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猫后,我靠破案爆红了(131)

作者: 三三久久 阅读记录

“介绍一下,她叫樊冬儿。”

齐记者:“???”

好正式啊。

特别是樊冬儿主动伸爪要求握手,齐记者本能伸手跟猫猫握爪后。

事情就奇怪起来。

她就说嘛,正式饭局怎么还带着猫猫来。

合着,从头到尾猫才是关键。

“华南虎没有攻击它?”

“这个,咱们不清楚。总之,是对峙了半分钟,大熊猫就过来了。”

齐记者并同事:“?!!!”

晚上7点多钟,每日新闻编导组离开酒店,齐记者还忍不住回头看。

脑子里不停转着可爱猫猫挥爪爪、跟她握手的样子。

她不养猫,但头一次遇见这样礼貌的小家伙。

甚至还有点天马行空的想,猫猫这样可爱的话,也不是不能养一只……

“齐姐,咱们真要跟主任汇报?”把猫当做采访对象一块儿录进节目,这太荒唐了!

他们是严肃的新闻报道,不是跑综艺的娱乐节目啊。

齐宣头痛,一路上走得恍恍惚惚,好几次差点儿摔倒。

他们都拿不定主意,晚上视频会议时,严肃地将这事汇报给了审核主任。

“我看葛关的意思……如果不让那只猫一起跟着,他就不上采访了。”

葛关态度很明显。

就是要带着樊冬儿一起。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在寻找华南虎的旅途,真的没有出什么力。

他一路跟过去,全因为赵华,才有今天。

猫儿想一起上节目,那肯定就得让咱们猫猫上!

爱猫人怎么可以不满足猫猫的心愿呢?!

“开什么玩笑?!”

“我们这是新闻报道,只记录最真实的内容,弄只猫上来干什么?”

“那个……”齐宣把葛关没发表的部分照片传给审核主任:“您看看这个吧。”

网络上疯传着的照片和视频里只有大熊猫和华南虎。

事实上,这都是葛关暗地里截图的。

他心痛地把猫猫从画面里截了出去,毕竟,猫放上去可能重点就偏走了。

“主任,要是把这些照片发出去,估计华南虎热度能更爆炸。”

大猫小猫凑一起,画面似乎都圆满了。

“你的意见呢?”

“主任,那只猫很通人性。如果实在不符合要求,不如把采访环节去掉?”

“不行!华南虎动物专题报道很有意义,贴合了文宣部倡议的动物和谐主题。”

重新发现华南虎意义重大。

这肯定了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能侧面反映了甘南省的生物多样性。

每日新闻报道必须考虑多个方面。

如今国庆在即,华南虎在节庆之时重新出现,也是庆祝。

这是正能量,与国庆相得益彰,还能鼓舞人心。

猫、猫……

“要不你再劝劝,叫那两个年轻特警一起参加采访?”

“他们态度很坚决,已经拒绝了。”

审核主任有点烦。“这样吧,你先准备着节目,确定随时能拿上来。具体的,我再考虑下。”

第37章 二十五只黑猫猫 猫猫上新闻〔下〕……

十月三日晚, 七点二十。

冯家村。

郭家在吃晚饭,郭琪还惦记着那群收了玩具的乌鸦,跟他妈嘀咕:“今个儿还有十几只乌鸦来, 没拿到玩具可不乐意了。”

“嘎嘎嘎地在院子里蹦跶。”

“那不挺好, 正好给你增长点人气,以后乌鸦多了, 这就是咱郭家客栈的一景儿。”

郭琪:“妈,你觉不觉得最近山里动物存在感很高。”

“我刷视频刷新闻, 一堆讲云山历史盘点动物的, 也不知道最近是啥了,全都是各种动物新闻。”

他正说呢, 《每日新闻》主播开始新的简讯播报,念诵声字正腔圆,语速不急不缓:“……近日,甘南省云城云山西南部的云浮山出现野生华南虎踪迹……”

郭琪:“咳咳咳!”

郭妈妈诶呦一声,拍了下大腿, 赶紧竖起耳朵听:“每日新闻播咱们这了?!”

这会子, 新闻主播已经读完简讯, 镜头转到采访现场。

齐宣举着话筒, 镜头中出现一人一猫。

葛关开口讲述发现华南虎的具体过程,他的稿子简短但涵盖大部分内容, 严肃正经。

郭妈妈又诶呦一声,惊讶地不得了:“这不就是住咱们店里那小伙子吗?”

“这都能上电视了?!”

发现野生华南虎的采访流程严肃熟悉, 可问题是……为什么镜头里不仅有人,还有只熟悉的黑猫?

对!葛关右手边的摆高脚小板凳上,端端正正坐着只四足雪白、通体赤黑、眉间隐隐浅浅火焰纹路的踏雪寻梅。

这种特征太鲜明亮眼。

不仅如此,瞅那机灵的小眼神, 金灿灿的圆眼……猫咪眼神变化的灵气挡都挡不住。

郭琪跟樊冬儿相处好几天,他确定自己不可能看错。

这就是前天跟他在大街上一起卖艺的猫。

郭琪下巴都快惊掉了:说好我们下次再一起卖艺,你却不讲武德,背着我偷偷上了电视?!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电视节目,是严肃正经的新闻联播频道《每日新闻》。

郭妈妈已经大呼小叫起来,无比激动地拽着她儿子,技力气大得差点给郭琪拽下凳子:“我的个乖乖!”

“这是小猫儿?!”

葛关结束一小节话题,电视屏幕开始播放华南虎林中奔走咆哮的画面,那里有大家熟悉的黑白滚滚。

但,这次还多了只奔跑的猫。

这是葛关没在网上放出来的部分片段,经过他精挑细选,在高清镜头下,华南虎英姿勃发于山林间纵跃来去,还跟黑白滚滚和猫咪玩闹,一副山林中自得其乐的大森林自由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