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皇X猎宦(118)

作者: 椰已 阅读记录

裴厌辞不知自己哪里惹他生气了,最近这人情绪有点难以捉摸,不过没有碍着他,也就不管了。

他将府内一些事情简要汇报了下,便退了出来。

顾九倾已经忙到处府内杂事只能在吃饭的空档了。

裴厌辞走出院子,望了望天,星河万里,月华如练。

眼下,只有他最闲了。

实在不习惯的紧。

————

第二日上午,裴厌辞赶早去了大寺,一位着深绿色官袍的官员亲自接待了他,将他领到一间小屋,又去门口吩咐了几声,不消多时,一人推着满满一车的卷宗到桌前。

“大人先慢看,外边有人找,我先出去处一下,马上就回来。”那位官员和蔼地招呼了一声,便走了出去,没将门掩紧,还留了半扇。

“寺丞,咱们不去里头盯梢着吗,万一丢了重要证据怎么办?”方才推车的下属不安地小声道。大寺有规定,谁来翻看过往卷宗,必得要有衙署的人在一旁跟着。

“那是上边交代的人。”寺丞乜了他一眼,“真让你瞧出了甚,你是揭发呢,还是不揭发?”

不说进出都有人搜身,以防卷宗丢失或者改毁,哪怕里头的人将案子不能对外透露的细节翻看了去,那也是上面的意思。就算到时候真要追究他们的过失,他们曾被人叫出去,离开了一会儿。谁叫他们出去的,里面的人趁机做了甚,这一切谁指使,他们可不晓得。

而且,为了让里面的人别太过分,他还开着半扇门,外边过往的人方便查看里头动静的同时,也是在告诉他要时时警醒,别乱做小动作。

几个言行下来,他将自己的责任完全规避了去。

————

裴厌辞哪里晓得那些小官吏心里的弯弯绕绕,他很快翻开了一份关于陈述案子经过的卷宗。

瑞安七年,相州突发蝗灾,辖下八县皆受其祸,土地颗粒无收,几十万百姓易子而食。天子降下罪己诏,并让崔涯一力主持此事。

崔涯没有选择京仓,而是立刻让与相州相邻的记州开放粮仓前去赈灾,同时命令玉海道按察使下相州巡查,西海都督府调遣辖下统军府十万士兵前去镇压灾民。

在当时看来,崔涯反应迅速,思虑缜密,连担心灾民叛乱生变都考虑进去了。

很快,一些事情还是被捅出来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县的治灾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占了一州近半数人口的尧县,组织混乱,灾民无序,死伤不计其数。按察使率先对其明察暗访,发现尧县发放给灾民的粮饷只有规定的一成,剩下的在哪?他们翻遍了整个尧县都没看到。

身为尧县的县令,裴厌辞原身的父亲裴衍,以及全县上下官员,悉数以赈灾不力、贪墨灾银罪名而被捕入狱,押送安京。裴衍一路喊冤,说从未见到多余的粮饷,对别的事情一概不知情。还未来得及三司会审,他便在大牢里拿削尖的筷子捅破了自己的喉咙。

裴厌辞细细看了一遍,没说有猫腻是不可能的。

首先,灾粮没有同时往八县发放,而是选择了离相州稍远些的尧县,你说尧县是八县里人口最多的这不假,但舍近求远,按照先后发放,说粮饷一时间没运来这么多,卷宗上口供给出的由太薄弱。

其次,裴衍的死有蹊跷。之前的口供一直在喊冤,突然就自尽了,而且还是选择如此漫长而痛苦的死法,这不像是以死明志,更像是被人灭口。

他翻到物证登记中,看到裴衍弟弟偷养外室的私宅地下暗窖里有十几块金条,还有不少飞钱汇票,数额达到几十万两——连宅子都不是裴衍本人的。

裴厌辞越翻越觉得疑点重重,心里默默记下那些可疑之处,突然,他翻页的手一顿。

在口供签字中,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

太子宾客,张东勤。

关于此人,裴厌辞对他的印象是一个将近四十的中年人,精神爽朗,太子召集下属商讨政务时没见他开几次口,偶尔私下碰到他时,也总是笑脸相迎,那双眼睛总是携带笑意又处变不惊。

之前他听闻此人深受皇帝宠信,一年前刚从五品御史中丞升任为三品太子宾客。

而录下这份口供的时候,他还只是相州的司户参军。

从七品到三品闲职,从地方官到京官,只花了短短九年时间。

这未免也太顺风顺水了。

裴厌辞复又看向这份口供,在这桩贪墨案上,此人成为定罪裴衍贪墨最关键的人证——张东勤负责一州户籍、税赋方面事宜,曾发现尧县好几年上报的税都有问题。后来在参与赈灾的过程中亲眼看到裴衍中饱私囊,大加克扣粮饷。他曾将这事上报过,但一直没得到回应。

门“吱呀”一声开了。

寺丞走进屋子,笑道:“天要下雨了,我把窗子收一收,以免打湿案宗。”

路过书桌时,他偷偷瞄了一眼,桌前摊开的不过是案子经过的大致陈述。

“何时辰了?”裴厌辞问。

“快要午时了。”

他抻了抻腰,“既然快下雨了,那我便不多打扰,先告辞了。”

“既然要下雨了,大人何不在这多看会儿,也不急于一时。”寺丞笑道,“雨天路滑,容易冲撞到人。”

裴厌辞神色一顿,“如此也好,我再看看。”

“可惜案宗是干燥之物,室内昏暗,不能点灯,大人将就看着可行?”

“都依你。”

“如此,便谢过大人了。”寺丞作了个同僚的礼,立刻步履匆匆地离开,还不忘关上方才没关的半扇门。

上一篇: 做鬼都不放过你 下一篇: 打电竞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