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嫁给黑心权宦(9)
南梁立国至今历经五帝,前朝大多不设丞相一职。
唯独到了陆彦这里,因他曾于北魏踏破旧都之时,护着还是二皇子的李洵南渡出逃,又聚各大士族之力拥护李洵在新都上京继位。李洵为表其功,特封为相。
前世青鸾见过陆彦多次,却从未打过交道,但想来能斡旋于淮南王府与宁晏礼之间的角色,大抵不会简单。
她摘下幂篱轻轻一礼:“奴婢见过丞相。”
陆彦抬了抬眼皮,见是张生面孔,眼底划过稍纵即逝的疑问,之后很快又将眸子垂到手中的书卷上。
“找老夫何事?”
青鸾取出陆皇后的书信,双手呈道:“奴婢为替娘娘传信而来,不知丞相正有心事,叨扰了丞相,奴婢罪该万死。”
陆彦再次抬眸,对青鸾上下打量一番:“老夫正在看书,何来的心事?”
青鸾伏手道:“丞相虽手握书卷,但心却不在上面。”
陆彦微眯双眼:“你何以见得?”
“奴婢自幼耳力较常人好些,方才叩门时丞相久未应答,房中也不曾有书页翻动之音,待奴婢进门后,见丞相右手持于书卷底部,目光却留于书卷顶部,故而斗胆揣测丞相心有所思。”
陆彦沉默地盯着青鸾,半晌才道:“先将娘娘所书之信呈上来。”
青鸾屈身呈信上前。陆彦接过信,不经意观察着封缄处的痕迹,才将信拆开。
少顷,他将信纸在书卷中一夹:“你看过信了?”
“奴婢惶恐,不曾看过。”青鸾道。
“你说老夫有心事,那便说说看,老夫心中所藏何事?”陆彦道。
青鸾道:“奴婢便斗胆猜测,丞相心中所藏,是为人父母对子女的关护之心。”
陆彦面露森然:“你果然窥得信中所言。”
青鸾声音不卑不亢:“奴婢不敢欺瞒丞相。奴婢久服侍于宫中,为保全自身性命,遂留心习得察言观色之道,丞相面带忧思,奴婢故而得以察觉。”
“那你是如何得知,老夫心忧是因爱子心切?”陆彦道。
青鸾坦然道:“昨日在宫中,娘娘看过信后不曾刻意隐瞒,提到了小郎君。”
陆彦微微颔首。
他查看过封缄当然知这信不曾被偷窥,方才故作怒态只是为了试试青鸾是否可用,却不想她小小年纪如此老成,面对施压,竟不见一丝畏色。
半晌,他神色有所松动:“你确是个伶俐的,可你久于宫闱既懂得察言观色之法,就不担心如此显露,老夫会对你有所防忌?”
青鸾双手交叠,正色道:“忠义之士坦荡,奸佞之人谄谀,奴婢忠于娘娘,故而不会在丞相面前藏拙掩饰。”
“娘娘信中提及,你曾于陛下面前替她解围,今日看来果然不错,既然得娘娘信任,你便尽心伺候。”陆彦道:“你且记住,旁人能许你的,我陆氏自然也能许你。”
说完,他从案上拿起一块玉牌。
“这是我金陵陆氏的玉牌,你常帮娘娘行走于内外,出门就将这牌子带在身上,各士族之人见此牌如见陆氏,你替娘娘做事也会方便一些。日后老夫若不在府中,你将此牌示与张叟,他自会安排。”
青鸾接过玉牌,拜道:“谢丞相厚恩。”
待从陆彦书房退出后,青鸾重新戴好幂篱,引她入府的张叟还在门外,也不多话,径直带她沿原路向府外走去。
一个来回,青鸾已将这条路经过的屋子记得烂熟,眼见再拐个弯就能看到西偏门的门洞,忽然一个高出大半头的身影闪出,正要与她撞个满怀——
青鸾脚下一转,稍稍侧身,幂篱的薄纱随动作轻盈扬起。
交错间,一个白净的侧脸隔着轻纱一闪而过。
那人旋风似的掠过,瞬时只留下一个背影,边跑边挥手道:“失礼了!”
第6章 第6章
“女郎可有受伤?”待那背影远去,张叟问道。
青鸾摇头:“没有,多谢张叟。”
张叟似乎对这样的事早已司空见惯,料想能在丞相府中如此横冲直撞的,恐怕就是那混世三郎陆衡了。
青鸾在心中笑笑,这陆三郎的气势,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正想着,一个清朗含笑的声音跟着传来:“三郎,莫要这般沉不住气。”
青鸾回头,又见一白衣郎君迎面而来,男子五官秀美,眉眼疏朗,额头虽有薄汗,但形姿仍可谓丰神俊秀。
瞧见张叟,他止步问道:“张叟,三郎可是往这边跑了?”
张叟颔首称是,男子又看到青鸾,随即笑道:“不知府中有客,愚弟见笑了。”
青鸾见这男子形容不凡,看着年纪大约二十左右,想来应是京中久负才名的陆家二郎陆羡,于是微微欠身道:“见过二郎。”
陆羡笑了笑,“本以为是哪家小郎,不想开口竟是位女郎。但听声音,女郎并非旧识,怎的开口就认出我了?”
“久闻二郎盛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隔着幂篱,青鸾轻声回道。
这话恭维得恰到好处,引得陆羡哈哈一笑。
但这一笑,却叫青鸾生出几分恍惚。
难道自己真的在哪见过他?
其实初见陆羡第一眼时,青鸾心中就有此疑惑。
前世她对陆羡的记忆,除了名动京邑的风流才学,就是曾听说太后欲将他指给长公主做驸马。
只是后来,长公主名义上和亲北魏,指婚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从前青鸾虽多次听过他的名字,但却从未见过本人。
可不知怎的,今日一见只觉好生面善,尤其是方才他开怀一笑的神态——那眉眼之间总好像是在哪儿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