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消灭渣男(159)

作者: 楼非池 阅读记录

陈小曼不明所以地捡起手机,在看到视频内容时,她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少宁,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没有……”陈小曼试图解释,“这是个误会。”

“误会?难道‘没有男朋友’‘还是处女’这些话不是你说的?”聂少宁被气笑了,“我早就该想到,你当初能厚着脸皮勾引好姐妹的男友,现在就能不知羞耻地去勾引别的男人!像你这样的破鞋,怎么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处女?”

陈小曼:“……”

“你他妈给我滚!分手!!”聂少宁丢下这句话,转身要走。

陈小曼半小时前才在屈园被屈琰羞辱,这会儿又挨了一顿打,一时间悲愤交加,从心底生出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决绝,她从地上爬起来,对着聂少宁的背影喊道:“姓聂的,要分手可以,你得付我一笔分手费!”

“你还有脸跟我要分手费?”聂少宁不敢置信道。

陈小曼冷笑:“你要是不给,我等会儿就联系桑榆,把你策划将她送进屈园换取高额融资的事告诉她,也不知道她听到这些事会怎么想,至于今天在屈园谈的新能源投资,我看大概率要黄。”

“你……”聂少宁哽了一下,不得不说陈小曼拿捏住他的软肋了。

聂家这些年看似发展平稳,其实从一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半年前因为聂父操作失误导致整个家债台高筑面临破产,聂少宁在一次富二代聚会中听几个哥们闲聊,说起刚回国不久的屈家少爷正在四处物色适龄女孩,争取早日诞下屈家第四代,他便动起了心思。

第144章 陌上桑榆(13)

起先聂少宁把主意打到家族里几个到了婚龄的堂姐妹身上,他的想法简单粗暴,只要能被屈家看上,生下一儿半女,就算没有名分,也能一人得道,带着整个家族飞黄腾达。

但是他前前后后调查了两个多月,在了解清楚屈啸的喜好后,发现家族里那些堂姐妹竟没有一个符合条件,要么不够漂亮,要么不够聪明,要么学历不高,挑来挑去,自己身边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只有桑榆。

聂少宁当初费了不少心思才从一众追求者中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他很清楚桑榆的魅力所在,加上相处了两年,见过双方父母,而且约定好毕业后就结婚,聂少宁还真舍不得就这么把她拱手让人。

但一方面是桑榆一方面是整个聂家,聂少宁再三权衡后,还是舍弃了前者。

聂少宁是知道桑榆性子的,直接跟她提出这件事,她肯定会反对,加上传闻中屈啸性格乖张暴戾,这一进屈园,能不能活着走出来还不好说,考虑后,他在陈小曼的建议下,决定偷偷把她“送”进去。

桑榆进屈园当天就失联了,那天晚上,聂少宁收到中间人打来的天价“介绍费”,他用这笔钱成功帮聂家渡过难关,起死回生。

至于陈小曼,聂少宁一直知道她对自己有意,两人背着桑榆维持着若有若无的暧昧已经很久了,聂少宁乐得享受被人爱慕的虚荣感,桑榆失联后,帮着他一起策划了整件事的陈小曼分了一笔好处费,顺势对他表白,提出交往,为了堵住她的嘴,也为了渡过这段空窗期,他答应了。

反正他没打算娶她。

如今得知陈小曼居然背着他勾搭屈啸,聂少宁除了有被背叛的感觉,愤怒更多来源于陈小曼居然妄想取桑榆而代之,要知道桑榆今天才对他抛出橄榄枝,并给他搭桥铺路,这个时候要是被陈小曼搅黄,那还得了?

愤怒归愤怒,但这件事说到底是聂少宁亏心在先,他忌讳着陈小曼真的跟桑榆告状,迅速冷静下来,问:“你要多少?”

“二……三十万!”

聂少宁眯了眯眼睛,说:“是不是拿到钱,你就能闭嘴?”

“对,我也不屑于和你这种人纠缠,浪费时间!”

聂少宁咬咬牙,用手机给陈小曼转了三十万。

收到钱的陈小曼拍了拍裙子上的灰,白了聂少宁一眼,转身走了。

屈园,黎落等了半天才收到聂少宁的回复,他的愤怒又做作又浮夸:“她居然做出这种事!”

“太让我失望了!”

“桑榆,我马上跟她分手!”

黎落权当看笑话,茶里茶气地回过去:“我也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以前真是看走眼了,告诉你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你,别被她骗了。”

聂少宁一连回了好几个委屈的表情。

黎落正乐不可支地看着他表演,主卧的门开了,屈琰走了进来。

黎落飞快地抬头看了他一眼,视线迅速回到手机屏幕上,把聂少宁的事当笑话讲给他听:“这个聂少宁真是个戏精,我一把视频发给他,他就说要跟陈小曼分手,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搭理她……你猜他为什么这么急着表态?”

话问出去了,屈琰却没回答,黎落不解地抬头,才发现屈琰站在她跟前,正直勾勾地盯着她看。

她坐着,屈琰站着,他个子本来就高大,这会儿俯视的姿态带着浓浓的压迫感,黎落下意识觉得不对劲,目光落在屈琰脸上,发现他眼珠颜色又变成深邃的海蓝色,她心头猛地一顿。

糟糕!

屈啸回来了!

黎落可没忘记屈啸被自己的催眠卡弄昏迷前正大吃飞醋,这会儿刚醒来又从她嘴里听到聂少宁的名字,以他锱铢必较的性格,不得气疯了。

而此刻屈啸脸上阴云密布山雨欲来的表情证明她没猜错。

一念及此,黎落立刻放下手机,爬起来站在沙发上,刚好和屈啸保持平视,跟他对视了两秒钟,她屈腿弯腰跪下,给他磕了个头:“对不起,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