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嫁给黑心权宦(35)
顺喜见她神情严肃,猜到大约不是什么易事,但还是立即回道:“算上东市那日,我与阿姊也算是‘生死’之交,阿姊有事尽管交代就是。”
青鸾没想到顺喜回得这般痛快,“顺喜,你既信我,我也不能害你。接下来的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一旦传出去了,你我性命恐怕不保,这样的事你也肯做吗?”
顺喜愣了愣,他从前帮青鸾做过不少差事,打探的盯梢的都不在少数,除去东市那日偶然“遇劫”,这要命的事还是头一次听说。
他不由得咽了咽嗓子。
青鸾深深看着他,并没有急于催他答复。
若要全盘谋划,她也需要自己的帮手,而顺喜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因为他足够机灵,也足够务实。
在她看来,务实之人最为忠心,只要你能给他带来他想要的。
青鸾在前世经历的背叛太多。
曾与她出生入死多次的副将面对长公主的威逼利诱,最终还是选择背叛于她。
也许是因为他妻儿的性命掌握在长公主手中,也许是因为李慕凌许了他将军之位。
不管是哪一个让他动摇,青鸾都需承认,这都是彼时自己做不到的。
因此,比起找一个所谓忠心之士,倒不如各取所求来得稳固。
只见顺喜低头沉思片刻,终于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一般,深出了口气道:“这宫中本就是人吃人的地方,我本是残缺之人,未来也无可依傍,若不混出个头脸,早晚也是叫人卷了草席丢进乱坟岗里的。”
然后他向青鸾伏手道:“我在这宫中没旁的出路,只有阿姊肯带着我。我知阿姊是有筹谋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事,只要阿姊肯用我,我定不负阿姊所望。”
说完顺喜深躬一拜。
青鸾连忙将他扶起,直视他的双眼道:“既如此,从今日起,你我二人当是真的‘生死之交’了。”
顺喜认真地点了点头。
随后青鸾将他拉到一旁的角落,悄声道:“我记得你有一个叫慧儿的同乡在李淑妃宫中当差。”
顺喜回到:“对,她原也是在淑妃娘娘近前伺候的,但之前受那檀儿挑拨被淑妃娘娘罚做了粗使。只是近来淑妃娘娘被陛下禁足,我也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她了。”
青鸾颔首,她警觉地又向四周看了看,然后才与顺喜附耳道:“待得空时,你将这个给她。”
说着她从袖中又取出一块碎银塞进顺喜手中,顺喜刚瞪大了眼睛还未来得及说话,她又低声道:“没旁的事,只是叫她帮忙留意李淑妃腹中龙胎的情况便可。”
顺喜面露不解:“阿姊,宫中都传淑妃娘娘胎象稳固,好几位御医看了都说她不日就将诞下一位健康的皇子,咱们又要慧儿何用?”
他说到此处停顿了片刻,随后像是反应过来什么,错愕道:“难道阿姊是说,淑妃娘娘的胎可能会有问题?”
“嘘。”青鸾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心道:“此事若是走漏风声,李淑妃定不会留你我二人性命。”
第21章 第21章
顺喜听完连忙抿嘴,但还是不由得瞪圆了眼睛。
青鸾前些日子帮陆皇后送信时,刚好在承明门看到了淮南王府的医官被李淑妃的侍婢带入宫中。
他二人行色鬼祟像是不愿被人察觉,那医官还特意乔装一番,若不是青鸾早与他在王府见过多次,根本难以认出。
当时青鸾就生出疑心,那医官在王府二十余年,李鳌对其十分信任。据说当年李慕凌出生时差点胎死腹中,就是被他所救。
倘若依照宫中御医所言,李淑妃胎象稳固并无问题,那医官为何偏在此时特从淮南远道而来,又似一副怕被人发觉的模样?
青鸾猜测其中定有隐情,怕不是李淑妃的胎有了问题。
青鸾将声音压到最低:“李淑妃此时定会处处加以防备,慧儿若探听不出,可取些李淑妃近来保胎汤药的药渣给我。”
“诺。”顺喜点头应道。
三日后,李昭带着青鸾及二十几个新选的宫人,经过了一番冗长的仪式,终于搬入东宫。
青鸾任了太子随侍,除了平时照顾李昭,还兼管东宫一应大小宫务。
此职听起来忙碌,但眼下东宫人丁稀薄,也没什么太多杂事。
其实按常例,东宫官署十分齐备,但经陆彦特意在传信时提醒,为防李洵疑心加重,李昭便特请恩准东宫其他官职暂先空置。
李洵听完颇为满意,为此,他对李昭的态度也稍有缓和。
东宫已在宁晏礼安排下重新打理过,各种日常用度一应俱全。
青鸾用两指扫过几处容易疏漏的角落,发现竟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白芷和白薇捧着李昭的书卷,一摞一摞地搁在架上,白芷在额上抹了把汗道:“殿下的书竟这样多,搬了大半日都没搬完。”
白薇又放上几层书卷,看了她一眼道:“殿下特嘱咐我们将这些书卷分类放好,别大意了。”
青鸾将笔砚在案上摆好,抬头看向忙碌的二人。
白芷和白薇是陆皇后从宫中为李昭特选的侍婢。
两人年纪虽然不大,但论相貌品行都是上乘,东宫众人和她们自己都心如明镜,她们是陆皇后选来为李昭未来做侍妾的。
青鸾这半日品她二人,一个好动,一个喜静,两人同在一处相得益彰,很是养眼,心想陆皇后这番着实费心了。
待收拾好李昭的书卷都已经到了日落时分,伺候李昭用过了晚膳,青鸾悄声走出了东宫的后门。
远处树后的顺喜早等在那里,青鸾瞥见他露出的半个身子,见四周无人,便匆匆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