本以为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罢了,谁知道居然把蓝湛也给掺和进来了?

闲的他吗!

……

天知道我为了这一句话写了多少字

执剑走天涯,收剑嫁含光

婚事,婚事,他一个大男人,还是她的弟弟,怎么和媒婆似的管她的婚事。

从前是,现在是,那未来她要是一直不成婚,是不是就一直如此啊?

就在李挽歌被气得胸口起伏不定的时候,外面也忽然变得很安静。

李湘都想杀人了,奈何这灵力禁锢她还解不开,李浔则想起之前自己叔父同他说过的那些事情,便默默地为自己老爹点了一颗蜡烛,希望这件事情不要被自己的姑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