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嫁给黑心权宦(51)

作者: 日更八千六 阅读记录

一听提到淮南王,李洵顿时皱起眉心。

昨晚李淑妃偷换皇子之事他已知晓,宁晏礼连夜审出的结果,淮南王府正是在李淑妃背后主导此事,胆敢在皇室血脉上动手脚,他恨不能诛杀淮南王府满门而后快。

可眼下边境却突然生事。

桓昱冷笑:“驻守北郡的镇北将军还未上书需要增援,倒是一直坐于京中的车骑将军先操心起了边防之事。”

陈暨斜睨向他:“老夫纵横沙场多年,军中事务怎么也要比桓尚书略懂一二,此事事关边境,更系江山百姓安危,老夫劝陛下提早防范有何不妥?”

陈桓二人在先前宫宴早结下梁子,借这机会你一言我一语,在朝堂之上又呛怼起来,李洵看着二人几欲气炸,宁晏礼向御前常侍使了个眼色,那太监得令走到李洵身后,附耳与他说了些什么,众人便见李洵挥袖散朝。

恭送了李洵,陈暨桓昱又一路吵嚷出了太极殿。

陆彦走到宁晏礼身旁,“看这架势淮南王府已有了应对之策,才派陈暨来打了前战。”

宁晏礼撂摆迈过门槛,日光暖溢洒在绛红官袍上,衬得他面如白玉,整个人也看起来少了几分冷漠,多了些许温和。

他望向远处宫殿飞檐上站立的黑鸦,淡道:“只要将一并事咬死了推在淑妃一人头上,想解此局本也不难。”

陆彦讥诮道:“我原以为李鳌下不了那般的狠心。”

“他确不是这般果决之人。”宁晏礼道:“但淮南王府旁的人却未必。”

“侍中!”一个太监疾步向二人走来,行至面前先与陆彦伏手礼了礼,而后对宁晏礼道:“陛下请侍中到昭阳殿商议要事。”

宁晏礼颔首,“去回陛下,我这就前往。”

“诺。”那太监应声退下。

陆彦望着那太监的背影消失在殿宇转角,话有深意道:“以淑妃的身子大约往后不会再有子嗣,淮南王府恐怕不会就此罢手,若再送一个进入后宫倒也好办,只怕世子年华正茂……淮南又兵强马壮,不得不防啊。”。

宁晏礼到昭阳殿门前时,远远就瞧见一个身着暗红冕服的身影跪在殿外。

他淡漠走过那人身旁,却忽闻:“宁侍中入了前朝,原来做的还是伴驾的差事。”

话里话外,满是戏谑。

宁晏礼脚步一顿,官袍长摆随动作轻轻盈起,带起几瓣落花,他回身侧眼看向跪在地上的李慕凌,蔑然道:“世子这般境况,竟还有心情说笑,如此胸襟臣实在佩服。”

李慕凌冷笑一声:“眼下境遇说来还是拜宁侍中所赐,淮南王府没齿难忘,来日定要对侍中有所回报。”

“世子不必言谢,这都是臣力所能及之事。”宁晏礼眉眼冷峭,说着他又抬起骨节分明的手,在李慕凌肩头轻挥了两下,卷起一道细微的凉风,挥掉他肩头的落花。

随着花瓣飘落,一只玉簪忽然从绣着莲花纹的窄袖中滑出。

李慕凌余光划过那道温润玉色,瞳孔倏然一震。

几乎是在瞬间,他就认出,那是青鸾生母留给她的遗物!

李慕凌下意识伸手去接,却见一只冷白的手稳稳将玉簪抓住,握在掌心。

下一刻,他猛地反应过来,甚至顾不及掩饰,愕然看向那张极尽风华的冰冷面孔。

青鸾的玉簪为何会在宁晏礼手中?难道是昨晚漪澜殿的事将她也牵扯出了?

不,不会。李慕凌很快否定这个念头,青鸾的细作身份连他长姐都不曾知晓。

可是眼前……

无数猜测如乱麻般从脑海跳出,李慕凌忍不住从牙缝中挤出一句:“侍中竟会暗藏女儿家的玩意。”

第30章 第30章

宁晏礼像是听不出这话中的讽刺,冷眼回看向他,又摊开掌心,将视线落在玉簪上。

一眼就能认出这簪子,二人关系恐怕匪浅。

再回想宫宴时试探两人时的反应,莫不是早有私情?

可若如此,那白衣村夫又是什么?

宁晏礼将玉簪重新收回怀中。

要做的事已经做了,再废口舌也无意义,他冷瞥了李慕凌一眼,懒得多留一字,便带着一身冷飕飕的寒意,转身朝昭阳殿内走去。

青鸾疾步走过冗长的永巷,迈过一道宫门,四周空气里弥漫着阴冷的寒意,仿佛与门外不是同一个季节。

她与看门的小太监亮了东宫令牌,小太监面上旋即露出谄媚笑意。

纵是同样做宫吏,在不同地方当差的待遇自然不尽相同。

掖庭这地方本就让人避之不及,那小太监眼见有太子身边的女史前来,想着万一某日能攀附上关系,被举荐到东宫当差,保不齐未来就成了御前的人,自然巴结得紧。

“今日一大早,除去几个被扣在宁侍中手里的,其他漪澜殿的宫婢都送到这来了,这会儿都在里间关着呢。还没来得及安排,署令大人就被御史台的陆中丞叫去了。”小太监跟在青鸾身侧道。

青鸾微微颔首。

小太监又道:“阿姊若是要寻谁,我便帮你偷偷把门打开。”

这小太监心思通透,一看像青鸾这般来到掖庭的,就知是来找人的。

从前就有不少得势的宫人,暗中来托他进掖庭看人。

有的是来找曾经共事时结下仇怨的,如今见仇人落难,再来落井下石的;有的是来找与自己交情颇深的姊妹,悄悄进来给管事塞些碎银,嘱咐照顾一些的。

他打量着青鸾的神色,既不得意,又无忧色,不知她来所为哪般。

青鸾从袖中取出几块碎银塞进小太监手心,“可有一个叫慧儿的,从前在漪澜殿做些洒扫的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