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150)+番外

作者: 吃西红柿不吐番茄皮 阅读记录

她笑了笑,“小娅,别叫我姑娘,我名为言淡,叫我的名字就好。”

言笑晏晏间,一只手拉着小娅坐下,嘴上讲话套着近乎。

小娅却不自在笑了笑,“姑娘,您进了院子便不能再提以前的名字了,这是院子的规矩。”

“规矩?”

“是,晚些瑾儿姐姐会过来和您说明。”

好家伙,连名字都不能有了。

言淡望向小娅,想问她以前的名字是否还记得,又觉着两人似乎还不够熟稔。

她不再谈论这个话题,把单子收在了妆台上的匣子里。

小娅见她收起单子,知晓应是看完了,又道:“姑娘,您现在该沐浴了……如今您已好了许多,得好好清洗一遍了。”

屏风后的木桶里,热水早已备好,晾了一会后温度正合适。

言淡配合着脱衣沐浴,又被小娅服侍换上干净的襦裙,最后做到妆台前梳了发髻又插上两个素簪。

一番打扮下,看她秀眉琼鼻,容色清艳,除了肤色还是略深,比起其他姑娘也不差什么了。

小娅很满意自己搭配的衣裙和发髻,围着言淡像个辛劳的小蜜蜂一样打转,边转边夸。

“姑娘真美,跟那仙女似的。”

“太美了。”

“姑娘就该每日都装扮……”

言淡对镜自揽,没被这吹捧冲昏头脑。

这肤色,和淡色襦裙实在是有些不搭,显得人灰扑扑的,脸上尘土没洗干净似的。

瑾儿不知何时走入了房中,恰好看见小娅妙语连珠地夸赞言淡,轻笑,“的确是美丽,只是还得养一养才好……”

见惯了梅染那样的绝色,对于言淡,瑾儿并不放在眼里。

她呈出一张纸,上边笔走龙蛇写有两个字。

“这是三爷的赐名,您以后便是碧茜了。”

以字观人,这人下笔很重,笔迹略往上斜,应是个果断自负之人。

再看名字,也可推测出此人对自己的印象。

以梅染为例子,梅染是用梅花树作为染料的染色法,而造就的颜色就是梅染。

这样染出来的颜色并不如同红梅般艳丽,反而是偏黯淡灰沉的……

在那三爷的眼里,梅染此人虽顽强高洁,但被打碎搅拌,又加工做成染料后,便不再明艳,只独留高傲。

荼白,梅染曾说过她性子不软和,较为倔强,因此吃了不少挂落。

荼在古书中是一种苦菜,荼白就是指荼靡花开之白色。

这院子里的人名,如已知的梅染荼白,亦或是鸦青……都是雅致的颜色,也能看出这三爷取名的规则,是和他所认为的人物性格有某种联系。

碧色,指的是绿色。

而茜,又是一种艳丽的红。

碧茜,绿加红。

言淡有些头疼。

从光学角度讲,绿光加红光,人眼便会将其误认为黄光。

黄……

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不过在这个朝代黄色代表权利和尊贵……

如若用颜料调和,绿色加红色,可以调和出棕色,按两种颜色比例多少会有些许变化。

棕色在传统中接近泥土的颜色,代表朴实自然……

言淡脑海里默默否认这些推测,面上却平静接过纸张,并未反对改名事宜。

第161章 旧案.失踪案

昏暗的捕房内,黑色衣衫的捕快有的席地而躺,有的趴伏于桌面上,一个个皆睡得极深,发出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他们睡得四仰八叉,桌面地面的案卷却依旧摆得齐整,按前后顺序便可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我找到了!”

伏清合听见不远处有人呼喊着什么,想来是他们有了进展。

他揉了揉额头,勉力睁开双目。

自从开始整理,到把所有案卷归类清楚,他已连续几日未眠。

好不容易又从海量的文字中,挑出了几个近似案件,终于从中找到了相似点……

在袁承继的劝阻下,交给他们去细查,他松弛些许这才撑不住小憩了一会。

“如今什么时辰了?”

窗外的天黑漆漆一片,让人分辨不出时间。

旁边写字的尤悠听见问话,微微抬了抬眼答:“睡了两个时辰多一刻。”

那应是刚过亥时。

伏清合站起身,朝着吵闹的方向走去。

“伏捕头,你之前交代的我找到了。”恰好袁承继献宝似的跑了过来,“我找到了,你看……”

他指着几个纸张用红圈画出的地方,“不论是赵卓宇,还是孙琴川,包括新发现了几名被害人,皆是五年前珍奇街刺杀案的证人,而那起刺杀案因刺杀未遂,又和……”

伏清合阻止袁承继说下去,“我知晓了,那案子被按下不提,所以许多记录封存抹去了,所以我们才一时没寻到。”

当时这案子虽然闹得大,但因为自己还不是捕头,并未直接参与到。

只不过在父亲和包捕头以及何捕头的谈话中,听到了些许只言片语,知道渊目阁的于大人悄悄来了一趟奉公门。

之后相关的案卷就封了条。

渊目阁代表了皇帝的态度,又是奉公门的上级,案卷被封是必然。

哪怕当时死了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殉职的奉公门捕快,也只能由奉公门出面给些补偿,其余的不能再掺和。

但伏清合知晓,案卷虽被封,却并不代表着结束,只不过是由明转暗,让其他人去实现皇帝想要的结果罢了。

“伏捕头,那我们还查么?”袁承继有些担忧。

他虽在国公府的庇佑下活得潇洒,但久居在京城,即使不喜权谋,也知晓了什么能碰,什么最好不要碰。